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9篇
  4篇
综合类   8篇
畜牧兽医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11.
杨文强  李邦 《中国农机化》2013,34(1):156-160
针对视觉应用中图像采集和处理技术需要规范,可靠性高的要求,本文根据CCD图像数据的采集具有数据传输速率高,传输通道多的特点,设计了基于视觉实时性的CCD传感器的烟叶图像采集及处理系统,该系统具备在烟叶的分级处理过程中烟叶图像采集及相关处理的能力,提高数值运算速度和图像处理效率,与其他处理方式相比,速度和效率优势非常明显,并可以保证了烟叶叶片图像采集的的实时和和高速性,在烟草行业的现代化信息化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小麦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LMW-GS)的遗传及其与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小麦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 (L MW- GS)的遗传及其与品质的关系加以综述。小麦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可分为 B组 L MW- GS、C组 L MW- GS和 D组 L MW- GS。编码位点分别为 Glu- 3位点、Gli- 1位点、Gli- 2位点和 Glu- 2位点。硬粒小麦中 D组 L MW- GS由 Gli- 3位点编码 ,Glu- D4位点和 Glu- D5位点分别编码 ,分子量分别为 30 k D和 33k D亚基。Glu- B2和 Glu- B4编码一些中迁移率 B组 L MW- GS。普通小麦中 Glu- A3位点上有 6个等位基因 ,Glu- B3位点上有 9个等位基因 ,Glu- D3位点上有 5个等位基因。L MW- GS对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对品质贡献与 HMW- GS极为相似。通过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变异分析可得到 Glu- 3各等位基因位点与品质指标的相关性。Gli- A1和 Glu- A3位点发现重组率为 1.70± 0 .90 %。Gli- B1和 Glu- B3位点之间的重组率为 2 %。Glu- D3和 Gli- D1之间未发现明显重组。  相似文献   
13.
杨文强  燕亚民 《农机化研究》2012,34(10):117-120
论述了一种鸭嘴式烟草移栽机栽苗直立度的测量方法.该方法利用单片机HT46R24控制和力学原理,将荷重元的输出电压转换成角度,并显示在LCD板上,很快地测出烟苗的倾斜的角度.量测的角度范围可以到达180°,以数字输出的方式显示,提高了角度测量精度,并缩短测量时间,利用电子信号输出来控制移栽机的行进速度和鸭嘴驱动盘的回转速度,以达到自动化调控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运用单片机HT46R23和温度传感器(LM335)控制技术,设计了太阳能热水器节能供水系统。该控制系统不但解决了太阳能热水器冷水浪费问题,而且可以显示储水温度,通过简易的操作面板,在太阳能热水器的用水端随时启动辅助加热器进而控制水温,提供适量热水,达到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蛋白质和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过瘤胃脂肪对瘤胃发酵和尿嘌呤衍生物的影响,选用4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晋南阉牛,按照蛋白质需要量的85%、100%和115%设计3个水平,并在此基础上添加0、2.5%、5.0%和7.5%的亚麻油制作的钙皂作为过瘤胃脂肪,采用3×4两因素设计,共形成12组饲粮组合,测定瘤胃pH、氨态氮浓度(NH_3-N)浓度、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以及尿嘌呤衍生物(PD)的排出量。结果表明,蛋白质和过瘤胃脂肪水平对瘤胃pH均无显著影响。蛋白质水平对NH_3-N浓度影响显著,9组NH_3-N显著高于1、2、3、4和8组,10组显著高于3和8组;对丙酸和乙酸、丁酸、乙酸/丙酸及总酸分别具有极显著和显著影响,5组的乙酸浓度较1、2、3和4组显著提高,9、10和11组瘤胃液中的丙酸浓度较1和2组显著提高,12组较2组显著提高,10组的丁酸浓度显著高于7和8组,1和2组的乙酸/丙酸比值显著高于9、10和11组;对精补料养分有效降解率影响极显著,对秸秆有机物(OM)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分别具有极显著和显著影响,10组精补料粗蛋白质(CP)瘤胃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2、3、4、5、6、7和8组,1、9、11和12组显著高于4、5、6、7和8组;对玉米秸秆中ADF瘤胃有效降解率6、7和8组显著高于除5和12组之外的其余各组,5和12组显著高于除9和11组之外的其余各组;对尿囊素和尿嘌呤衍生物有显著影响,12组的尿囊素和尿嘌呤衍生物显著高于1和4组,11组尿酸显著高于其余组。综上,饲粮蛋白质水平对瘤胃发酵和尿嘌呤衍生物具有显著影响,饲粮蛋白质水平为饲养标准需要量前提下,过瘤胃脂肪适宜添加量为饲粮的5%。本研究结果为肉牛养殖中日粮过瘤胃脂肪添加量及蛋白质水平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探讨过瘤胃不饱和脂肪对安格斯牛生长性能和牛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选用24头平均体重为(447.78±2.53) kg、17~18月龄安格斯阉公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6头。第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第2、3和4组分别按照干物质采食量的2.0%、4.0%和6.0%添加过瘤胃不饱和脂肪。试验全期77 d,其中预试期10 d,正试期67 d。结果表明:1)各组之间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2)第3组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第1组和第4组(P0.05),第3组和第4组的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第1组(P0.05),第1组和第2组的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第4组(P 0.05)。3)第4组的背膘厚度显著高于第1组(P 0.05),各组之间屠宰率、净肉率和眼肌面积差异均不显著(P0.05),各组之间pH、剪切力、蒸煮损失、失水率、肉色及肌肉化学成分差异均不显著(P 0.05)。4)第1组背最长肌中C18∶0含量显著高于第2组和第3组(P0.05),第2组C20∶4n6含量显著高于第1组和第4组(P0.05),第2、3和4组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比第1组降低了8.41%、10.26%和5.48%,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提高了6.37%、9.41%和6.72%,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则分别提高了69.78%、33.19%和9.36%,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5)育肥前期第2、3和4组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第1组(P0.05),育肥后期第3组和第4组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第1组(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过瘤胃不饱和脂肪对肉牛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无显著影响,有利于提高饲粮粗蛋白质和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可提高肉牛背膘厚度和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改善牛肉脂肪酸的组成;综合考虑,安格斯牛饲粮中过瘤胃不饱和脂肪最适宜的添加量为饲粮干物质采食量的4.0%。  相似文献   
17.
黄土高塬沟壑区苹果林冠截留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黄土高塬沟壑区的典型代表长武塬为研究区,基于对45场降雨的实测数据,分析了苹果林的林冠截留特征,量化了林冠对降雨的分配比例.结果表明,17年生苹果林穿透雨量、树干径流量、林冠截留量分别占大气降雨量的75%~97%,0.2%~1.6%,2%~25%.穿透雨量与降雨量呈凹形抛物线关系,树干径流量与降雨量的关系可近似用直线方程表达,由三次多项式表达的林冠截留量与降雨量关系与实测值的拟合程度最高.  相似文献   
18.
19.
为支持农业生产发展,近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文《关于若干农业生产资料免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1]113号)。通知明确规定,批发和零售的种子、种苗、化肥、农药、农机免征增值税。 附:农机范围注释(文件依据:《关于印发(增值税部分货物征税范围注释)的通知》[(93)国税发151号]) 农机是指用于农业生产(包括林业、牧业、副业、渔业)的各种机器和机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采用3×4两因素设计,在饲粮中分别设置低、中、高三个蛋白质水平和0、3%、6%和9%的过瘤胃脂肪含量,共形成12组饲粮。蛋白质水平/过瘤胃脂肪分别为:低/0(1组)、低/3%(2组)、低/6%(3组)、低/9%(4组)、中/0(5组)、中/3%(6组)、中/6%(7组)、中/9%(8组)、高/0(9组)、高/3%(10组)、高/6%(11组)、高/9%(12组)。通过双外流连续培养系统,模拟人工瘤胃,对12组饲粮进行消化降解,测定过瘤胃脂肪对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试验结果如下:不同蛋白质和过瘤胃脂肪水平对瘤胃pH无影响;第12组的瘤胃氨态氮浓度极显著高于1、2、3、4和9组(P<0.01),显著高于5、6、7和10组(P<0.05),8和11组显著高于1、2、3、4和9组(P<0.05);11组的乙酸浓度极显著高于1、6、7、8和9组(P<0.01),显著高于2和5组(P<0.05),3、4、10和12组显著高于1、6、7、8和9组(P<0.05);12组的丙酸浓度极显著高于6组(P<0.01),显著高于5和7组(P<0.05);2、3、10、11和12组总酸浓度极显著高于6和7组(P<0.01),显著高于5和9组(P<0.05),1、4、8组总酸浓度显著高于6和7组(P<0.05);11组乙酸/丙酸值极显著高于1、2、8和12组(P<0.01),显著高于4、6、7和9组(P<0.05),3、5和10组乙酸/丙酸值显著高于1、2、8和12组(P<0.05)。由上述结果得出,过瘤胃脂肪最佳添加量为中蛋白质水平下的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