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28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16篇
  21篇
综合类   159篇
农作物   29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0 毫秒
311.
为优选出党参的产地加工方法,以多糖、党参炔苷、醇溶性浸出物和水溶性浸出物为考察指标,采用综合评分法对党参产地加工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清洗、白矾浸润、干燥、失重发汗方式及揉搓次数均对党参主要化学成分有显著影响。其中,清洗以1倍水量抢水清洗为佳、白矾浸润以1%用量浸润5min最佳、干燥以阴干法最佳、发汗方式以晾晒至失重60%发汗3d最佳、揉搓次数以1次最佳,其综合评分分别为0.797分、0.522分、0.700分、0.692分和0.601分。  相似文献   
31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基施缓释尿素占总氮量20%,50%和100%对棉田土壤无机氮分布、积累以及棉花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及农田氮素平衡的影响,明确缓释尿素能否在滴灌棉花上施用,并探讨其施用的适宜基施比例。结果表明,施用缓释尿素可显著提高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其中各缓释尿素处理的土壤硝态氮含量较不施氮处理分别提高189.27%、195.58%和112.70%。施肥处理土壤无机氮积累量均表现为富集现象,不施氮处理则表现为负积累效应。土壤无机氮含量随基施比例的增加而降低,而土壤氮素表观损失量和氮素盈余量随基施比例的增大均为先降后增的趋势。棉花产量、氮肥利用率和农学效率均随缓释尿素基施比例的增大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缓释尿素是通过增加棉花单株结铃数或单铃重来实现增产的。综上,本试验条件下,缓释尿素占总氮量50%作基肥的滴灌棉花产量及氮肥利用率较高,土壤氮素表观损失量较低。  相似文献   
313.
[目的]分离、鉴定广西南宁葡萄园中引发巨峰葡萄果实溢糖性霉斑的病原菌,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5点采样法在发病葡萄园区进行溢糖性霉斑发病情况调查和症状观察;随机选择100个具有典型形态特征的单一霉斑,挑取病原菌孢子进行菌株分离和纯化培养,根据柯赫氏法则分别验证其形成霉斑的致病力,并通过形态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手段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被调查葡萄园中,2015年冬季果、2016年夏季和冬季果的葡萄果实溢糖性霉斑发病率分别达86.00%、87.32%和89.33%,发病指数分别为52.80、62.40和58.27.从100个霉斑样本中分离获得的优势菌株均具有相似的菌落形态,随机选取其中8株菌株进行验证,结果发现8株菌株均具有形成霉斑的致病力.根据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确认分离所得的病原菌为橘青霉(Penicillium citrinum).[结论]橘青霉(P. citrinum)是引起广西南宁巨峰葡萄果实溢糖性霉斑的病原菌之一,当前应从栽培技术入手做好综合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314.
无资料地区渠系建设的设计洪水计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农业是灌溉农业,渠系建设在农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新疆地域广大,水文站网测站稀疏,特别是小河流和洪沟一般均无水文测站;因此,当渠系建设必须穿越无资料的小河流和洪沟时,经常会遇到设计洪水计算无资料的问题,如何在无资料情况下进行设计洪水计算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以阿克苏河流域库玛拉干河为例,采用了洪峰模数法、推理公式法、地区综合经验公式法,探讨了渠道穿越无资料的7个大的洪沟时的设计洪水计算。通过比较,结果表明地区综合经验公式法具有资料的可靠性、地区实用性、可操作性,适合于无资料地区洪沟设计洪水计算。  相似文献   
315.
CRISPR/Cas9介导的基因组编辑技术已经逐渐成熟并在多种植物中得到成功应用,促进了基因功能的研究。小麦籽粒硬度是决定小麦加工品质的重要性状,Pinb是控制籽粒硬度的关键基因之一。本研究以小麦Pinb基因为对象,联合采用常规PCR和Golden Gate cloning技术,构建了包含小麦Pinb基因启动子区双靶点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载体。将重组载体转入小麦原生质体中进行sgRNA活性的检测,在两个靶点位置均发生了突变,编辑效率分别为4. 57%和4. 37%,基因编辑类型包括碱基替换和碱基缺失。该研究为在小麦中实现Pinb基因的定点突变奠定了基础,对其功能研究和小麦品质改良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16.
为明确小麦材料中抗旱相关基因的组成,利用已报道的29个标记(11个新转化的KASP标记以及已报道的18个KASP 标记),对16份抗旱小麦品种和15份高产小麦品种进行KASP检测。结果表明,多数基因位点在抗旱小麦品种和高产小麦品种间的优异等位基因数目无明显差别;TaPYL1-1BWcor14-2BTaSRL1-4ATaSnRK2.3-1AQTDW.caas-6BL位点的优异等位基因在旱地品种中占比较高,而TaWRKY51-2BTaSnRK2.4-3A位点的优异等位基因仅存在于抗旱品种中,前者的供体材料为晋麦47、晋麦92和晋麦101,后者的供体材料为济麦379。  相似文献   
317.
综合干旱指数构建及其在不同草原类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干旱指数是评估旱情等级、制定防旱减灾对策的重要指标。该研究从干旱发生的物理机制出发,基于CRITIC(Criteria Importance Through Inter-criteria Correlation)客观赋权法,综合考虑气象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tandard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SPEI)、植被供水指数(Vegetation Supply Water Index,VSWI)和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指数(Solar-induce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SIF)在干旱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构建融合多源信息的综合干旱指数,探究其在不同草原类型干旱中的适用性和敏感性,进而分析干旱的时空分布及演化特征。结果表明:综合干旱指数既能敏锐捕捉气象干旱的早期开始,亦能从水文和牧业干旱角度综合反映旱情的持续过程和时间,相比单一干旱指数,具有综合表征多尺度干旱演化特征的优势;2007—2018年,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干旱频率呈波动中下降趋势,干旱强度主要以轻中旱为主,重旱及以上干旱集中在春秋两季;空间分布上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呈现荒漠草原典型草原草甸草原,典型草原中北部旱情严重的特征。该研究对蒙古高原不同草原类型干旱事件精准监测及旱灾防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18.
为研究青稞白酒糟醅粗提物的抑草活性。采用超冷浸提法制备青稞白酒糟醅粗提物,种子萌发和室内盆栽的方法测定粗提物的抑草活性,硫代巴比妥酸(TBA)、丙酮浸提等方法测定优势杂草的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当青稞白酒糟醅粗提物质量浓度为100mg/mL时,对单子叶和双子叶杂草幼苗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100%和80%。安全性评价显示,青稞白酒糟醅粗提物对油菜、蚕豆、豌豆风险高,对春小麦安全。当粗提物质量浓度为200mg/mL时,对麦田优势杂草野燕麦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使野燕麦叶片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319.
淮北平原砂姜黑土玉米产量与土壤性质的区域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淮北平原作为调查区域,对砂姜黑土区48个样点的玉米产量及0~20 cm耕层土壤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涡阳县东、西部,蒙城县南部和怀远县北部,玉米产量多在8.7t/hm~2以上,土壤容重较小;而在蒙城县北部,玉米产量多在7t/hm~2以下,土壤容重最大,平均达到1.6g/cm~3以上。涡阳县土壤有机碳含量最高,平均值达到15.4g/kg,较怀远县和蒙城县分别增加了28.3%和55.9%。土壤全量养分和速效养分随玉米产量等级变化不明显。相关性分析表明:玉米产量与耕层土壤穿透阻力(r=–0.348,P0.05)、土壤容重(r=–0.484, P0.01)呈负相关,而与土壤有机碳(r=0.421, P0.01)呈正相关。因此,土壤物理性质与土壤有机碳是影响该区玉米产量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320.
本研究以柑橘多酚和果蔬汁为主要原材料,辅以稳定剂、护色剂和甜味剂等,首先进行单因素优化实验。然后,基于单因素实验的结果,进行响应面优化实验以确定柑橘多酚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结果显示,加入柑橘多酚0.14%、赤藓糖醇3.07%、枣汁45.87%、稳定剂0.33%(羧甲基纤维素钠:结冷胶=1:1)时,可制作出口感、色泽、香味及营养最佳的柑橘多酚复合饮料。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发保健复合饮料提供试验基础,为柑橘深加工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