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52.
53.
54.
[目的]探索饲用酶制剂的作用规律,科学使用酶制剂,避免盲目饲用酶制剂和充分利用饲料资源等问题。[方法]采用单因子设计,设5个处理,分别饲喂不添加酶的基础饲粮和添加4个木聚糖酶水平的加酶饲粮。消化试验选用24头健康、体重约15kg的约克×荣昌仔猪,随机设5个处理,对照组4个重复,其他处理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结果]结果表明:在玉米和豆粕型饲粮中单独添加木聚糖酶,对粗蛋白、有机物、钙、磷、ADF没有改进作用;不加酶与加酶组的蛋白质消化率分别为84.4%与82.7%,能量消化率分别为85.8%与85.7%,差异不显著。[结论]该研究为实际应用饲用酶制剂提供了依据,添加单一的木聚糖酶对仔猪的养分消化率和生长性能没有改善作用,需与其他外源消化酶联合使用。 相似文献
55.
黑曲霉酸性蛋白酶酶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黑曲霉菌株ANS1产酸性蛋白酶基本酶学性质的研究表明:酸性蛋白酶适宜反应pH为2.5~4.0,在pH为3.5时,相对酶活力最高;适宜温度为40~50℃,在45℃时,相对酶活力最高;酸性蛋白酶有着较好的热稳定性,曲酶粉在80℃保温5min保留51.4%的相对酶活力,液态酶在80℃恒温水浴中保温60s保留54.6%的相对酶活力,曲酶粉较液态酶有着更好的抗热性;金属离子对酸性蛋白酶活力有一定的影响,在5.0mmol/L的浓度下,Mn2 和Cu2 对酸性蛋白酶有较强的激活作用,Fe3 对该酶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6.
贵州喀斯特地区侵蚀性次降雨产流产沙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喀斯特地区侵蚀性次降雨与产流产沙特征,选取贵州省关岭县蚂蝗田小流域坡面径流小区监测资料,采用经验频率统计法、快速聚类和判别聚类法、降雨侵蚀力简易计算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9月为侵蚀降雨主要集中月份,占侵蚀降雨总量9808%,占降雨总量4883%,6月是侵蚀降雨最多的月份;喀斯特地区侵蚀性次降雨雨量和雨强标准为1449mm和151mm/h;侵蚀性次降雨划分为A (大雨量、长历时、小雨强、低频率)、B (小雨量、短历时、大雨强、高频率)、C (中雨量、中历时、中雨强、高频率) 3种降雨类型;B类型的产流产沙能力远大于A、C,是喀斯特地区最易产流产沙的降雨类型;次降雨侵蚀力R的计算公式中将PI30替换为PI后,更能反映喀斯特地区侵蚀性次降雨产沙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