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4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文蛤工厂化育苗技术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1998年至2001年就文蛤亲贝能肥促熟、诱导产卵、孵化、幼虫和稚贝培育、稚贝生态习性等开展研究。研究发现,养殖文蛤可以通过室内控温强化培育促熟,比自然海区提早近2个月;通过阴干-充气的催产方法,能使亲贝集中大批排放精卵。在水温26-32℃,pH7.8-8.5,盐度15-30的条件下,幼虫生长及变态最快。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无附着基质的方法进行采苗及稚贝培育是可行的;文蛤稚贝对干露、海水盐度、温度、pH、氨氮等具有较强的耐受性,适应范围:海水盐度9.6-32,水温4-34℃,pH7.0-8.5,在pH=7.9时,能忍受10mg/L的总氨氮浓度。1999年至2001年,共育出1.02-1.75mm(壳长)的文蛤稚贝2.2亿颗,单位面积出苗28.01-44.60万颗/m^2,达到产业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32.
乐清湾泥蚶、缢蛏体内及养殖水环境细菌菌群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对浙江省乐清湾滩涂和池塘养殖的泥蚶和缢蛏体内及养殖环境细菌菌群组成进行了初步调查。2000年7月—2001年7月间分四个季度进行采样分析。细菌总数分析表明,蒲歧和翁样海水中细菌总数在10^3—10^5个/mL之间,蒲歧和翁样两地每次海水样品部是池塘细菌总数高于滩涂;无论哪个季节和采样点,在一年内泥蚶和缢蛏体内的细菌总数均高于水中的细菌总数,且缢蛏体内细菌总数高于泥蚶,翁样贝体内细菌总数几乎均高于蒲歧贝体内细菌总数。对贝体内细菌属组成分析表明,在不同季节,同一滩涂或池塘中泥蚶和缢蛏体内菌群的组成及优势菌属比较相近,蒲歧滩涂和池塘、翁样滩涂和池塘贝体内菌群的组成及优势菌属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贝体内细菌优势菌属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在夏季(2001年7月31日),以弧菌属和气单胞菌属占优势,而在冬季则以莫拉氏菌属占优势。  相似文献   
33.
34.
针对多年来广西旱涝并存、灾害频繁的现象,基于高时空分辨率的APHRODITE和TRMM 3B42V7逐日降雨数据,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和R/S方法分析了1951—2015年广西地区年、季、月多个时间尺度下,气象干湿演变的频率、影响范围、强度及未来趋势的综合特征。结果表明:(1)月尺度能更好地反映广西干湿的频繁交替现象,而年、季尺度能更好地反映广西干湿转化的周期性特征。(2)广西不同时间尺度干湿的频率、影响范围、强度特征差异显著;其中4月、8月干湿最为严重,其干湿频率大于40%、区域性及以上范围干湿事件年数超过27a,中度及以上强度的干湿事件年数超过40a。(3)未来一段时期,广西春季、秋季、4月、8月和10月湿润总体呈减弱趋势,干旱总体呈增强趋势;其他季节、月份广西干湿演变的强弱趋势不显著。综上,月尺度在反映广西短期干湿事件及其转化规律方面比年、季尺度有更好的指示作用,进一步明晰月、乃至更精细时间尺度下广西旱涝演变特征,将为提高区域旱涝预警能力、制定减灾应对策略、调控灾损风险方面奠定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35.
回顾温州市海水网箱养殖的发展轨迹,总结基本做法与经验,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发展的对策与措施.在规划、抗灾、选择品种、科研支撑、产品营销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在发展规模、养殖品种、饲料投喂、科技管理、防风防浪、产业化等方面提出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36.
巴西橡胶树是一种重要的热带作物。以巴西橡胶树‘热研7-33-97’处于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的幼嫩雄花为试验材料来获取单细胞,利用5%纤维素酶、5%果胶酶、5% β-葡聚糖酶、5%纤维素酶与4%果胶酶混合酶4种酶液,探索酶解四分体胼胝质的最佳方案。结果表明:在37℃条件下酶解1 h,5%纤维素酶与4%果胶酶混合酶的酶解效果最佳,可得到品质良好的小孢子单细胞。通过对拉制针尖细长度、磨针斜口直径以及显微操作分离体系的不断探索与试验,成功建立一套适合巴西橡胶树‘热研7-33-97’小孢子单细胞的显微分离技术体系。小孢子单细胞是减数分裂的直接产物,对小孢子单细胞进行分离并分析可精确解析橡胶树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的重组与交换,确定橡胶树基因组的变异情况。该研究结果将为橡胶树单细胞全基因组测序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7.
青蛤稚贝中间培养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在大规格青蛤苗种培育过程中,放养方式、密度、底质、饵料等因素与青蛤稚贝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规格为10~300万粒/kg的青蛤苗,在底质适宜的池塘、海涂进行培养,都能获得很好效果,培养3~11个月,稚贝可增重几十倍或上百倍;在水温实验中,8~33℃的范围内稚贝存活率为100%,33℃时稚贝的壳长增长率最大,达175%;在海水比重实验中,海水比重为1.015~1.020两组生长最好,壳长增长率分别达89%、96%;饵料实验中得出投喂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M櫣eueriLemmermann)培养青蛤稚贝效果最好,其次是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galbanaParkOA 3011)和绿色巴夫藻(PavlovaviridisTseng,Chenetzhangsp.nov.);在不同底质培养中,青蛤苗种存活率都是100%,其中以泥砂质的底质为最佳。  相似文献   
38.
以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对浙南沿岸张网渔获物采样调查为依据,研究分析龙头鱼体长体重组成、数量分布及张网渔获量。结果表明,除了1月与2月外,龙头鱼在其余月份均有出现,周年体长分布范围为27.4~201.1 mm,平均为71.4 mm,周年体重分布范围为0.05~70.5 g,平均为1.4 g。龙头鱼出现旺季主要在9月至11月,样品中龙头鱼重量占比分别为25.5%、39.7%、20.8%,平均体重分别为1.2 g、1.1 g、1.6 g。  相似文献   
39.
稻田养鱼鱼苗规格和密度效应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行冬片密度、冬片规格和夏花密度试验,以探究山区稻田养鱼的最佳放养密度及鱼苗规格。结果显示,冬片密度4 500尾·hm-2,初始投放鱼苗种重为50 g时为最优放养组合,其水稻及田鱼产量相对较高;夏花最佳密度为33 750尾·hm-2。  相似文献   
40.
本文结合近几年对青蛤大规格苗种培育的观察,对青蛤工厂化育苗出库的稚贝、移苗的环境条件、饵料和疏苗扩池等进行了初步试验,认为早期苗、幼苗健壮、移苗底质松软、水质新鲜、饵料丰富、疏苗扩池,是青蛤大规格苗种快速生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