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14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26篇
  21篇
综合类   74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54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互联网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也是一个丰富的知识库。针对农作物小样本引起的过拟合问题,本研究引入了知识迁移和深度学习的方法,采用互联网公开的ImageNet图像大数据集和PlantVillage植物病害公共数据集,以实验室的黄瓜和水稻病害数据集AES-IMAGE为对象开展相关的研究与试验。首先将批归一化算法应用于卷积神经网络CNN中的AlexNet和VGG模型,改善网络的过拟合问题;再利用PlantVillage植物病害数据集得到预训练模型,在改进的网络模型AlexNet和VGG模型上用AES-IMAGE对预训练模型参数调整后进行病害识别。最后,使用瓶颈层特征提取的迁移学习方法,利用ImageNet大数据集训练出的网络参数,将Inception-v3和Mobilenet模型作为特征提取器,进行黄瓜和水稻病害特征提取。本研究结合试验结果探讨了适用于农作物病害识别问题的最佳网络和对应的迁移策略,表明使用VGG网络参数微调的策略可获得的最高准确率为98.33%,使用Mobilenet瓶颈层特征提取的策略可获得96.8%的验证准确率。证明CNN结合迁移学习可以利用充分网络资源来克服大样本难以获取的问题,提高农作物病害识别效率。  相似文献   
132.
以2种生草方式土壤和2种施用有机肥方式土壤为试材,测定4种土壤的pH、有机质、养分、主要盐分离子、阳离子交换量、交换性钙、交换性镁等指标含量。结果表明,施用牛粪(20~40 cm)含有营养物质最多;自然生草土壤pH最高,种毛叶苕子在提高土层养分方面比自然生草具有优势;牛粪比菇渣更适合作为基肥施用,种毛叶苕子对养分的提高效果优于自然生草。  相似文献   
133.
猕猴桃品种对细菌性溃疡病的抗性机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安徽省猕猴桃主栽品种金魁(高抗)、早鲜(中抗)、魁蜜(抗病)、华美2号(感病)、秦美(中感)和金丰(高感)对细菌性溃疡病的抗性机制.结果表明:形态结构抗性方面,感病品种的皮孔密度和长度及气孔密度、长度和宽度都明显高于抗病品种,抗、感品种间皮孔、气孔的排列方式也存在一定差异.相关分析表明,皮孔密度和长度及气孔密度、长度和宽度与品种发病率都有较高的相关性,尤其以皮孔长度和气孔长度相关性最高,r分别为0.9278和0.9794;生理生化抗性方面,品种未感染溃疡病菌前,芽中的POD酶活性与品种抗性存在规律性不强,一年生枝条、叶片中的POD酶活性与品种抗性有密切关系.品种感染溃疡病菌后,POD酶活性均升高,但抗病品种中酶活提高倍数高于感病品种.一年生枝条上病斑越大,POD酶活性越高.POD同工酶谱带表现出与酶活相一致的规律.  相似文献   
134.
通过对金佛山方竹的林分改造及丰产培育工程的实施,掌握了方竹的卫生状况、竹林结构对影响其生长的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为合理保护和扩大方竹这一珍稀竹类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对提高林副产品利用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5.
韩明兴  徐琨  廖宜涛  李淼  余锴 《农业机械学报》2024,55(1):396-408,418
针对传统以液压驱动或纯电驱动的履带式农机装备功耗大、系统响应慢、电池续航短、功率扭矩输出不足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高效液电混动履带式行走底盘,集成了液压驱动和电驱动两套独立动力系统,双液压马达及双伺服电机的四轮驱动结构,可实现整机大扭矩输出,利于整机轻量化设计;通过伺服电机速度及力闭环控制,适应匹配底盘外负载的变化,可显著改善闭式液压驱动系统的动态输出特性,提高整机动态控制性能并降低工作能耗。基于AMESim与Matlab建立了电液混动系统的联合仿真模型,对比分析整机在平地直线行驶、山地爬坡、原地转向等不同工况的行驶动态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液电混合驱动履带底盘最大行驶速度可达1.1m/s,原地转弯时间最快为2.4s,最小转弯直径为150cm,可实现丘陵山地复杂地形转弯及调头;履带底盘直线行驶偏移率不大于3.3%;在相同工况下与液压驱动相比,液电混合动模式下整机能耗可减少9.3%,提高了整机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36.
大气氨(NH3)是PM2.5形成的重要前体物,明确和量化农田等排放源对大气NH3的贡献,是大气污染治理的基础。农田NH3挥发是大气NH3的重要来源之一,氮同位素自然丰度(δ15N)特征可以用来定量溯源大气NH3的来源,但目前对于农田土壤NH3挥发全过程δ15N值动态变化规律的研究比较缺乏,且农田土壤NH3挥发受土壤性质等不同因素的影响,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NH3挥发的δ15N值,进而影响溯源结果。旱地土壤NH3挥发在我国农田NH3挥发中占主导地位,本研究选取我国4个不同区域旱地土壤(辽宁北票、河南新乡、河北唐山、西藏林芝),添加尿素后在受控条件下采用海绵吸收法开展了为期15天的室内培养试验,通过化学转化法测定了不同区域土壤NH3挥发全过程δ15N值并观察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辽宁北票、河南新乡、河北唐山、西藏林芝的土壤NH3挥发过程δ15N值变化范围分别为-26.14‰~-5.57‰、-31.92‰~-26.31‰、-24.41‰~-3.11‰、-29.17‰~-2.20‰,均值分别为-21.74±1.89‰、-29.31±1.72‰、-19.82±2.04‰、-23.25±2.16‰。不同区域旱地土壤NH3挥发过程δ15N值的特征存在差异,新乡土壤的δ15N-NH3值持续升高,而北票、唐山和林芝土壤的δ15N-NH3值出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土壤性质、NH3挥发速率是影响NH3挥发δ15N值的主要因素,其中土壤pH、NH3挥发速率和累积损失量与δ15N-NH3值显著负相关;另外,同位素分馏效应对δ15N-NH3值也有一定的影响。本研究结果可为大气NH3的定量溯源提供更好的支撑。  相似文献   
137.
黄芪开沟覆膜露头农艺高产优势明显,但在实际生产中移栽环节主要依靠人工来完成,导致种植成本快速攀升,是制约根茎类中药材产业持续发展的“短板”。针对这一问题,设计槽轮式移栽机点苗机构和覆土机构2个关键部件。盛苗槽采用正反两个方向在沿槽轮圆周方向倾斜排列的方式,通过地轮带动槽轮转动,可实现盛苗槽内的黄芪种苗按照正确的姿态投置在苗沟之中,且满足种苗向苗沟内侧两边交替投置的农艺要求;覆土机构采用螺旋绞龙结构,这样有利于实现苗沟覆土厚度均匀一致,为苗沟回填后保持土壤的平整度提供保障。通过田间试验,样机出苗整齐、长势良好、单株茁壮,无漏苗现象。在综合效益方面,相比对照机具,项目样机可节约地膜用量52 kg/hm2,减少用工20人/hm2,移栽环节可节省支出2 000元/hm2,同时为秋季机械化挖掘收获作业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38.
外源硒对番茄采后成熟衰老的生理调控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番茄果实为试验材料,研究亚硒酸钠(Na_2SeO3_)处理对采后果实成熟衰老的影响,并通过测定果实外观品质、营养物质含量、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探讨其作用机理。结果显示,浓度为25 mg·L~(-1)的Na_2Se 3_溶液浸泡处理后,在贮藏期第4天,对照组番茄的L*值含量为硒处理组的87.9%;在贮藏期第6天,硒处理组果实的MDA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为对照组的54%和93%;在贮藏末期,果实硬度、可滴定酸、抗坏血酸(Vc)含量、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分别是对照组的1.24、1.26、1.12、1.67和1.61倍,说明硒可有效保持番茄的色泽、硬度等外观品质,抑制Vc、可滴定酸等营养物质含量的下降,延缓MDA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上升,提高CAT、POD活性。  相似文献   
139.
李淼 《中国畜牧业》2023,(7):99-100
<正>猪传染性胃肠炎(TgE)是生猪养殖业最常见的疫病之一,多会造成猪呕吐、腹泻,对仔猪危害严重甚至可导致仔猪死亡。防治猪传染性胃肠炎,要应用科学诊断、环境控制、加强免疫、药物治疗等配套防控措施,以提高防治效果,推动生猪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0.
贵州省遵义市竹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竹林的经济、社会、生态方面的作用和地位十分突出,通过对遵义市竹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提出遵义市竹产业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