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9篇
基础科学   11篇
  2篇
综合类   35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14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对患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病而死亡的凹甲陆龟进行了系统的病理组织学观察,该病的病变主要发生在消化道、肝、心脏、肾、脾等部位,尤以胃肠道和肝病变最为明显,表现为卡他性一坏死性胃肠炎和坏死性一肉芽肿性肝炎,胃肠黏膜出血、水肿、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形成溃疡灶;肝细胞水泡变性,细胞核裂解,肝小叶内可见大小不等的结节性坏死灶,并伴有明显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1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属于双股双节RNA病毒科双股双节RNA病毒属,无囊膜,单层衣壳,二十面体对称,直径为55~60nm。IBDV分为2个血清型,血清工型对鸡有致病性,而血清Ⅱ型无致病性。IBDV主要侵害鸡的法氏囊等淋巴组织,破坏B淋  相似文献   
113.
球虫病主要是由艾美尔属球虫中的9种球虫寄生于鸡肠管上皮细胞所致。但以寄生于盲肠致病危害雏鸡的柔嫩艾美尔球虫和寄生于小肠的感染青年鸡的毒害艾美尔球虫为主。主要发生于3月龄以内的幼鸡,15-45日龄最易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六盘水秋季阴雨绵绵,属于高湿区域,加上农户为保持鸡舍内温度导致通风不良,加大了此病的发生。本病唯一感染途径是消化道,主要是雏鸡食入球虫孢子化卵囊而感染致病。饲料、饮水、垫料为传染媒介,饲养员、工具也能机械传播本病。  相似文献   
114.
为研究四川地区多头带绦虫的种群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生关系,用线粒体cox1基因和Cyt b基因全序列分析了20株四川山羊源多头蚴(11株寄生于脑,9株寄生于肌间)的遗传变异,并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20株多头蚴cox1和Cyt b基因全序列长度分别为1 623和1 068bp,分别有59个和9个变异位点,其碱基变异率分别为0.1%~2.5%和0.1%~0.7%;分别检测到17个和6个单倍型,总的单倍型多样性分别为0.968±0.033和0.737±0.068,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005 98±0.001 33和0.003 06±0.000 79,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006和0.003。构建的系统进化树均显示来源于脑部和肌间的20株四川山羊源多头蚴与多头带绦虫同在一个支系,均为多头带绦虫,且多头带绦虫四川分离株与伊朗、土耳其分离株亲缘关系较近,而与中国甘肃、中国广州、意大利分离株亲缘关系较远。研究结果表明线粒体cox1和Cyt b基因均可作为检测多头带绦虫种群遗传多样性的有效分子标记,且Cyt b基因的多样性水平低于cox1基因。  相似文献   
115.
大熊猫体内外发现寄生虫达22种,其中危害圈养大熊猫的主要寄生虫有寄生于小肠的西氏蛔虫和寄生于体表的熊猫痒螨.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是全球最具观赏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的珍稀动物之一,作为和平友好的使者曾到世界各地巡回展出.近年来,由于国际间大熊猫科研合作的需要,大熊猫出入境日趋频繁,因此,做好体内外寄生虫病的防控是出入境大熊猫检验检疫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6.
为了解斯氏艾美耳球虫四川株致病性、免疫原性等生物学特性,为后续免疫和防控等研究提供参考.将45只36日龄幼兔随机分为9组,第1组为空白对照组,第2组~第5组为致病性试验组,于50日龄每只兔分别经口感染1×104、5×104、1×105、2×105个孢子化卵囊;第6组~第9组为免疫原性试验组,于36日龄每只兔分别口服接种...  相似文献   
117.
通过对中国青藏高原地区细粒棘球绦虫的遗传多态性分析,了解该地区细粒棘球绦虫的遗传变异情况,为细粒棘球蚴病的防治提供基础材料。基于线粒体cox1基因全序列(1 609bp)分析中国青藏高原地区47个细粒棘球绦虫分离株的序列变异情况,并结合NCBI数据库中已公布的中国青藏高原和中东地区所有细粒棘球绦虫cox1基因全长序列,对比分析两个种群的遗传多态性特征。结果显示,47个样品均被确定为G1基因型,分为10个单倍型(C1~C10),其中优势单倍型C1与中东优势单倍型相同,且该单倍型呈世界性分布。中国青藏高原地区细粒棘球绦虫的单倍型多样性(Hd)与核苷酸多样性(π)较低,明显低于中东种群,两个地区Tajima’s D和Fu’s Fs检验值均为负值,遗传结构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青藏高原细粒棘球绦虫可能是由一个起源于中东的有效种群进入该地区后,经历了近期群体扩张或遗传瓶颈,在高原地区天然的地理隔离作用下,逐渐发展成了现在的种群。  相似文献   
118.
为比较和评价不同剂量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EG95免疫牦牛后的抗体差异,随机选择1岁左右的牦牛50头,平均分成A、B、C、D、E 5组,分别按照1、2、3、4、5头份剂量(每头份含EG95 50 μg)进行一免和二免(间隔28 d);免疫前及二免后15 d采血,应用间接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结果显示:二免后A、B、C组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0%、40%、50%,与E组的90%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D组阳性率为80%,与E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和B组抗体合格率均为0,C、D、E组的抗体合格率分别为10%、40%、70%,E组抗体合格率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试验结果表明,采用EG95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按5头份剂量免疫,间隔28 d后二免,对牦牛的免疫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19.
黄鳝出血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确定四川省部分地区黄鳝(Monopterus albus)出血病病原的种类及耐药情况,从患出血病濒死的黄鳝肝脏、肾脏、脾脏等组织取样进行常规细菌学检查,对分离菌株进行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基因分析,并进行动物回归试验及药敏试验.结果分离得到14株病原菌株,经形态特征、理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分...  相似文献   
120.
从患病的淡红墨头鱼(Garra rufa)病鱼体内分离到两株致病菌(G1和S1)。对该菌进行系统的形态特征、培养特性、主要生理生化和人工感染等试验,结果表明两株菌均为革兰氏阴性杆菌,G1菌株V-P、氧化酶、ONPG、葡萄糖和尿素等为阳性,硫化氢、七叶苷和甘露醇等为阴性;S1菌株V-P、尿素、硫化氢、七叶苷和甘露醇等为阴性,氧化酶、ONPG和葡萄糖等为阳性。根据菌株的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和理化特征,确定G1菌株为类志贺邻单胞菌(Plesiomonas shigelloides);S1菌株为舒氏气单胞菌(Aermonas schubertii)。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舒氏气单胞菌对壮观霉素、利福平、洛美沙星、四环素、头孢氨噻肟、头孢曲松和氟哌酸敏感,而对磺胺异恶唑和氨苄青霉素不敏感;类志贺邻单胞菌对奈啶酸、丙氟哌酸、呋喃妥因、头孢氨噻肟、利福平、头孢曲松、磺胺异恶唑和氟哌酸敏感,但对氨苄青霉素和甲氧苄啶不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