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6篇
林业   29篇
农学   41篇
基础科学   74篇
  40篇
综合类   405篇
农作物   24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140篇
园艺   61篇
植物保护   3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51.
以湖南兴蔬种业有限公司培育的辣椒品种兴蔬208和湘西德润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有机肥为试材,研究了土壤强还原灭菌(RSD)对辣椒生长及根际微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栽培辣椒时采用RSD处理,土壤中有效氮含量在苗期和结果期分别较CK增加38.16%和5.29%,有效磷含量在苗期、开花期和结果期分别较CK增加22.82%、3.75%和4.14%,有效钾含量在苗期、开花期和结果期分别较CK增加54.65%、46.13%和46.16%;苗期、开花期和结果期的株高分别比CK增加35.62%、18.68%和4.27%,茎粗分别比CK增加19.07%、9.23%和5.12%;鲜椒产量为2 588.99 kg/667m2,比CK增产16.83%,果实中的维生素C、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分别较CK提高23.72%、4.48%和37.96%;RSD处理能有效提高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和功能,提高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效率,使辣椒植株对矿质养分的吸收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852.
【目的】探明干旱胁迫对紫薇品种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为鉴选耐旱紫薇品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睡美人、莎拉的最爱、纳齐兹3个紫薇典型品种为材料,采用持续干旱和梯度干旱(盆苗浇水量100%;浇水量75%,轻度干旱;浇水量50%,中度干旱;浇水量25%,重度干旱;浇水量0%,极度干旱)胁迫法进行处理,通过测定植株形态、盆苗日失水量、叶片含水量、复水成活率和叶绿素荧光等指标变化,对3个紫薇品种的耐旱性开展综合分析。【结果】持续干旱试验中,紫薇植株形态评分依次为睡美人>莎拉的最爱>纳齐兹;平均盆苗日失水量/水盘日蒸发量比值依次为睡美人<莎拉的最爱<纳齐兹;睡美人、莎拉的最爱复水成活率均为80%,纳齐兹为60%。梯度干旱试验中,紫薇品种植株形态得分、叶片含水量、最大荧光(Fm)、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均随干旱程度的加深而降低,初始荧光(F0)则随之增大,各指标变化幅度3个紫薇品种间表现为睡美人<莎拉的最爱<纳齐兹;睡美人盆苗浇水量0%处理、莎拉的最爱盆苗浇水量0%...  相似文献   
853.
为筛选防治番茄青枯病的优良生防菌株,本研究以弱化指数、胞外多糖含量和盆栽苗番茄发病率为指标确定20株经形态初步判定为无致病力的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 Tn5突变菌株的致病性,测定其在番茄根部的定殖数量,并于显微镜下观察其定殖特性。结果表明,供试的20株青枯雷尔氏菌无致病力突变菌株的弱化指数均大于0.75,胞外多糖含量介于1.59~16.68μg/mL之间,显著低于强致病力菌株FJAT-91,接种40 d番茄植株未出现青枯病症状;20株青枯雷尔氏菌无致病力突变菌株均能在番茄根部定殖,定殖数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菌株T659的定殖数量最大,定殖时间最长,分别为2.86×106CFU/g和35 d;透射电镜观察发现,青枯雷尔氏菌无致病力突变菌株T659从番茄植株根部表皮细胞中侵入,然后进入维管束厚壁细胞,并在维管束细胞中大量繁殖和定殖,但未引起番茄根部细胞结构病理变化。表明供试的青枯雷尔氏菌无致病力突变菌株T659的定殖能力最强,具有良好的生防潜力。  相似文献   
854.
鱼类肠道炎症性疾病的诱因复杂,在养殖生产环节反复暴发,给水产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建立成体斑马鱼肠道炎症模型,可以更好地为经济鱼类肠炎的发病机理研究及治疗药物筛选提供有力的试验平台。采用口腔和肛门2种灌注方式将质量分数5%的葡聚糖硫酸钠注入斑马鱼成体中,口腔灌注组的存活率略高于肛门灌注组,诱导后第3天鱼体恢复活力,此时病理分析显示,口腔灌注能诱导出轻度炎症,而肛门灌注能诱导出轻度和中度炎症,但口腔灌注操作更简单和高效。选择口腔灌注方式动态监测葡聚糖硫酸钠对成体斑马鱼肠道组织及髓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前肠和中肠对口腔灌注葡聚糖硫酸钠较为敏感,其在诱导后第1天和第3天均出现明显的肠壁局部增厚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现象,后肠相对迟缓,其肠壁厚度变化不明显,在诱导后第6天和第9天出现明显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和聚集。此外,黏膜层褶皱破损或脱落现象较为普遍,与葡聚糖硫酸钠诱导无关。肠道黏膜层杯状细胞数量对葡聚糖硫酸钠诱导有一定的应激反应,主要表现为诱导后的第1天和第3天,前肠、中肠和后肠的杯状细胞数量均明显增多并聚集于黏膜层表面,其变化趋势与肠道组织髓过氧化物酶活性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855.
陈燕 《浙江农业科学》2023,(6):1581-1584
针对当前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情况无法准确查明,没有可靠评价数据作为支撑的问题,引入GIS空间模型,开展对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的相关研究。通过对评价指标的选择,评价数据采集,基于GIS空间模型的评价模型构建与要素图层分离,标度设置与评价值计算,提出一套全新的评价方法。通过实例应用证明,新的评价方法能够实现对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情况的准确评价,且评价结果的可靠性系数明显高于对比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856.
【目的】通过研究平凉红牛的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质性状,深入挖掘平凉红牛的肉用特征和遗传特性,为平凉红牛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试验选取24头平凉红牛阉牛,经强度育肥180 d后屠宰,年龄在24—36月龄,对其体尺、屠宰性能、胴体指数进行测定,并选取其中3头的外脊和大黄瓜条进行肉质测定分析。【结果】经育肥后的成年平凉红牛体重、体高、十字部高、胸围、管围相较于2019年测定的22—28月龄的平凉红牛分别增长6.96%、4.61%、4.43%、4.28%、7.90%,体斜长减少3.52%;胴体重为(417.01±56.94)kg、净肉重为(372.48±54.60)kg、屠宰率为61.56%±1.86%、净肉率为54.92%±2.60%,相较于2010年测定的24月龄平凉红牛数据分别增长12.61%、19.16%、-1.91%、3.82%,肉骨比为8.65±2.00,相较于2012年测定的22—27月龄数据增长27.96%;此外高档肉块重(里脊、外脊、眼肉、上脑)为(51.59±7.92)kg,优质肉块重(臀肉、霖肉、米龙、大黄瓜条、小黄瓜条、辣椒条、肩肉)为(62.62±5.56)k...  相似文献   
857.
858.
推进农业生产信息直报系统建设是支撑我国农业向数字化转型发展的有效举措,也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基础。上海市浦东新区通过农业生产信息直报系统的建立和应用,建立了农业生产主体数据库,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实现了传统农业向数字农业转型。但在浦东新区农业生产信息直报系统的应用过程中,仍存在农业生产主体的填报积极性不高、填报不够规范和信息资源缺乏整合等问题,需通过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规范操作流程、加强数据整合来进一步推进浦东新区农业生产信息直报系统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59.
良种是肉牛业发展的关键和核心竞争力,而我国肉牛育种起步较晚,品种开发利用率低,繁育体系不完善,核心种源对外依存度高,产业可持续发展受到制约。以专用化肉牛新品种——华西牛培育为例,从华西牛培育历程,到华西牛繁育体系建设以及种牛推广模式进行了详细概述和分析,期望为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肉牛育种体系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60.
茎秆维管束对作物机械支撑和物质运输具有重要作用。为了高通量导出作物茎秆切片的维管束参数,本研究开发了基于Labelme标注图片和Python编程语言的方法“LabelmeP1.0”。利用该方法导出了92份高粱种质资源的茎秆维管束和区域相关的26个参数。通过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从中归纳了各区域面积以及和维管束数量、大小、位置、比例和密度相关的15个参数作为核心指标。研究还发现,高粱维管束性状和农艺学性状关系密切,维管束数目、密度与穗重、粒重和一级枝梗数正相关。进一步可将资源材料分为3类,分别为矮粗薄皮、种子少和维管束大而多的类Ⅰ,高个细茎、种子少和维管束少而稀的类Ⅱ,以及矮粗厚皮、种子多和维管束数多的类Ⅲ。本研究可为禾本科作物的茎秆解剖学结构参数研究提供技术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