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鱼用饲料工业发展很快,对我国水产养殖业的高产、稳产起了重要作用。但相对于畜禽来说,目前的鱼用饲料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注要表现为基础研究落后,缺乏系统的科学研究,对大多数养殖品种饲料营养需求深入研究不够等,最近发展起来的极具养殖潜力的东方属鱼类饲料研究尤其不足。 相似文献
42.
中华绒螯蟹人工选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利用10对微卫星引物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长江水系天然群体、人工选育F4A级群体、F4B级群体以及江苏射阳群体共95个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F4A、F4B选育起始群体均来源于固城湖国家级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原种场,射阳群体为江苏省河蟹养殖普遍采用的苗种,其亲本为当地养殖河蟹。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4个群体的平均观察杂合度(H o)分别为0.8053、0.8197、0.8105、0.8100,平均期望杂合度(H e)分别为0.7149、0.7161、0.7262、0.7286。其中,人工选育F4A级以及B级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均高于天然群体,但是无显著性差异(P0.05)。总体而言,本研究中4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均处在较高水平,其中射阳群体的平均期望杂合度最高,天然群体最低,各群体间遗传多样性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聚类分析结果发现,天然群体、F4A级和F4B级选育群体聚为一支,而射阳群体单独聚为一支,表明人工选育中华绒螯蟹群体与长江水系天然群体间没有发生显著性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43.
日本沼虾太湖、长江水域群体分化的AFLP标记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AFLP技术分别对太湖、长江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群体各30尾的基因组DNA进行了群体特异性位点比对分析,并对各位点基因频率分布进行正态性检验、方差齐性检验(F检验)、样本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t检验).结果显示:3对引物共扩增出138个位点;太湖组是独立于长江组的群体,而且它们是两个分化了的野生群体;采用变异性的显著性检验(x2检验)对位点进行差异比较发现,23个位点在太湖组中出现的频率显著高于长江组,其中位点BY160、BY320、BY470、BY520是与太湖群体分化显著关联的位点,可作为区别太湖野生群体与长江野生群体的标记. 相似文献
44.
三疣梭子蟹病原弗氏柠檬酸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定居因子抗原基因检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2009年10月江苏赣榆地区某养殖场养殖的三疣梭子蟹出现大量死亡,症状主要表现为:病蟹行动缓慢、不摄食,蟹体消瘦,打开头胸甲可见肝胰腺、鳃、肌肉等内脏组织水肿,部分肝胰腺和肌肉组织呈腐烂状。从患病梭子蟹肌肉、肝胰脏、体内积液中分离到大量优势生长的细菌。人工感染试验,证明分离菌(JG091120-1)对健康三疣梭子蟹具有很强的致病性。对分离菌进行了形态特征、理化特性等常规表型生物学检验,同时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测定了代表菌株的16S rRNA和gyrB基因序列,其中分离菌16S rRNA基因序列长度为1 451 bp(登录号HQ170626),gyrB基因序列长度为1 186 bp(登录号HQ170627),分析了16S rRNA和gyrB两种基因序列的同源性。根据分离菌的表型及分子生物学特性,判定该菌为肠杆菌科枸橼酸属的弗氏柠檬酸杆菌。定居因子抗原cfa是肠杆菌科产肠毒素细菌的一种重要致病因子,利用特异性引物进行cfa基因的PCR扩增,分离菌可以扩增出大小在100 bp的基因片段,表明本次分离的病原弗氏柠檬酸杆菌具有cfa毒力因子。 相似文献
45.
脂质体对草鱼出血病核酸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已构建完成的草鱼出血病核酸疫苗pFastBac-β-VP71-VP72以30μg的剂量,经Lipotap脂质体包裹后,背部肌肉注射草鱼体内,定期通过RT-PCR测定目的基因转录水平、间接凝集反应测定抗体水平,并通过与相应的重组质粒组、空载体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来评价脂质体对核酸疫苗免疫保护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脂质体组至第70天仍能检测到目的基因的转录,且抗体效价明显高于其他各组,说明脂质体可显著增强该核酸疫苗的免疫活性,可作为一种有应用前景的核酸疫苗佐剂。 相似文献
46.
食物种类及温度对发头裸腹溞种群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随着特种水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 ,天然枝角类的产量显然已越来越不能满足苗种培育的需要 ,室内集约化培养势在必行。发头裸腹氵蚤[1](Moinairrasa)是习见的淡水枝角类 ,习居于湖泊、池塘以及缓流的江河中 ,其生长、繁殖迅速 ,在天然水域中往往成为优势种群大量爆发 ,是一种良好的集约化氵蚤种。本文通过食物种类和温度对发头裸腹氵蚤种群动态变化的研究 ,为淡水枝角类的大规模培养提供参考。1 材料与方法1 1 栅藻的培养栅藻来自本院微生物藻种实验室 ,用中科院水生所研制的配方HB4 培养液培养 ,每天 10小时光照 ,温度… 相似文献
47.
报道了褶皱臂尾轮虫连续培养的培养液和藻类稀释率。结果显示:在不添加藻类时,稀释率为50%时种群能维持较长的高峰期(5d),且种群密度超过200个/mL的时间维持7d。连续培养过程,介质中NO3-N、PO4-P总体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9.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长江下游苏州段野生和野生F1代人工养殖的2个鳡群体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研究.从77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4个引物对鳡2个群体48个样品进行扩增,得到41个清晰的扩增位点.鳡野生和野生F1代人工养殖2个群体的多态位点比率和群体内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1.95%、17.07%,0.0724、0.0426;前者遗传多样性较后者略高.基因分化系数Gst和群体内遗传多样性指数估算分析均显示2个鳡群体之间出现一定遗传分化.鳡UPGMA系统树有较明显的歧化,表现出一定的遗传趋异.结果分析表明,鳡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相对贫乏;野生F1代人工养殖群体尚未形成自己独立的遗传结构,但2个群体间已经产生了一定的遗传分化,经过较多世代的人工繁育有可能形成自己独立而稳定的遗传结构. 相似文献
50.
轮虫是淡水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生态类群之一。它能摄食一些不能被鱼、蟹直接利用的细菌和碎屑 ,进而转化为能被鱼类利用的饵料。轮虫繁殖速度和周转较快 ,在浮游生物量中占有很高的份额 ,最高可达 30 % ,在食物链中具有重要地位 (王家楫 ,196 1;黄祥飞 ,1985;Nogrady ,1993)。同时 ,轮虫个体小 ,游泳速度慢 ,很容易被鱼苗捕获、消化吸收。目前 ,至少有 6 0种海水经济鱼类和 18种以上的甲壳动物的育苗阶段中均以轮虫作为开口饵料生物。轮虫已成为一种极不可替代的重要生物饵料。淡水轮虫的大规模培养却因为淡水捕食性浮游动物 (如晶囊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