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近年来在番茄生产过程中,由于栽培管理不当,无论果实和茎叶上,生理病害越来越多,这对番茄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都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2.
缘起营盘 2002年国庆节期间,我们参加了在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营盘圩乡召开的"中日江西营盘圩鸟类环志研讨会"。这是根据2001年4月东京会议确定的关于中日开展鸟类环志合作精神,开展的继"中日湖南屏风界鸟类环志研讨会"之后的第二次合作。此次活动是遂川县首度开展的鸟类环志工作,也是营盘圩乡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外事活动"。2003年9月中下旬,我们再次来到这个江西省海拔最高的  相似文献   
63.
[目的]研究广西各地的水稻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及其空间特征,为水稻生产与产业规划提供参考.[方法]以广西14个地级市为研究单元,利用规模比较优势指数模型测度其水稻规模比较优势指数,然后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ESDA)对其空间格局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整体上,广西平均水稻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在波动中呈下降趋势;在空间分布上,广西水稻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大致呈从东南往西北方向递减的特征,并表现出明显的高高聚集和低低聚集特征.[建议]加强政府宏观领导,突出地区农业发展比较优势;强化桂东南地区水稻主导产业,提高空间溢出效益;促进资源优势互补,加快产业空间集聚;加快特色农产品品牌培育,提高产业分工效益.  相似文献   
64.
通过原生质体融合或秋水仙素染色体加倍技术 ,构建成交配型位点基因纯合 (α/α)的二倍体 .对所获二倍体及其亲株的糖化酶酶活性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 ,这 3个非连锁的糖化酶等效异位基因表现出显著的剂量效应 ,应用中 3株纯合二倍体CIY187 14 (STA3/STA3) ,SFY5 5 (STA2 /STA2 )和CI12C 6 6 (STA1/STA1)菌株 ,其酶活性分别是其亲株的 2 4 4 ,2 31和 2 31倍 ,说明利用糖化酶基因的剂量效应可以获得高酶活性的糖化酵母新菌株  相似文献   
65.
<正>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养猪业发展迅速,养猪场规模不断扩大,在猪的品种改良、饲料配方以及饲养模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但生产力的大幅提高,并没有让养猪更轻松,相反,猪病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琢磨不透,甚至让人匪夷所思!怪事1:优质的疫苗打下去猪群的抗体滴度参差不齐,达不到足够的保护  相似文献   
66.
近几年,针对集体经济收入减少,且大部分村主要依靠上级转移支付的情况,"双代管"农村财务管理模式的弊端日益突出。随着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在县纪检委、农经站的牵头领导下,安阳县及时创新改革了农村财务管理模式。据统计,目前安阳县21个乡镇、608个行政村财务全部实行委托代理。  相似文献   
67.
茶枝柑(Citrus reticulata cv. chachiensis)在广东新会地区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其果皮可制作陈皮,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茶枝柑黄龙病(Citrus Huanglongbing, HLB)发生历史悠久,危害严重,而目前尚无对感染黄龙病的茶枝柑症状描述及病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CLas)分布的相关研究。本研究通过采集广东新会感染CLas茶枝柑枝条和果实,对感病的茶枝柑叶片及果实的典型症状进行观察,同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quantitative PCR,qPCR)分析CLas在茶枝柑枝条不同部位及果实橘络中的分布规律,为筛选高浓度CLas材料提供依据。观察发现感染CLas的茶枝柑叶片呈现斑驳黄化症状,新叶尤为严重;感染CLas的茶枝柑果实表现出典型的“红鼻子”果症状,果实畸形形状不对称,种子败育。病原定量分析表明,CLas在同一染病茶枝柑枝条中呈不均匀分布:果实中轴组织中的CLas含量最高,为(2 770 162.87±544 972.11)个,其次为橘络(2 721 335.84±528 77...  相似文献   
68.
近年来,由子囊菌亚门真菌网斑病菌(Pyrenophora teres)引起的大麦网斑病在我国大麦(Hordeum vulgare L.)主产区大面积发生并流行,导致大麦产量和品质下降。为探索大麦响应网斑菌侵染的分子机制,以抗网斑病种质材料BYT-CYA3(B)和敏感型材料美41/I(M)为研究对象,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RNA-Sep),分析了2个材料在接种网斑病菌后不同时间点的基因表达差异。结果表明,对比网斑病菌侵染后不同时间点的转录组测序数据,共鉴定出35 545个差异表达基因;网斑病侵染大麦3 h、6 h、12 h、24 h和72 h时,抗病材料与敏感型材料间富集到GO和KEGG途径的差异表达基因数目有明显区别;共获得435个网斑病菌侵染诱导表达基因;共筛选出182个主要参与过氧化物酶体(peroxisome)、代谢途径(metabolic pathways)、MAPK信号传导途径-植物(MAPK signaling pathway-plant)、植物-病原体相互作用(plant-pathogen)、植物激素信号转导(plant hormone signal transduction)、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biosynthesis of secondary metabolites)等生物学过程的差异表达基因,推测这些基因与大麦响应网斑病菌侵染有关。随机从中选取10个基因进行了荧光定量PCR检测,并对其转录组测序结果进行定量分析,发现荧光定量PCR结果与转录结果趋势一致。本试验从分子水平初步探索了大麦对网斑病菌侵染的响应机制,为深入研究抗病基因提供了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69.
 柑橘黄龙病是柑橘生产上最具毁灭性的病害之一,由目前还无法分离培养的候选韧皮部杆菌亚洲种(“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 CLas)引起的。早期研究表明CLas在染病柑橘植株内的分布并不均匀。为进一步探究CLas在染病枝条及果实内的空间分布规律,本研究以感染黄龙病的贡柑(带果实)枝条为材料,利用定量PCR(quantitative PCR, qPCR)分析同一枝条不同部位及果实橘络中的CLas浓度。结果表明,带果贡柑枝条不同部位的CLas分布不均匀且以果实橘络部位的CLas浓度最高(15 487.6 CLas cells/ng总DNA)。通过对同一橘络不同片段长度(每1.5 cm)中的CLas进行定量分析发现,同一橘络中的CLas同样呈不均匀分布(CLas个数范围:12 407~10 271 089)。此外,定量分析发现黄龙病引起的畸形果大小两侧橘络中的CLas浓度差异不显著。该结果可为探究CLas在柑橘枝条及果实中的转运规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0.
针对陕西西安厚畛子镇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提出适合当地重楼种植的管理技术,以期对广大种植户有所帮助,提高重楼的产量和品质,增加经济收入,为早日脱贫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