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9篇
林业   14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44篇
  12篇
综合类   173篇
农作物   32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73篇
园艺   32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01.
目的观察过敏性紫癜患儿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水平变化与紫癜性肾炎的关系。方法对过敏性紫癜合并紫癜性肾炎36例(观察组)及29例无合并紫癜性肾炎的过敏性紫癜患儿(对照组)急性期及恢复期的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水平进行检测并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急性期的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水平明显高于恢复期及对照组(P〈0.01);观察组恢复期的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对照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水平于急性期和恢复期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水平参与过敏性紫癜肾脏损害的过程,过敏性紫癜治疗过程中联合抗凝抗血小板治疗有可能防止或减轻过敏性紫癜患儿并发紫癜性肾炎。  相似文献   
402.
限水灌溉对强筋小麦子粒淀粉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小麦全生育期遮雨条件下 ,研究了限水灌溉对强筋小麦子粒淀粉及其组分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 ,总淀粉产量、支链淀粉产量和子粒产量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 ,超过一定灌水量后产量降低 ,直链淀粉产量随灌水量的增加逐渐增加。淀粉及其组分积累量呈“S”形曲线 ,直链淀粉比支链淀粉积累慢 ,积累速率峰值出现在花后 2 0 d和 30 d。与对照相比 ,灌水降低了灌浆期支链淀粉、总淀粉积累量和积累速率 ,对直链淀粉积累量和积累速率有增加趋势 ,但淀粉量的积累与灌水次数关系不明显 ,而花后增加灌水增加了后期淀粉及其组分积累速率 ,降低了直 /支比值  相似文献   
403.
本实验室前期制备了1株分泌针对猪瘟病毒(CSFV)E2蛋白鼠源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6E10,并验证其可特异性识别CSFV E2蛋白。由于杂交瘤细胞不稳定且不易储存,本研究将6E10抗体的轻、重链可变区基因和猪源抗体的恒定区基因融合并克隆至慢病毒表达载体pFUGW,分别构建了携带Strep标签的重组猪源化抗体轻、重链基因的慢病毒质粒pFU-p6E10-LC-Strep和pFU-p6E10-HC-Strep,进一步制备了慢病毒Lenti-p6E10-LC-Strep和Lenti-p6E10-HC-Strep,将二者共转导至HEK293S悬浮细胞,成功表达并纯化了重组猪源单克隆抗体6E10(p6E10)。经ELISA试验及Western blot证实,p6E10抗体能特异性识别E2蛋白。中和试验结果显示,p6E10抗体可以中和CSFV石门株。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获得了针对CSFV E2蛋白的重组猪源化单克隆抗体p6E10,为深入研究CSFV E2蛋白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开发新型诊断制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04.
社区为基础的自然资源管理(CBNRM)正在国际上成为自然资源管理和利用研究的趋势性的方法或分析路径.本文从CBNRM的含义、产生背景、实施优势、分析的概念框架、实施的主要经验和面临的挑战等方面总结了主要的研究和实践进展.文章特别概括了CBRNM中资源权属和获得途径、社区集体行动能力、生计空间和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伙伴关系等方面的问题和挑战.最后,文章综述了CBNRM在中国实践中的挑战,包括政府分权、对社区的财政支持、资源的权属安排、社区能力建设以及促进参与等.  相似文献   
405.
对比分析生茸期公鹿尾、生茸期母鹿尾、发情期公鹿尾和发情期母鹿尾7类化学成分差异,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快速定氮仪、气相色谱同采收时期和性别的鹿尾中核苷、粗蛋白、水解氨基酸、脂肪酸、激素、无机元素和总多糖含量。结果发现,核苷含量分别为3.69 g/kg、4.00 g/kg、4.02 g/kg和3.77 g/kg,各组间无显著差异。粗蛋白含量为发情期母鹿尾(77.00%)>生茸期母鹿尾(75.10%)>发情期公鹿尾(74.40%)>生茸期公鹿尾(73.4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水解氨基酸含量分别为53.71%、60.36%、49.16%和54.11%,各组间无显著差异。脂肪酸含量为生茸期公鹿尾(19.10 g/kg)>发情期公鹿尾(7.79 g/kg)和生茸期母鹿尾(7.51 g/kg)>发情期母鹿尾(3.11 g/kg)(P <0.01)。激素含量为发情期母鹿尾(100.23 ng/g)>发情期公鹿尾(92.41 ng/g)>生茸期母鹿尾(35.38 ng/g)>生茸期公鹿尾(28.89 ng/g),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无...  相似文献   
406.
在园龄为11、25、40年和63年的延边苹果梨园挖掘土壤剖面,以0~20、20~40、40~60 cm 3个层次土壤为试材,采用改进的Bowman-Cole方法,研究了土壤有机磷随园龄、土层和季节的变化规律,以期为果园土壤磷循环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随着园龄的增加,土壤的活性、中活性、中稳性、高稳性及总提取有机磷均有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11年果园含量最低,25年果园含量最高。随着土层深度加深,土壤的活性和中稳性有机磷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中活性和高稳性及总提取有机磷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随着春夏秋季节更替,土壤的活性、高稳性有机磷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中活性有机磷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而中稳性有机磷与中活性有机磷相反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最后总提取有机磷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但夏季和秋季无显著性差异。中活性有机磷是苹果梨园的主要有机磷形态,其次是高稳性有机磷。  相似文献   
407.
土壤水分是量度干旱程度最重要的指标,如何对其有效监测与预警一直是各界致力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基于Suomi NPP/VIIRS数据的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归一化植被水分指数NDWI、植被状况指数VCI,分别构建了青海省东部农业区3种土壤水分监测模型,利用连续的野外定点观测数据及生态站点观测数据进行模型检验,并在2017年夏旱过程进行了应用检验。结果表明:2012—2016年模型回代检验中,TVDI指数模型表现最优(RMSE为4.4%),其次为VCI指数模型(RMSE为4.7%),NDWI指数模型表现最差(RMSE为5.2%);2018—2020年夏季互助遥感检验场定点观测检验中,TVDI指数模型表现最好(RMSE为3.8%),VCI指数模型次之(RMSE为5.0%),NDWI指数模型表现最差(RMSE为8.8%);2017年夏季干旱过程中,TVDI指数模型反演的旱情发展过程及分布范围与实际旱情情况相符,而NDWI指数模型反演的旱情分布范围明显偏小,VCI指数模型甚至不能反映旱情缓解、解除期的变化。  相似文献   
408.
为提高基质包装自动化程度、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试制了一种小型基质自动包装机。机器可通过PLC可编程控制器控制多台步进电机进行工作,集基质搅拌、定量装填、成型制袋、热封切断等功能为一体,可实现基质包装全程自动化。同时,重点阐述和分析了包装机的关键工作部件设计和工作原理,完成样机试制并进行了包装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整机结构设计合理,运行平稳,包装效果良好,包装速度为42袋/h,包装成功率为98.6%,包装优质率为93.2%,作业质量达到预期设计目标。机器的设计为基质全自动化包装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09.
[目的]探讨滇东岩溶断陷盆地植被恢复对改善浅层裂隙土壤理化性质及增强土壤抗剪强度的影响,为减缓土壤漏失,有效遏制该区石漠化态势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土壤团聚体湿筛、土壤抗剪试验等方法,分析云南松次生林、小铁仔灌丛裂隙土壤基本性质、土壤抗剪性能的垂直变化特征.[结果]①植被恢复能改善裂隙土壤理化性质...  相似文献   
410.
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ERS)是细胞为应对内质网腔内错误折叠与未折叠蛋白聚集以及钙离子平衡紊乱等状况,而激活未折叠蛋白反应(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 UPR)、内质网过载反应和Caspase-12介导的凋亡通路等信号途径的反应过程,是细胞的一种保护性应激行为。ERS主要通过激活细胞内UPR,促进内质网正常功能的恢复。在病毒感染过程中,病毒会“劫持”细胞内质网合成大量病毒蛋白,加之细胞自身蛋白合成的需求,内质网中蛋白质合成超出了细胞的正常处理范围,造成大量未折叠或者错误折叠蛋白的积聚,接着诱导ERS和激活UPR。ERS作为细胞的一种保护性应激反应,在机体抗病毒感染和调节天然免疫反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对ERS的产生及功能、ERS与天然免疫信号通路的交互调控以及ERS诱导的细胞凋亡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抗病毒策略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