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7篇
  6篇
综合类   26篇
水产渔业   15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81.
以罗非鱼(Orochromis niloticus♀×0.aureus♂)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一氧化碳(CO)发色处理对鱼片背部暗色肉贮藏过程中色泽的影响。结果表明,CO发色处理可以明显提高鱼片的红绿色值(a^*),并影响贮藏过程中色泽变化,特别是表征鱼片色泽的a^*。冷藏初期发色鱼片a^*略有上升,而后缓慢下降,但未发色鱼片则始终呈缓慢下降的趋势,冻藏期间3种处理鱼片a^*均缓慢下降;发色鱼片冷藏期间保持鲜红色泽达13d,冻藏达半年。其他2项色泽指标亮度(L^*)和黄蓝色值(b^*)贮藏过程中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贮藏过程中a^*的变化情况与肌肉组织对CO的结合程度及稳定性密切相关,一般经CO发色处理的鱼片贮藏1~2d后鱼片的a^*会进一步提高,这在冷藏过程中表现尤为明显。CO发色处理对鱼肉中的色素成分肌红蛋白(Mb)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在某种程度上抑制或减缓了Mb氧化反应的发生,阻止高铁肌红蛋白(met—Mb)的生成。  相似文献   
182.
为探究不同生产工艺对腌干带鱼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实验采用电子鼻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对新鲜带鱼、传统和发酵腌干带鱼的风味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显示,电子鼻能对不同处理方式腌干带鱼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有效区分,第一主成分贡献率为96.44%,第二主成分贡献率为2.60%。采用HS-SPME-GC-MS法在新鲜带鱼、传统腌干带鱼和发酵腌干带鱼中分别检测出27、45和56种挥发性物质,醛类、醇类和酮类是构成腌干带鱼挥发性风味差异的主要化合物。研究表明,鱼肉的特征风味物质包括己醛、苯甲醛、辛醛、(E,E)-2,4-庚二烯醛、1-辛烯-3-醇、己醇、3-甲基丁醇、3-羟基-2-丁酮和三甲胺等。新鲜带鱼以鱼腥味和水果香味为主,传统腌干带鱼以脂肪味、蘑菇—泥土味和水果香味为主,而发酵腌干带鱼的奶油味、青草—脂肪味和水果香味更加浓郁,味觉分布更加均匀。  相似文献   
183.
响应曲面法优化麒麟菜卡拉胶碱处理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响应曲面法研究了碱液质量浓度、浸泡时间和浸泡温度对麒麟菜(Eucheuma)卡拉胶的凝胶强度和产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以碱液质量浓度、浸泡时间和浸泡温度为影响因素,以凝胶强度和产率为响应值建立二次回归方程,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到优化组合。结果显示,碱处理优化工艺参数为碱液质量浓度250g·L-1、浸泡时间3.5d和浸泡温度25℃,在此条件下提取的麒麟菜卡拉胶凝胶强度为721g·cm-2(质量浓度10g·L-1),产率为35.17%。  相似文献   
184.
麒麟菜膳食纤维对SD大鼠30天喂养实验和致畸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评价麒麟菜(Eucheuma)膳食纤维的食用安全性,按照中国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方法对SD大鼠进行了30d喂养和传统致畸实验。30d喂养实验,分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组,分别将麒麟菜膳食纤维用0%、1%、5%、10%的剂量添加于饲料中通过30d混饲方式给予受试物,实验期间观察其一般状况、体重、摄食量、食物利用率。第30天处死各组大鼠,对血液学指标、血清生化指标、器官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传统致畸实验,分阴性对照组和10%饲料添加量的剂量组,另设阳性对照组,以浓缩鱼肝油25mL/kgBW灌胃,实验期间按时检查孕鼠体重,实验末期取胎检查其外观、记录死、活胎数及骨骼和内脏的异常情况。结果表明,30d喂养实验中,动物生长正常,无一死亡或中毒症状,各项观察指标不随剂量的增大和受试时问的延长出现剂量反应关系;致畸实验中,孕鼠生长良好,胚胎发育正常,胎鼠异常率均在自然发生率范围内。因此,可认为麒麟菜膳食纤维无毒、无致畸作用,食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5.
咸鱼品质的质构与感官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为了探讨咸鱼品质的质构与感官评定的相关性,对其品质的感官评定结果与质构仪器分析结果进行了研究.以3种咸鱼,11个样品为研究对象,对其质构进行人工感官评价与质构仪(TPA模式)测定,对测定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11个样品的感官评价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TPA各个参数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对仪器质构测定结果与感官评定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仪器质构测定结果与感官评定结果之间有密切的相关性.其中,仪器测定的弹性参数与感官评价指标均具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398 ~0.859;而咀嚼性只与硬度具有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650;其他参数均存在不同的相关性(r=-0.355 ~0.829).对感官评价总分与仪器分析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硬度、咀嚼性与感官评价总分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 <0.05,R=0.974 ~0.994),内聚性、弹性、黏着性与感官评价总分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 <0.05,R=0.937~0.998).3种咸鱼品质的质构仪器分析值与感官评价值具有很好的相关性,为质构仪在咸鱼品质评价上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6.
酶制剂在水产品保鲜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颜伟  吴燕燕  李来好 《水产科学》2006,25(12):661-662
水产品具有低脂肪,高蛋白的特点,是人们摄取蛋白质的重要食物来源。但是由于水产品的组织柔软,蛋白质和水分含量高,非常容易腐烂变质,因此,必须加大水产品的保鲜工作。目前水产品的保鲜方法主要有低温保鲜,化学保鲜,气调保鲜,辐照保鲜,酶法保鲜等。  相似文献   
187.
内源酶辅助提取虾壳虾青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探讨了内源酶对虾青素提取效果的影响,并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样品中虾青素的质量浓度,研究了pH、温度和酶解时间这3个因素对虾青素提取效果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进行优化,以虾壳虾青素的萃取率作为评价提取效果的指标。结果表明,当酶解最佳工艺条件为pH 4.0,温度50℃,酶解时间1.5 h时,虾青素的萃取率最高,可达32.16μg.g-1湿虾壳,比直接超声提取提高28%。通过空白试验可知,外加脂肪酶对虾青素提取无促进作用,仅利用内源酶即可达到较好的提取效果,且经济节约。  相似文献   
188.
文章对发酵鳜鱼(Siniperca chuatsi)肌肉中的营养成分(蛋白质、氨基酸、脂肪、脂肪酸、矿物质元素等)和安全指标[挥发性盐基氮(T-VBN)、硫代巴比妥酸值(TBA)、亚硝酸盐、生物胺、重金属元素等]进行检测,以评价其营养成分和安全性。结果表明,经发酵后的两款鳜鱼中水分和粗蛋白含量均低于新鲜鳜鱼,灰分、粗脂肪、鲜味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和丙氨酸)、必需氨基酸、总不饱和脂肪酸、钠(Na)和钙(Ca)等含量均高于新鲜鳜鱼;两款发酵鳜鱼中氨基酸组成较为接近,其中1号发酵鳜鱼中灰分、粗脂肪、Na和Ca含量高于2号,而多不饱和脂肪酸和粗蛋白含量低于2号。在安全性方面,两款发酵鳜鱼重金属含量均未超标,TBA、T-VBN、亚硝酸盐和生物胺含量均高于新鲜鳜鱼;其中1号发酵鳜鱼中T-VBN和组胺含量高于2号,而TBA、亚硝酸盐和总生物胺含量低于2号。研究表明,发酵鳜鱼属于营养较全面且营养价值较高的发酵鱼制品,同时也需要进行品质控制以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89.
对马尾藻、江蓠和麒麟菜3种膳食纤维的常规成分和功能性进行分析,并采用小鼠及人体试验,对这3种藻类膳食纤维的某些毒理和生理功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这3种膳食纤维均属于无毒级,未发现致突变作用,食用安全,对便秘患者具有良好疗效,但效果不同,以麒麟菜膳食纤维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0.
4种海藻膳食纤维对Cd2+、Pb2+、Hg2+的吸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采用模拟胃和小肠环境进行体外实验,同时对大白鼠进行体内实验,研究了4种海藻膳食纤维对Cd2 、Pb2 、Hg2 的体内、体外清除效果,并与麦麸(Wheat bran)膳食纤维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在体外模拟实验中,4种海藻和麦麸膳食纤维对Cd2 、Pb2 、Hg2 的吸附效果与pH、纤维种类有关。在小肠环境下较胃环境吸附强烈,海带(Lamiraria japonica)吸附最强,其次为麒麟菜(Eucheuma)、麦麸和江蓠(Gracilaria),马尾藻(Sargassum)最差。各种膳食纤维对Pb2 吸附最强,对Hg2 最弱。(2)在动物体内实验中,各膳食纤维对大鼠体内重金属排出量(率)均显著大于空白对照组(P<0.05),各膳食纤维对重金属的排出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麒麟菜、海带、麦麸、江蓠、马尾藻。结论认为,海藻膳食纤维具有清除重金属的效果,因此在降低重金属对人体蓄积毒性方面具有应用价值。[中国水产科学,2007,14(1):132-13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