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64篇
林业   8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11篇
  36篇
综合类   161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土壤微生物体氮与可矿化氮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同时应用大田试验和室内培养试验研究土壤微生物体氮与可矿化氮之间的相关性。试验结果表明,田间条件下,土壤微生物体氮与可矿化氮之间的关系不密切,但在培养试验中,微生物体氮与淹水培养法、硝化培养法和Stanford短期淋洗通气法测定的可矿化氮间有显著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在0.767(p<0.01,n=12)以上。田间试验结果和室内培养试验结果的不一致性,与试验条件的差异有关。新形成的微生物体氮易降解,而原有土壤微生物体氮却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22.
新疆绿洲可持续发展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充分分析新疆绿洲发生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参考国际、国内有关可持续发展的评估研究,提出了新疆绿洲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即由目标层、控制层、状态层与指标层组成。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与区位条件是制约新疆绿洲发展能否持续的重要因素,构成了评估指标体系的控制层。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值,并通过线性加权法对新疆绿洲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综合评估。评估结果表明,新疆绿洲目前处在弱可持续发展水平,社会发展处于中等可持续发展水平,生态环境处于不可持续发展水平,区位条件很差。  相似文献   
23.
通过实地踏查、调研和大量资料分析,综合运用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区域发展与规划以及水土保持学等多学科理论,结合退耕还林还草与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构建了黄土高原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植被营建技术模式。同时,提出开发利用相应立地条件下天然草地的优势种和主要伴生种,以丰富扩大植被建设所需的植物材料。  相似文献   
24.
对内蒙古自治区1949~2005年和未来25年(2005~2030年)的人口、耕地面积和耕地生产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未来25年,在现有耕地面积(549万hm2)和生产率(2 287.4 kg/hm2)不变的情况下,全区可养活比预测还多26.0~39.7万人;当粮食需求量为400~500 kg/(人·a)时,可退耕57.0~182.0 hm2的耕地。由此可知,内蒙古自治区耕地人口承载能力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退耕还林(草)”生态环境建设对策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25.
论西藏“一江两河”地区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种植业和畜牧业是西藏“一江两河”地区的两大支柱产业,发展种植业的资源条件优于畜牧业,前景十分广阔;开发不仅可提供大量的粮食,而且可提供充足的饲草饲料。因而,现阶段开发的重点是种植业,随着种植业的发展加快畜牧业的发展,但重点是依靠种植业发展农区畜牧业,而不是草原放牧。  相似文献   
26.
江河源区区域环境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经济活动以及区域自然气候变化的共同影响,导致江河源区的生态环境呈现出不断退化的趋势,其主要特征是草地退化、湿地萎缩、土地荒漠化和生物多样性遭受破坏。文章分析了全球气候变化、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变化、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的修建和营运、鼠害、西宁及州县城镇的经济发展以及迅速发展的旅游业等对江河源区生态环境产生的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最后阐述了对这些方面的集成研究将有助于揭示江河源区生态环境的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27.
果树的区域布局调整与优化是果树产业化发展的要求。文章运用生态学原理,提出了西北地区果树区域布局调整与优化的原则、目标和依据,并对该区果树区域布局进行了区划分区,最后提出了调整与优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28.
能源农业技术体系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能源问题是当前以及今后我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研究针对能源农业在解决能源问题方面的优势,在综合分析国内外生物质能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界定了能源农业的概念及特征,系统构建了能源农业发展的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包括能源作物种植业、能源林业、能源畜牧业和以沼气工程、酒精发酵工程、秸秆汽化技术及能源转换装置为主的能源农业加工业。  相似文献   
29.
青海省生态足迹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生态足迹理论与模型,对青海省1978-2001年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与剖析。结果表明,青海省人均生态足迹由1978年的1.127 8 hm2增加至2001年的1.609 2 hm2,同期人均生态承载力由1.920 8 hm2逐年递减至1.332 3 hm2,生态供需由盈余逆转为赤字,说明20世纪90年代青海省生态需求已经超出其生态承载力, 表现为不可持续。最后指出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自然生态系统生产力、资源利用率和实现工业的增效减耗是实现青海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30.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地膜覆盖、施氮等对旱地春小麦播种区土壤贮水量、土壤温度、土壤呼吸及小麦先舍速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播种后1~30天地膜覆盖具有很好的保墒作用,而30~60天,随小麦生长,地膜的保水作用逐渐下降,60天时覆膜的贮水量反而低于不覆膜,地膜覆盖可以明显提高土壤温度,特别是在播种手1~15天最为显著,后期其增温效果也不明显,覆膜、施氮以及施用小麦茎叶,均会使土壤呼吸增加,覆膜与施氮均会明显提高小麦光合作用和株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