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95篇
  6篇
综合类   42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智能型温室环境控制器的研究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精确地控制温室环境,研究了温室的主要参数温度、湿度和光照度的关系及秧苗的水分需求情况,给出了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提供了硬件结构。  相似文献   
172.
正秋大白菜是东北地区作为冬贮食用的主要大宗蔬菜品种,贮藏量大、范围广、食用期长,因此,种足、种好秋大白菜,对这一地区的冬季市场蔬菜的供应非常重要。1.栽培方法1.1整地大白菜根系主要分布于浅土层,有很发达的平行侧根和网状分根,而深土层根系不发达。为了促进浅土层根系更加发达,尽可能增加深土层根系的分布,土壤应进行翻耕。凡准备种大白菜的地块,最好在前一年秋作收获后进行深翻,并大量施用农家肥,利用冬季冻  相似文献   
173.
探索公众对气候变化的感知情况,为制定适应性策略提供了可靠基础。基于陕西省公众气候变化感知调查数据,利用SPSS 21进行因子分析,得到气候变化感知指数,对影响因素进行均值分析(包括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气候变化感知与性别之间无明显关联,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收入对气候变化感知均有显著影响;其中,年龄与气候变化感知呈负相关,文化程度、收入与气候变化感知均呈正相关。各个职业中,离退休人员、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学生这三种职业对气候变化感知强度最大。  相似文献   
174.
烟秆流化床燃烧结渣特性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试流化床实验台架上,以石英砂、煤灰作为床料,对烟秆在800~900℃下的燃烧聚团现象进行了研究,并对其机理进行讨论。结果表明,烟秆在流化床中与以上2种床料发生粘结的难易程度不相同,石英砂燃烧粘结现象非常严重并最终导致失流,而煤灰床料经过长时间运行没有结渣。对实验后的床料颗粒和结团分别进行XRF以及SEM/EDX分析,分析表明煤灰中的Al、Fe等元素能够与烟秆灰中的碱金属元素发生反应形成高熔点物质,阻止床料颗粒的增大,从而抑制结渣。  相似文献   
175.
基于颜色特征进行农作物图像分类识别的应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农作物自身的特征对农作物图像进行分类识别是计算机视觉技术在农业自动化应用中的重要前提条件。本文首先探讨了基于颜色特征的两种图像分类识别方法:统计直方图法和颜色参量的统计特征法,并分析比较了两类方法的特点,试图为以农作物颜色为特征的图像分类识别应用提供思路。最后综述了从分析农作物外在的颜色特征进行农作物图像分类识别的国内外最新研究方法和成果,以促进计算机视觉技术在我国农业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6.
针对传统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的作物长势监测方法对于同一时期处于不同生育阶段的作物缺乏可比性,以及NDVI的高低不能直接代表产量的高低的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可以动态反映作物长势和产量变化的具有时空可比性的统计指数(作物产量指数)。以黑龙江为例,基于单产数据、气象数据、遥感数据、作物分布数据,对3种作物分别进行估产分区,综合使用随机森林重要性评价方法和留一法为各估产分区筛选最优估产建模变量,构建动态估产模型和产量指数计算模型,并在2022年作物生长季(6—9月)进行了大豆、玉米、水稻的动态估产和产量指数预报和分析。结果显示:1)建模指标的重要性从高到低依次为趋势单产、遥感植被指数、气候类指标。2)3种作物整体单产预测精度最高的为水稻,其平均绝对相对精度(mean absolute relative precision,MARP)为95.20%,其次是玉米(MARP为93.81%),最后是大豆(MARP为92.73%)。3)以历史5 a为基期计算的3种作物的6—9月的产量指数的对比结果显示,大部分区县3种作物各月的产量指数差异处于“平”状态。4)生长季产量指数的月环比结果显示大部分区县产量指数的月环比值处于-0.01~0.01之间。该研究设计的作物产量指数可用于比较某一统计单元(如县、市或省)在特定评估时间点相对于其历史平均单产的增减状况,也可以环比相邻两个评估时间点的产量变化情况;在空间维上可以比较同处于某个特定评估时间点的不同统计单元的单产指数的高低情况,在长势监测、产量预报等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7.
本研究采用线粒体COI序列为分子标记,探究了长江、淮河下游8个湖泊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通过PCR和测序技术,获得鲢COI基因序列片段。分析结果显示:COI序列片段长度为630 bp, 243条COI序列共检出23个变异位点,定义14种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性(Hd)和核苷酸多样性(Pi)分别为0.692和0.005 12。8个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为0.508~0.803,核苷酸多样性为0.002 41~0.006 94,表明鲢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有较大差异。分子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群体内,遗传分化指数(FST)为0.008 3,表明群体间没有显著遗传分化。系统发育树和网络结构图显示,单倍型分化为2个分支,但群体没有形成特定的地理遗传结构。中性检验结果和歧点分布曲线表明,鲢群体没有显著偏离中性选择,群体大小保持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78.
<正>绣线菊,别名马尿骚、蚂蝗草、蚂蝗梢、火烧尖、土黄连等,通过人工培育后形成的品种名称有喷雪花、雪柳、珍珠梅等,学名:Spiraea salicifolia L.,蔷薇科绣线菊属。  相似文献   
179.
为了对玉米大斑病菌菌丝的代谢组进行分析,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液质联用检测的提取条件,并对其化合物进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提取条件为体积分数80%的甲醇4℃超声提取30 min,对UPLC-Triple TOF/MS洗脱条件优化后菌丝提取代谢物总离子色谱图峰形良好,分布相对均匀。共得到12 323个质谱峰,比对数据库后发现,正离子模式下可鉴定化合物的数量优于负离子模式,且样品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0%的化合物占89.607%以上。鉴定得到脂类代谢、氨基酸代谢和核苷酸代谢相关化合物及呋喃等杂环化合物,进一步提供的信息可用于玉米大斑病菌非靶向代谢组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