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5篇
农学   27篇
基础科学   4篇
  6篇
综合类   52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洄游通道的连通性及其水文条件,是制约鱼类正常洄游和产卵繁殖的关键因素,现有的生态流量相关研究更多侧重于产卵场栖息地模拟,忽略了鱼类洄游水流条件的重要性。为了探究流速条件对鱼类洄游上溯的影响,选取体长(55±5)cm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为实验对象,通过搭建鱼类洄游仿真河道,营造不同的流速工况,观察不同情景方案下实验鱼群上溯洄游情况,并利用模糊逻辑法对鱼类上溯洄游率、平均上溯时间及上溯持续性等实验参数进行综合分析,探索草鱼洄游的适宜流速条件与适应阈值。结果显示,在流速0.20m/s以下时,草鱼基本无上溯行为;流速0.25~0.80m/s,70%样本在15min内完成上溯,但0.25~0.30m/s时,鱼群上溯缺乏明显的持续性;0.90~1.00m/s时,80%以上样本在5min快速完成上溯;流速超过1.1m/s时,上溯成功率明显降低。研究表明,实验草鱼洄游的适宜流速范围是0.40~1.00m/s,而刺激草鱼洄游的最小流速阈值是0.20m/s。相关结果可为河流生态水力学模拟和河流生态修复以及水利工程生态调度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2.
83.
浙江省平湖市南美白对虾虹彩病毒病初步调查及防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预防南美白对虾虹彩病毒病的发生,对浙江省平湖市林埭镇的患病南美白对虾进行了临床症状观察、病理解剖、寄生虫检查和细菌分离。病虾症状为活力较差,肝胰腺明显萎缩,肌肉发白,肠道发红、断裂,空肠空胃,鳃、步足及游泳足发黑。病虾的鳃、肝胰腺、肌肉中未发现寄生虫,肝胰腺、鳃、血淋巴中未分离出致病弧菌。经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确定引起此次南美白对虾集中连片死亡的原因是感染了虾血细胞虹彩病毒(SHIV)。同时检测发现,附近河道中的浮游生物、河虾、鲫、螺蛳以及河蟹等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携带或感染虹彩病毒情况。根据相关生物感染和携带病毒的情况,提出了对虾虹彩病毒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84.
杨庆 《中国种业》2021,(1):112-113
龙粳1525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龙交06-1115为母本、绥粳4号为父本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早熟长粒香稻品种,2020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黑审稻20200073。对龙粳1525的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等进行了介绍,并总结了其在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种植的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85.
甘蓝型杂交油菜亲本的小孢子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通过对42份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不同基因型材料的小孢子培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材料的小孢子产胚率存在明显差异,但pol-CMS的恢复系与保持系之间的胚状体产量差异不显著,恢复或保持基因不影响小孢子成胚率,说明通过小孢子培养快速纯合pol-CMS杂交亲本是可行的.胚状体直接成苗率与培养基中琼脂浓度、培养温度及供体材料基因型有关,胚状体经低温诱导及适当增大培养基中琼脂浓度可有效提高胚状体直接成苗率.4℃低温处理10d和培养基琼脂浓度高于1.2%均可提高胚状体的直接成苗率,并以1.5%琼脂浓度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6.
花生钙硼适宜量组合的研究/金华斌(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蔡常被,杨庆//中国油料—1994,16(2)—35~37,511992~1993年在由花岗片麻岩发育的黄棕壤上,分别采用饱和D—最优设计与裂区试验设计两种方法作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量...  相似文献   
87.
采用室内恒湿培养试验探讨土壤可溶性氮及氮代谢酶活性的动态变化规律及温度对土壤可溶性氮及氮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NO_3~--N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培养48~58d达到最大值;NH+4-N含量呈降低趋势,培养73d后趋于稳定;SON和TSN含量呈"升高-降低-升高-降低"的波浪形变化趋势,在48d时累积量达到最大值。土壤NO_3~--N含量随培养温度升高显著增加,并与之达到极显著正相关;土壤NH_4~+-N则显著降低,与培养温度之间显著负相关;培养中期及培养后期部分取样时间内,土壤SON与培养温度显著相关,其他取样时间均无显著相关性。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土壤脲酶活性呈"升-降-升-降"的抛物线动态变化趋势;土壤蛋白酶活性表现为培养前期、中期高于培养后期;土壤天冬酰胺酶活性呈折线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土壤天谷氨酰胺酶活性呈折线上升的变化趋势。从培养温度看,在本研究设定的温度范围内,土壤温度的变化对脲酶活性无显著影响,但在部分取样时间内对蛋白酶、天冬酰胺酶和谷氨酰胺酶活性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8.
甘肃部分农村窖水微生物污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甘肃部分农村窖水卫生状况,本调查采集了来自会宁县、甘谷县和陇西县内7个不同乡镇的窖水,用平板稀释法和发酵法对采集的窖水水样进行了细菌总数和总大肠菌群数的测定,并观察从窖水中分离出的菌落、菌体形态,分析窖水中微生物的种类及优势菌.分析结果显示:7个乡镇窖水的细菌总数均超标严重,其中少数乡镇窖水的大肠菌群被个位数检出,从窖水中分离出来的微生物种类包括各种杆菌、芽孢杆菌和葡萄球菌以及耐氧厌氧菌和霉菌,说明这种饮用水存在卫生安全隐患,要加强净化和消毒.水窖集雨水的方式导致环境对窖水的水质起着决定性作用,饮用者要有保护窖水卫生的意识,尽量减少窖水的污染.  相似文献   
89.
园林树木的配置千变万化,在不同地区、不同场合、不同地点,由于目的要求不同,可以有多种多样的组合和种植方式。本文主要介绍一些简单的配置方法。  相似文献   
90.
今年来南美白对虾养殖在我国迅速发展,成为水产养殖的一个主要优势产业。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病害带来的问题,造成严重的损失。本文作者根据对比试验,在实践中探索免疫多糖及有益微生物制剂在南美白对虾红体综合症及病害防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