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9篇
基础科学   9篇
  2篇
综合类   35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14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本文收集了中国西南区(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和西藏)寄生于鸡、鸭、兔、猪、山羊、绵羊、黄牛、水牛、牦牛、奶牛、马、驴、经、骒、犬、猫的寄生节肢动物,共发现310个种,它们分布于20个科,53个属。  相似文献   
122.
中国西南区畜禽吸虫名录(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收录我国西南区(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和西藏)寄生于鸡、鸭、鹅、兔、猪、山羊、绵羊、黄牛、水牛、牦牛、奶牛、马、驴、骡、犬、猫的吸虫,共发现170种,隶属于19科,52属。  相似文献   
123.
兔疥螨病是由兔疥螨(Sarcoptes scabiei cuni-culi)寄生于皮肤表皮内的一种重要外寄生虫病,具有高度接触性传染性,在流行区内未采取有效措施的兔场,发病率可达50%以上,严重者可达100%。疥螨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特别在光照不足,阴雨潮湿、卫生状况不良和密集饲养等条件下,疥螨最容易繁殖蔓延。本病能引起病兔发生剧痒以及各种类型的皮炎,严重影响家兔生长发育,降低皮毛质量,严重时可引起死亡,给养兔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6]。为了进一步了解疥螨的传播机制和传播能力,制定出更加有效的措施以预防和控制疥螨病的传播和流行,我们在实验室进…  相似文献   
124.
中国家禽体内的寄生吸虫名录(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此系中国家禽体内的寄生吸虫名录续文,记述了13科35属135种吸虫的宿主、寄生部位与地区分布。  相似文献   
125.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嗜群血蜱的生活史进行了观察.研究分为2组,试验组宿主为家兔,嗜群血蜱在兔体完成一个世代需要(120.6±14.5)d;幼蜱的吸血前期、吸血期、蜕皮前期和蜕皮期分别为(7.1±0.9)、(5.6±1.1)、(11.8±2.0)和(12.5±1.6)d;若蜱的吸血前期、吸血期、蜕皮前期和蜕皮期分别为(5.9±1.1)、(3.9±0.6)、(9.8±2.3)和(12.3±0.4)d;成蜱吸血前期、吸血期、产卵前期、产卵期和死亡期分别为(7.6±1.2)、(4.9±0.6)、(9.2±1.7)、(16.0±3.2)和(5.8±0.5)d;卵的孵化期为(24.2±0.9)d.而对照组以家兔、狗和牛分别作为嗜群血蜱幼蜱、若蜱和成蜱的宿主,完成其生活史需要(130.2±12.8)d,幼蜱的吸血前期、吸血期、蜕皮前期和蜕皮期分别为(7.1±1.2)、(5.8±0.8)、(12.1±2.5)和(12.3±1.7)d;若蜱的吸血前期、吸血期、蜕皮前期和蜕皮期分别为(6.2±0.7)、(4.6±0.3)、(12.4±2.1)和(12.9±0.3)d;成蜱吸血前期、吸血期、产卵前期、产卵期和死亡期分别为(7.6±1.1)、(6.1±0.4)、(10.7±0.8)、(15.7±2.4)和(8.1±0.7)d;卵的孵化期为(23.3±1.6)d.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嗜群血蜱幼蜱和若蜱饱血体质量差异显著(P<0.05),而成蜱的饱血体质量差异极显著(P<0.01).雌蜱产卵量与饱血体质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912(P<0.01),试验组生殖效率指数REI为10.48,生殖适合度指数RFI为6.82,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兔是嗜群血蜱较适宜的宿主.  相似文献   
126.
采用开放式群体继代选育法培育天府黑兔,培育过程中以二性状动物模型BULP法构建包括窝产仔数(P1)和30日龄个体质量(P2)的综合选择指数(H=26.23P1 78.72P2)选留个体,经过7世代的选育,成功培育出遗传性能稳定的黑色肉兔新品系。1-7世代H的选择进展为265.084至289.498;新品系成年体质量平均3.52-7.77kg,平均窝产仔数7.87只:90日龄平均日增质量27.6g、屠宰率55.45%,料肉比3.39:1。  相似文献   
127.
雅安市郊四种淡水螺的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1 ̄1992年中通过野外观察与室内饲养试验对雅安市郊四种淡水螺的生活节律与生殖习性作了观察与研究。耳萝卜螺、小土蜗和半球多脉扁螺在2月初开始复苏活动,至11初渐潜入泥土中或枯草、腐叶下越冬;赤豆螺3月初开始出土活动,至10月底浙潜入土中越冬。在一年中,耳萝卜螺与半球多脉扁螺可繁殖四代,而赤豆螺与小土蜗可分别繁殖三、五代。  相似文献   
128.
棘球蚴病与棘球绦虫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和动物健康的一类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加强诊断与检疫是防控本类疾病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棘球蚴病的诊断与检疫方法目前报道有:血清学检测及影像学方法;而应用于棘球绦虫病的方法主要有:虫体检查法、粪抗原免疫学诊断和粪源PCR方法。本文论述了各种方法的应用及其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9.
大熊猫体内外发现寄生虫达22种,其中危害圈养大熊猫的主要寄生虫有寄生于小肠的西氏蛔虫和寄生于体表的熊猫痒螨.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是全球最具观赏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的珍稀动物之一,作为和平友好的使者曾到世界各地巡回展出.近年来,由于国际间大熊猫科研合作的需要,大熊猫出入境日趋频繁,因此,做好体内外寄生虫病的防控是出入境大熊猫检验检疫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0.
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在国内首次从ConA诱导培养的长毛兔和獭兔外周血淋巴细胞总RNA中扩增出IL-4基因。将扩增基因克隆入pMD18-T载体,经序列测定分析表明,长毛兔和獭兔IL-4基因全长均为441 bp,两序列间碱基组成无差异(登录号:EF606761和EU639687)。长毛兔和獭兔IL-4基因编码147个氨基酸,其中前24个氨基酸组成信号肽,余下的123个氨基酸组成成熟肽。与已报道的犬、猫、人、猪、牛、羊、马、大熊猫和鼠的IL-4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61.8%、63.4%、69.8%、65.1%、64.1%、64.1%、63.1%、57.0%、60.5%,推导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47.2%、50.0%、53.6%、52.1%、48.3%、46.9%、52.1%、43.7%、43.0%。将测序正确的阳性质粒采用脂质体法转染COS-7,用RT-PCR鉴定转染细胞中IL-4基因的表达,并通过MTT法检测到表达的IL-4蛋白具有一定的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