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4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3篇
  8篇
综合类   85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43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1.
(一)发病情况 山东省龙口市东江镇一养猪场共饲养育成猪186头,一天发现有15头猪精神沉郁,食欲不振,体温升高,用青、链霉素、安乃近注射,不见好转,三天后该猪场又有50余头猪发病.此时,病猪消瘦,体温持续高热,最高可达42℃,症状也渐渐明显,可见皮肤与粘膜苍白,有时黄疸,四肢特别是耳廓边缘为紫绀色,指压不褪色.  相似文献   
52.
选取西藏主要小麦品种和内地优质小麦品种,分别在西藏和杨凌进行冬播和春播,收获后测定并分析其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结果表明相同环境下,西藏品种蛋白质含量和谷/醇比值均低于内地品种,但在两种种植环境下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变化表现不同;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区种植,其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总趋势是西藏点蛋白质含量和谷/醇均比值低于杨凌点,且西藏品种和内地品种及冬小麦和春小麦籽粒蛋白质品质在两地间的变化都不同;不同类型品种在两地种植,其籽粒蛋白质品质的差异不同,其中冬型品种的籽粒蛋白质品种在两地的差异最小.  相似文献   
53.
【目的】研究高产密植条件下不同行距配置对冬小麦茎秆形态结构、生理及产量的影响,为冬小麦稳产和高产栽培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于2013-2015年度连续2个小麦生长季,以高产冬小麦品种百农207为材料,在375万株/hm2基本苗下,设置13.3cm(R1)、16.7cm(R2)、20cm(R3,传统行距)和23.3cm(R4)4个行距处理,研究行距配置对冬小麦茎秆形态结构、基部节间C/N值和田间倒伏情况及产量的影响。【结果】相对于传统行距R3,适当缩小行距可使相同生育时期小麦的群体总茎蘖数增多,茎秆基部节间和穗下节间的粗度和壁厚增大,机械强度提高,维管束数量增多、面积变大,C/N增高,田间倒伏程度降低,植株抗倒能力增强。就产量而言,行距适当变窄虽然降低了百农207的穗粒数,却能提高成穗数和千粒质量,致使产量提高,其中以行距R2的产量最高。2个连续生长季,行距R2的平均实际产量分别比R3和R4提高6.7%和10.85%。通过适当缩小行距能够使小麦植株分布均匀,竞争减弱,使产量构成因素实现最佳配置,从而获得较高的产量。【结论】综合考虑籽粒产量和茎秆特性,行距R2(16.7cm)处理是本试验条件下兼顾高产与抗倒伏的最佳行距配置。  相似文献   
54.
为了探讨饲料脂肪水平对梭鱼(Chelon haematocheilus)脂肪沉积、脂肪代谢酶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选取360尾平均体质量为(5.4±0.2)g的梭鱼鱼种,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分别投喂脂肪含量为2.71%、5.79%、8.23%、11.85%、14.39%、16.91%的6组等氮饲料,饲养60 d,测定相应生物学指标及酶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脂肪水平的升高,肝体指数、脏体指数显著升高(P<0.05),肥满度8.23%组最大,其显著高于2.71%组(P<0.05);梭鱼全鱼、肝脂肪含量显著升高(P<0.05),14.39%组全鱼脂肪含量最高,16.91%组肝脂肪含量最高。饲料脂肪水平对肝脂肪代谢酶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脂蛋白酯酶(LPL)、肝酯酶(HL)、总酯酶(GE)活性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显著增高(P<0.05),16.91%组显著高于2.71%、5.79%、8.23%组(P<0.05);苹果酸脱氢酶活性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血液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游离脂肪酸(EFA)有升高趋势,但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脂肪水平16.91%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含量最高,显著高于脂肪水平2.71%的组(P<0.05);肝胰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8.23%组活性最高,丙二醛(MDA)含量16.91%组显著高于其他5组(P<0.05)。结果显示,肝是梭鱼脂肪沉积的主要场所,肝脂肪沉积比肌肉更敏感,高脂肪饲料还使脂肪分解酶的活性增强,血脂含量增加;适宜的饲料脂肪水平可提高梭鱼的抗氧化能力,脂肪水平过高则会导致抗氧化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55.
在大田条件下,以冬小麦百农矮抗58为试材,研究了秸秆还田对其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以开花期表现较高.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不同处理间表现为玉米秸秆还田翻耕>玉米秸秆还田旋耕>玉米秸秆清除旋耕.由此可知,应进一步...  相似文献   
56.
以黄淮流域大面积推广的强筋型冬小麦品种郑麦366和中筋型冬小麦品种矮抗58为试验材料,分别测定其旗叶中叶绿素和丙二醛的含量.结果表明:随着小麦生育期的推进,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规律大体一致,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花期达到最大值;在生育前期,郑麦366的3种色素含量均高于矮抗58,而到生育后期则相反;花后20 d,两个品种旗叶中丙二醛含量均急剧增加,但郑麦366增加得更快.  相似文献   
57.
氮素形态及配比对红花苗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盆栽条件下,以3个红花株系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氮素形态及配比对红花幼苗生物学性状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硝态氮比例的增加,红花幼苗叶片数目、叶片长度和幼苗单株鲜质量和生物学产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以处理N3(50%铵态氮+50%硝态氮)对红花苗菜增产幅度(23.98%~40.06%)最大。铵态氮比例的增加有利于红花幼苗多糖的合成,而硝态氮比例的增加有利于可溶性蛋白的累积,处理N1至N4与N0相比,‘1-12’红花幼苗多糖质量分数增加21.78%~51.49%,而其可溶性蛋白N4、N5比N0分别增加4.91%、12.14%。施氮降低红花幼苗中黄酮和羟基红花黄色素A质量分数,而与氮素形态无直接关系;施氮会提高红花苗菜中硝酸盐质量分数,随硝态氮比例的增加,红花幼苗中硝酸盐质量分数增加幅度较大;全铵态氮(N1)时硝酸盐质量分数增加0.72%~4.57%,全硝态氮(N5)时硝酸盐质量分数增加23.43%~59.71%。苗菜中维生素C表现下降趋势,但维生素C下降幅度低于铵态氮。因此,红花苗菜生产以100%铵态氮(N1)或75%铵态氮+25%硝态氮(N3)为宜,既提高苗菜产量又可保证品质。  相似文献   
58.
本文对凤县花椒霜冻的预防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认为,花椒霜冻受地形影响较大,凤县花椒种植应合理化建园,避开局地气候影响,椒园建在霜冻灾害较轻地域,兼用各种方法,改善局地小气候,减小花椒冻害.对已造成冻害的椒园在补救方法上也做了总结.  相似文献   
59.
近年来,在土地承包经营确权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不能确保确权的合法性,且农民未能树立正确观念,严重影响农村土地经营的经济化发展。因此,农村土地经营确权管理部门应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指导农民正确参与到土地确权环节中,并形成良好的工作机制,为其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0.
枸杞病虫害防治安全用药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枸杞种植面积的增大,枸杞产区劳动力日趋紧张,致使防治枸杞病虫草害的农药品种增多,药剂使用次数增加。在实际生产中有许多茨农缺乏对农药知识的了解,使高毒高残留农药入园,或因越范围、超剂量使用农药,造成枸杞树药害,导致落花落果落叶严重,甚至整片死亡,给枸杞生产造成很大损失,严重制约着枸杞产业的发展,同时又威胁着生态环境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