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2篇
农学   40篇
基础科学   2篇
  21篇
综合类   88篇
农作物   58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利用高光谱数据构建一种"高光谱参数-光合色素-产量"模型间接估测套作玉米产量,为带状套作玉米产量无损预测提供技术手段.[方法]以不同年份、地点、品种、处理(氮肥、水分)的田间试验为基础,综合分析带状套作玉米各生育时期及全生育期光合色素参数与冠层高光谱参数和玉米产量的关系,明确玉米产量预测的最佳生育时期及光合色素...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究不同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下玉米大豆的叶片持绿、光合和系统产量特性。【方法】通过田间定位试验研究种植方式(玉米单作(MM)、大豆单作(SS)、玉米套作(IM)、大豆套作(IS))和施氮水平(不施氮(NN)、减量施氮(RN:180 kg N·hm-2)、常量施氮(CN:240 kg N·hm-2))对玉米大豆叶片持绿、光合特性以及其干物质积累和系统产量的影响。【结果】玉米产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大豆产量随施氮增加先增后降;RN下,IM的籽粒干物质积累量最大,玉米大豆套作系统的总产量最高,系统生产力指数(SPI)最大。套作下各作物的叶片持绿期更长,光合特性指标均较单作稳定,且在籽粒形成期优于单作;各施氮水平下,套作处理的绿叶百分比均显著高于单作,IM的最大绿叶衰减速率出现天数比MM的分别晚7 d、5 d和1 d;IS的则比SS的分别晚7 d、0 d和11 d。相比单作,套作可以显著降低各施氮水平下玉米叶片的平均衰减速率,延长最大衰减速率出现天数,降低绿叶衰减程度。各作物的光合速率表现为套作高于单作,减量施氮高于常量施氮。玉米R2期,IM的叶片光化学淬灭系数(Qp)比MM的高12.78%,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则低21.30%;NPQ随施氮水平的增加而降低,RN比NN降低了17.11%。套作SPAD值波动幅度弱于单作,且呈稳定上升趋势;玉米R2期,IM比MM高34.52%,大豆R2和R6期,IS分别比SS高10.39%、29.48%;RN的SPAD值最高,玉米R2期,IMRN处理比IMNN处理高17.46%,MMRN处理比MMNN处理高35.02%;大豆R6期,ISRN处理比ISNN和ISCN处理分别高7.71%、6.67%,SSRN处理比SSCN处理高10.03%。【结论】减量施氮下,玉米大豆套作显著延长了叶片的持绿期;花后叶片的光合速率、PSⅡ光合机构功能、叶绿素都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且比单作稳定,籽粒干物质积累增强,充分发挥了玉米的生产潜力并增加了大豆产量,使得套作系统总产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3.
在磷钾供应条件下,以贡选1号为材料,研究了套作大豆干物质积累及钾肥利用率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套作大豆干物质积累量和钾素吸收量随生育时期推进而持续增加,两者变化趋势一致,符合“S”形曲线,均可用Logistic方程y=k/(1+ae-bx)加以拟合。干物质积累速率前期缓慢,随后迅速上升,出苗后79.3d达到高峰后缓慢下降,钾肥吸收速率与干物质积累速率趋势一致,但最大吸收速率出现时间(出苗后73.6d)早于干物质积累最大速率出现时间。钾肥利用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最高阶段利用率与最大吸收速率出现时间基本一致(出苗后75d~90d)。施用磷钾提高了钾素吸收速率、干物质积累速率、钾肥积累利用率和阶段利用率,但没有改变其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84.
玉米—大豆带状间套作全程机械化迈上新台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玉米、大豆间作套种是充分利用资源、提高土地产出率的集约农业技术,但在机械收获方面,难度较大。介绍了根据西南丘陵区特点和玉米间套生产特点联合研制的4YZ-2450玉米联合收获机。机具研制成功使玉米—大豆带状间套作全程机械化迈上了新的台阶,实现了西南地区玉米机收零的突破。  相似文献   
85.
烯效唑浸种对水稻秧苗的壮苗机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不同播期下不同浓度稀效唑浸种对水稻秧苗形态、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稀效唑各处理使株高降低10.81%-43.85%;分蘖时间提早1-5d,分蘖数增加0.084-5.07个/株;干重根冠比提高2.0%-20.65%,根系活力增加50.23%-74.42%;同时IAA、GA3含量在S1(低温)、S2(适温)播期下降低,在S3(高温)播期下升高,各播期下CTK、ABA含量升高,GA3/ABA、IAA/ABA、(GA3+IAA+CTK)/ABA、GA3/CTK、IAA/CTK比值降低。  相似文献   
86.
针对泾川县人力不足对苹果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进行了苹果园起垄覆膜、覆草、生草抗旱保墒试验示范。通过调查分析表明:苹果园起垄覆膜、覆草、生草抗旱保墒技术,可以减少人工投入、降低果园成本。  相似文献   
87.
亲本抗瘟性对杂交水稻组合抗瘟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6个三系不育系与4个抗瘟性不同的恢复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24个杂交稻组合,对其进行病圃穗颈瘟鉴定,并用60个来自四川和重庆主栽品种的稻瘟病菌ZA、ZB群菌株进行抗谱测定。结果表明,杂交稻组合的抗瘟性与其相应恢复系的抗瘟性密切相关,恢复系的抗瘟性越强,其所配杂交稻组合的抗瘟性也越强。不育系的抗瘟性差异对杂交稻组合的抗瘟性有一定影响,说明杂交稻组合的抗瘟性受恢复系和不育系抗瘟性的共同影响。由于目前生产上使用的主要不育系都感稻瘟病,杂交稻组合的抗瘟性主要受恢复系的抗瘟性影响。因此,目前为提高杂交稻抗瘟性,育种上应以提高恢复系抗瘟性为重点。同时,利用恢复系抗瘟性的变化动态可以间接监测杂交稻组合的抗瘟性变化动态。  相似文献   
88.
以大豆品种‘贡选1号’为试验材料,在玉米-大豆套作模式下,研究在不同氮肥水平下叶面喷施烯效唑对大豆植株生长和根系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烯效唑在不同施氮水平下均具有显著的控旺效果,使株高、第1节间长以及株高/茎粗比值降低,茎粗、分枝数以及地上部干物质量增加;烯效唑促进植株氮代谢,使植株地上部、地下部全氮含量以及根系伤流量增多,伤流中NO3--N、NH4+-N含量、氨基酸总量以及天冬氨酸、苏氨酸等氨基酸含量上升,NH4+-N/NO3--N比值、谷氨酸、甘氨酸等氨基酸含量降低;在低氮肥水平(0kg.hm-2)下以喷施60mg.kg-1烯效唑,中氮肥水平(32.4kg.hm-2)下喷施30mg.kg-1烯效唑,高氮肥水平(64.8kg.hm-2)下喷施60、90mg.kg-1烯效唑效果较优,能有效控制植株地上部旺长和促进根系对氮素的吸收、同化能力、代谢能力,提高植株氮循环水平。  相似文献   
89.
减量施氮对玉米-大豆套作系统中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种植模式(玉米单作、大豆单作、玉米-大豆套作)和施氮水平(0、180、240 N kg hm–2)对作物产量和大豆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叶片Pn、Gs、Ci、Tr和植株干物质积累量随生育时期的推移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与单作相比,套作处理大豆的Pn、Gs、Tr在V5期(玉米大豆共生期)显著降低,但在R2、R4、R6期(玉米收获后)无显著差异,地下部、地上部及总干物质积累量在各生育时期呈降低趋势,R4~R6期的作物生长率和经济系数则显著提高。玉米-大豆套作体系下,施氮显著提高了大豆花后叶片Pn、Gs、Tr和植株地下部、地上部及总干物质积累量,增加了大豆单株荚数和产量,与习惯施氮(240 N kg hm–2)相比,减量施氮处理(180 N kg hm–2)大豆的Pn在R4、R6期提高了3.57%、11.82%,总干物质积累量在R6、R8期提高了5.06%、10.21%,单株荚数、产量提高了8.30%、10.15%。减量施氮处理下,玉米-大豆套作系统的总产量最高,总经济系数为0.49,LER达2.17。玉米-大豆套作减量一体化施肥有利于提高大豆光合特性和干物质积累,提高大豆产量和玉米-大豆套作系统总产。  相似文献   
90.
如何增加水稻机插秧苗的秧龄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地区的水稻机械栽插多数随前作小麦、油菜等收获推迟而推迟,因此,生产上迫切需要增加水稻机插秧苗的弹性,以适应大苗机插。然而,由于机插秧特殊的育秧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