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6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9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7篇 |
农学 | 4篇 |
基础科学 | 9篇 |
13篇 | |
综合类 | 65篇 |
农作物 | 8篇 |
水产渔业 | 9篇 |
畜牧兽医 | 31篇 |
园艺 | 6篇 |
植物保护 | 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12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23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17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2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1篇 |
2007年 | 1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近年来,因持续饲喂或滥用抗生素而引起的耐药性、药物残留和食品安全等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多重耐药和泛耐药菌的出现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因此,寻找一种安全、高效的抗生素替代品是保障动物源食品安全、提高动物健康水平,及促进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噬菌体是一类能够侵染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微生物的病毒总称,与传统抗生素相比,噬菌体具有存在广泛、特异性强、安全和研发成本低等优势。人类关于噬菌体的研究报道由来已久,但是随着抗生素和化学抗菌药物的大量出现,噬菌体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研究一度中断,直至20世纪80年代,由于多重耐药菌的出现,人类又重新重视噬菌体的研究,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噬菌体已广泛应用到人类疫病防控、动植物病原菌清除及保障食品安全等方面,已成为人类对抗细菌性感染的利器。作者简述了噬菌体生物学特性、噬菌体疗法优缺点,以及防控猪、鸡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弯曲杆菌等常见细菌性感染方面的研究,以期为动物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2.
103.
乳品安全生产本应该是乳品企业诚信经营的内在必然要求,也是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根、本措施。然而我国市场经济不完善,法律保障体系不健全等因素不能完全保证乳品安全供给。本文通过在无法律约束力和有法律约束力2种条件下,对比分析乳品企业和监管机构的博弈,探讨了法律约束力对乳品企业生产行为的影响,并提出了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保障乳品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4.
玉米/大豆套作体系中大豆茎秆生长过程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套作系统中大豆(Glycine max)茎秆生长过程的模拟方程,本研究以玉米(Zea mays)/大豆套作为对象,单作大豆为对照,3种不同株型大豆(南豆032-4、南豆12、九月黄)为材料,对两种种植模式下大豆茎秆生长进行定量化模拟。运用Richards方程[y=α/(1+βe-γx)1/δ],构建大豆茎长、茎粗生长变化的动态模型,方程参数α值(终极生长量参数)为各品种遗传参数,β值(初值生长量参数)、γ值(生长速率参数)和δ值(形状参数)在不同栽培模式、品种间变异较大,可见主要通过调节参数β、γ、δ值来实现对整个方程的调控。采用Logistic方程[y=α/(1+βe-γx)],构建大豆茎秆干重动态模型,β、γ值在不同栽培模式、品种间变异较大,主要通过调节参数β、γ值来实现对整个方程的调控。因此分别建立套作和单作栽培模式下的大豆模拟方程,构建大豆茎秆长、茎秆粗的生长动态模型,以及构建大豆茎秆干重积累的动态模型,所建立套作和单作生长模型方程精确度(R2)均在0.99以上。检验结果表明,模型对不同类型大豆材料在单套作体系下茎秆节间长度、粗度、干重都能很好的预测,能较好地拟合茎秆生长动态。本研究结果对探究玉米/大豆套作体系下大豆茎秆生长规律研究,具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5.
微课是目前教育教学中使用到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从这种方式的具体运用来看,其依托互联网的大环境,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界限,在灵活性方面有了显著的提升。对微课的具体教学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此种授课方式重点突出,方便快捷,能够有效的辅助主体课堂实现教学效果的综合提升。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是目前化学教学当中的重要内容,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在重点分析、环节把握等方面存在着缺陷,所以整体的效果不高。基于这样的现状,将微课在教学中进行运用,进而实现教学新模式的探讨现实意义显著。基于此,文章就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微课教学新模式做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06.
全生命周期评价认为沿用微藻生物质干燥、破壁、提油、转酯化工艺制备的生物柴油,其能量净产出为负值。把高含水率的微藻生物质通过厌氧发酵制备甲烷、制氢或者用于燃料乙醇的生产,被认为是目前可以获得正能量输出的可行方法,其中包含沼液中营养物质的循环利用。通过超临界水热裂解方法制备合成气、生物燃油或微藻生物质经过干燥后采用常规热裂解、微波辅助热裂解等方法制备生物燃油均被广泛试验,尽管所收集得到的藻类生物燃油高热值高于木质纤维素类裂解所生产的生物燃油,但是其含氮量、含氧量、稳定性都仍不符合液态燃料的要求。亚临界水处理高含水率微藻生物质可以实现低能耗脱水、提油、脱氮、多糖分离提取、藻油原位转化生物柴油等多重目的,是近期内最可能取得突破的微藻生物燃油下游加工技术。微藻生物质湿法酶解提油的反应条件比亚临界水处理方法更温和,可以很好地分离油脂、细胞色素、蛋白质以及多糖等微藻组分,实现高附加值的综合利用,是未来微藻生物质高效综合利用最有前途和最具挑战性的研发方向;而微藻油脂或其脂肪酸皂化物微波极化脱羧成烃技术产业化研究是微藻生物燃油开发迈向成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7.
杨欢;罗跃;李水清;王松 《长江大学学报》2013,(10):139-140
为了进一步提高《油田化学》课程教学质量,从优化实验内容、自主开发实验仪器设备、创建网上交流平台、改进考核方式和改革实验室运行模式等方面对该课程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教学实践表明,采取上述措施能够帮助学生全面掌握理论知识并培养其实际动手能力,受到学生的好评。 相似文献
108.
基于多元统计和地统计的肇源县表层土壤重金属来源辨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土壤圈是地圈系统中对人类健康影响最显著的圈层之一。土壤重金属的自然和人为来源辨析对土壤修复和保障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黑龙江省肇源县为研究区域,通过空间插值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区域土壤表层和深层土壤重金属As、Hg、Cd、Cr、Cu、Ni、Zn的含量和空间分异特征进行分析,进而对区域表层土壤重金属来源进行辨析。结果表明:成土母质作为表层土壤的重要物质来源对表层土壤重金属含量及空间分布有显著影响;肇源县表层土壤中Hg元素表现出全局范围较明显的富集现象,局部区域Cd元素表现出一定的富集现象,富集原因是人为污染造成的;嫩江上游汇水区土壤重金属元素的迁入,是表层土壤重金属As、Cd、Cr、Cu、Ni、Zn等元素在研究区范围内轻度富集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9.
籽粒建成期高温胁迫持续时间对糯玉米籽粒产量和淀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阐明籽粒建成期高温胁迫持续时间对糯玉米籽粒产量和淀粉品质的影响,为糯玉米品质调优提供支持。【方法】以苏玉糯5号和渝糯7号为材料,人工辅助授粉后利用智能温室进行高温(35℃)胁迫处理,胁迫时间分别为花后1—5 d、1—10 d和1—15 d(DAP),研究其对糯玉米籽粒产量,籽粒淀粉和蛋白质含量,淀粉理化指标(粒度大小和分布、链长分布、晶体结构、糊化特性、热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籽粒建成期高温胁迫显著减少每穗粒数和降低籽粒粒重,进而导致产量损失。与对照相比,1—5、1—10、1—15 DAP高温胁迫下籽粒产量分别降低39.3%、47.4%和50.9%。高温胁迫使籽粒中蛋白质含量升高,淀粉含量降低。高温胁迫增加了淀粉粒平均粒径,且增幅随高温胁迫持续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不同处理下淀粉最大吸收波长、晶体结构和回复值均呈典型的糯性特征。高温胁迫增加了淀粉中长链比例,且其在1—10 DAP高温胁迫下苏玉糯5号最高,渝糯7号最低。结晶度对高温胁迫持续时间的响应品种间、年度间有显著差异。1—10 DAP高温胁迫对糊化特征值无显著影响,1—5和1—15 DAP高温胁迫下峰值黏度、崩解值、谷值黏度、终值黏度和糊化温度显著增加,且峰值黏度、崩解值、谷值黏度增幅以1—15 DAP高温胁迫下较大。与对照相比,高温胁迫使热焓值降低,胶凝温度、回生热焓值和回生值升高。热焓值在1—5 DAP高温胁迫下最低,胶凝温度在1—5 DAP高温胁迫下最高,回生值在不同高温胁迫持续时间下无显著差异。【结论】籽粒产量在籽粒建成期高温胁迫下显著降低,降幅随胁迫持续时间延长逐渐增大。高温胁迫增加了籽粒蛋白含量、抑制了淀粉积累。高温胁迫通过增加淀粉平均粒径和淀粉中长链比例来影响淀粉糊化和热力学特性,1—15 DAP高温胁迫下淀粉峰值黏度和崩解值最高,回复值最低;1—10和1—15 DAP高温胁迫处理下的胶凝温度低于1—5 DAP,但回生值不同高温胁迫处理下无显著差异,但均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