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0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5篇
  8篇
综合类   129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9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通过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浓度梯度凝胶电泳,分析了匍匐翦股颖(粤选1号、新品系2号、3号、4号)和原品种匍匐翦股颖Penncross的酯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结果表明:新品系的酯酶同工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具有原品种Penncross全部或大多数酶带,出现数量不等的Penncross所没有的新酶带,也出现酶带的减少,另外,新品系的POD同工酶活性明显比Penncross强。  相似文献   
242.
研究目的利用AM真菌进行柑桔菌根化育苗是培育壮苗和提高果品品质的新趋势,在对枳壳菌根苗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找到一个较好的优势菌种作为育苗菌剂。方法盆栽条件下研究了AM真菌Gigasporamargarita、Glomusmosseae和Glomusversiforme对枳壳实生苗营养生长及矿质含量的影响,并比较了种间差异的效应。结果接种AM真菌的枳壳幼苗根系均有效地被侵染,与对照相比,能显著促进植株根系和茎叶的生长,对须根的生长促进作用尤为突出;提高了叶片矿质元素N、P、K、Ca、Mg、Zn、Cu和Mn的含量,与对照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3种AM真菌种间比较,其效应排序为Glomusmosseae>Gigasporamargarita>Glomusversiforme,但叶片矿质元素的含量与生长趋势并不完全一致。结论接种Glomusmosseae处理生长最好,矿质元素N、P、Mg和Cu的含量最高,菌根依赖性最大,且差异显著。AM真菌G.mosseae是参试3个菌种中培养枳壳菌根化壮苗的最佳菌种。  相似文献   
243.
壳聚糖是由甲壳素脱已酰基得到的(1→4)-2-氨基-2-脱氧-β-D-葡聚糖,是自然界迄今所发现的惟一天然碱性多糖,经交联、接枝、酰化、磺化、羧甲基化、烷基化、硝化、卤化、氧化、还原、络合等多种反应,其制备的功能材料在各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对壳聚糖及其改性后所制得的化学活性、生物活性及环境友好的功能材料如吸附剂、膜、纤维、液晶和催化剂等的研究和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44.
以冷弯型钢中的槽钢为例,分析了其辊弯成型的特点及变形规律。采用符拉索夫的开口薄壁梁的约束扭转理论建立分析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研究,利用简化解析法的思想,将冷弯成型过程的整个变形分为纵向翼缘的扭转变形和横向圆角处的弯曲变形。采用能量法对冷弯成型过程中的纵向变形和横向变形两部分能量分别进行计算,求取了整个冷弯型钢槽钢的翼缘弯曲角表达式。将理论计算结果曲线与相关实验结果所得曲线以及现有结论的曲线进行了比较,验证了计算方法的有效性、可靠性及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45.
野生稻是栽培稻的近缘野生种,可为栽培水稻育种提供重要的抗病、抗虫、耐旱、耐寒等抗逆基因,是水稻品种改良的宝贵基因库。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及气候环境变化,野生稻居群数量和分布面积正急剧减少,野生稻种质资源的损失难以估量。虽然近年来我国野生稻种质资源利用与保护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但仍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系统总结了野生稻种质的优异基因发掘、育种应用以及资源保护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并综合分析目前保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未来野生稻保护与利用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