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篇
  7篇
综合类   31篇
农作物   25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袁小珍  杨波  刘洁  付唯  付强  付雄  刘兴义  李耘 《中国种业》2024,(6):176-178,182
玉龙优 1611 是用香型优质不育系玉龙 1A 与香型抗稻瘟病恢复系泸恢 1611 杂交配组选育而成的中籼迟熟组合,在3 年试验中产量表现稳定,所有试验点 100% 增产。该组合米质优,抗性中,适宜绿色轻简化栽培;因不育系柱头外露率高、生活力强、授粉姿态好等特点,在杂交制种中易取得丰收,产量在 3000.00~3750.00kg/hm2。2021 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 20210038)。2022 年获得四川省“稻香杯”食用稻米品质特等奖,同年被中国农学会评选为中国农业农村重大科技新成果;2023 年入选四川省农业主导名录和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  相似文献   
32.
本文系统介绍了目前3D细胞培养技术的分类及培养手段,详细总结了该技术在毒性评价、组织工程学以及机理机制研究等方面研究及应用的最新进展,从农产品中污染物安全性评价迫切并优先切入的方向出发,对该技术可能应用的领域进行了展望和探讨。  相似文献   
33.
34.
本研究以lfl突变体作为观察材料,在表型观察的基础上,进一步对lfl突变表型分类,并以lfl与Ⅱ-32A杂交得到的F2代作为定位群体,进行了遗传连锁分析.结果表明,LFL基因位于第4染色体上SSR标记RM17349与RM17411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0.19和1.27 cM.综合表型及定位分析可以判断出,lfl是一个新的水稻花器官突变体,此研究对进一步了解水稻花器官发育调控模式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5.
谢戎  黄富  李耘  吴丽君  刘兴义 《作物学报》2004,30(4):382-387
比较了水稻早熟恢复系402的体细胞无性系及其杂种F1的粒形及碾米品质的变异特点。结果表明,R3株系与供体亲本籽粒间及体细胞组培杂种R1F2与亲本杂种F2籽粒间米质性状的总体差异达极显著水平。R3的粒宽、粒厚、糙米率、精米率倾小值变异;R1F2的粒长、长/宽比、长/厚比及整精米率等指标倾大值变异。R3代的糙米率及精米率与整  相似文献   
36.
冷战后,世界和平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主题和趋势。而此时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事件频频爆发,由此导致公众健康受到威胁,国际农产品贸易争端凸现以及社会政治问题矛盾激化等促使了农产  相似文献   
37.
以秦岭石蝴蝶(Petrocosmea qinlingensis)幼嫩叶片为试材,采用离体组织培养方法,研究了外植体消毒、初代培养、愈伤组织继代分化、不定芽增殖、生根炼苗对秦岭石蝴蝶离体再生的影响,以期为建立秦岭石蝴蝶组织培养快繁体系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0.1%氯化汞处理2 min+无菌水洗涤7~8次为最适灭菌方法;最适愈伤组织诱导与继代培养基为MS+2.0 mg·L-1 IBA;愈伤组织分化的合适培养基为MS+0.1 mg·L-1 6-BA+0.2 mg·L-1 NAA+0.1 mg·L-1 IBA;正交实验结果表明MS+0.1 mg·L-1 6-BA+0.1 mg·L-1 IBA+0.1 mg·L-1 ZT为最适增殖培养基,最大增殖系数达14.06;最适生根炼苗条件为珍珠岩、蛭石和泥炭(2∶1∶1)基质+MS营养液1 mL+200 mg·L-1 IBA 0.5 mL。  相似文献   
38.
采用包括遗传主效和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的遗传模型和统计方法,以7个籼型不育系与4个籼型、1个籼粳交偏籼型及1个籼粳交偏粳型恢复系按NCⅡ交配设计配制42个组合2个播期资料,分析各类杂交稻不同生育期干物质累积的基因效应.结果表明,抽穗期及成熟期营养器官干重、成熟期穗干重和总干重均由基因加性、显性、加性×环境互作及显性×环境互作效应共同控制,抽穗期穗干重仅由基因加性效应和显性×环境互作效应控制,组合间抽穗期总干重的遗传差异不显著.除茎干重外,其余干重性状总狭义遗传力(h2N+h2NE)有随生育进程逐渐提高趋势,成熟期总狭义遗传力排序为叶干重(57.39%)>鞘干重(52.25%)>成熟期总干重(45.51%)>茎干重(42.84%)>穗干重(23.72%).  相似文献   
39.
本文基于风险综合防控角度,介绍了风险控制环节如何削除农产品中真菌毒素的相关技术及其应用现状,其中包括传统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学法,以及目前国内外相对前沿的技术动态,为我国农产品中真菌毒素控制策略制定及其技术研发应用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0.
采和世代平均数分析的多元回归法,对HR195抽穗期的优势表现及基因效庆进行了分析,同时探讨了HR195对杂交一代抽期的作用及其遗传机理。结果表明,HR195抽期表现为迟熟不完全显性,并受到离上熟基因的影响。在同早熟亲本杂交时,要交一代抽期以加性效中优势,同时受到较大的显性效应和上位性效应作用,使F1代略偏向晚期亲本。而同迟熟亲本杂交,F1代抽期以显性效应占绝对优势,同时受到一定的加性效 上位性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