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10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6篇
  3篇
综合类   127篇
农作物   29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青梅标准化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长兴县青梅生长结果特性调查与观测,开展青梅生产管理关键技术的应用研究与推广,主要从园地选择、品种选用、科学施肥、土壤管理、花果调节、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标准化采收等方面对青梅标准化高效栽培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2.
豫西旱地小麦不同种植方式增产效应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在豫西旱地对小麦地膜覆盖、秸秆覆盖、沟播、平播(CK)等不同种植方式的增产效应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地膜覆盖、秸秆覆盖、沟播三种种植方式都有增温保墒的作用;地膜覆盖的增温作用主要表现在白天,秸秆覆盖、沟播的增温效应主要表现在夜晚;地膜覆盖、秸秆覆盖、沟播的保墒作用表现在小麦拔节前;地膜覆盖、秸秆覆盖、沟播可增加旱地小麦的次生根、分蘖、叶面积、穗数、穗粒数、粒重,能有效提高旱地小麦产量,其增产效应为秸秆覆盖>地膜覆盖>沟播>平播。与平播相比,前三者的增产幅度分别达17.8%、16.6%、12.0%。  相似文献   
143.
玉米籽粒灌浆、脱水速率的相关与通径分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试验选用9份自交系,按格列芬双列杂交方法Ⅱ设计,对玉米灌浆速率、脱水速率及其主要性状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单株产量与灌浆速率呈正相关:第Ⅲ期灌浆速率>第Ⅱ期灌浆速率>第Ⅰ期灌浆速率.灌浆速率与穗粒数、行粒数、穗长、百粒重、容重、穗粗、穗行数呈正相关.对产量正向直接通径系数:穗粒数>第Ⅲ期灌浆速率>出苗到抽丝日数>第Ⅰ期灌浆速率>百粒重>第Ⅱ期灌浆速率>灌浆持续期.自然脱水速率与穗轴脱水速率、苞叶脱水速率呈正相关,与包叶面积、苞叶含水量、籽粒宽、穗轴粗、籽粒长度、穗长、穗粗、行粒数、灌浆持续期呈负相关显著.对自然脱水速率直接通径系数正向值最大是苞叶脱水速率,负向值最大是苞叶含水量,其次是百粒重.  相似文献   
144.
以组成Ⅵ型分泌系统(T6SS)鞘结构蛋白Hcp和VgrG为研究对象,通过蛋白质序列同源性、进化特征及表达相关性的分析,以了解Hcp和VgrG共进化的特征及其在表达上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Hcp与其他T6SS结构基因共进化,但VgrG却有很大的随机性。1个细菌可能有多套T6SS,一般1个hcp基因对应1套系统。vgrG的数目变化很大,有的细菌只有1个vgrG基因,有的细菌却多达30个,且与有多少套T6SS没有多大的关系。进化分析表明:Hcp可分为14个类,种间的差异小于种内差异。VgrG在进化上可分为3大类,种间差异也小于种内差异。VgrG多样性可能与其识别并辅助不同效应因子转运有关。共进化分析显示VgrG与Hcp具有一定的共进化特性,可推测单个细菌中相互配对的VgrG与Hcp。表达分析显示,在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RS105中,几乎所有的vgrG都与hcp基因的表达正相关,说明在表达水平不能分析两者之间的进化关系,但可说明RS105中VgrG与Hcp功能的相关性。因此,VgrG与Hcp在进化和功能上具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5.
农大高诱1号对玉米不同种质类群诱导单倍体的效果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农大高诱1号对玉米不同种质类群S1代进行单倍体诱导,结果表明:不同种质类群平均单倍体诱导率为3.2%,不同类群间存在显著差异,对Lancaster群授粉所产生的群单倍体诱导率最高为4.6%,比Reid、唐四平头和旅大红骨类群诱导率高,达到5%显著水平,对热导地方种质群最低为1.8%,达到1%极显著水平。因此,最优诱导单倍体类群为Lancaster群。对5个基础种质群进行诱导,都表现为单倍体雌稳自然育性恢复较高,果穗结实株率平均达到92.9%。雄稳自然育性恢复极低,不同基因型材料诱导产生出的单倍体雄穗育性存在很大差异,5个基础种质群单倍体平均散粉率7.4%,旅大红骨和Lancaster群中诱导出的单倍体的散粉株率最高。获得的13个DH系在株高、散粉期和果穗特性等农艺性状表现一致,并且试配参加田间试验。  相似文献   
146.
鸡蛋营养价值丰富,是广大消费者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食材,市场因素大大促进蛋鸡养殖业的发展迅猛,带动一方经济。蛋鸡产蛋高峰期是创造经济价值的重要阶段,为此,养殖户了解此时期蛋鸡的生理特点,加强管理水平将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7.
真菌病毒是指寄生于各种真菌中的病毒,其中部分弱毒相关病毒可使寄主真菌致病力发生衰退,甚至导致病原群体致病力下降,是一种具有生防潜能的微生物资源.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spp.)可引起植物严重的炭疽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文章归纳总结了刺盘孢菌中真菌病毒的种类和特征:仅有9种刺盘孢菌中存在真菌病毒,且病毒基因组类型均为dsRNA;绝大部分病毒为直径25~50 nm的球状病毒颗粒,另有目前唯一一例线状真菌病毒;序列已知的6例刺盘孢菌病毒中有2例为双分病毒、2例为产黄青霉病毒、2例还未确定归类.通过分析病毒对寄主真菌的影响发现不同病毒对刺盘孢菌表型、生长、产孢和致病力等方面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但仅有2例为能使寄主致病力衰退的弱毒相关病毒.弱毒相关病毒的发现为植物炭疽病的生防研究提供了新契机,但由于存在真菌病毒数量不足、真菌病毒分离鉴定进展缓慢、真菌病毒传播效率低及病毒与刺盘孢菌间的互作研究不够深入等问题,刺盘孢菌应用于田间炭疽病的防治还有一定距离.针对上述问题,未来研究方向可从以下方面着手:采用宏转录组等技术鉴定和发掘更多的真菌病毒;通过遗传转化手段或挖掘可利用的化学物质或传播介体提高病毒的传播效率;建立刺盘孢菌遗传转化体系及病毒反向遗传转化系统、结合多组学手段深入研究病毒与寄主真菌互作,为刺盘孢菌的致病机理研究及真菌病毒的生防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8.
冬季出生的羔羊抗病力相对较强,更利于羊群繁殖、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但羔羊在冬季出生、生长也存在一定弊端,尤其冬季温度相对较低,对于羔羊来说也是十分关键的因素,文章就冬季羔羊饲养管理技术进行详细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9.
延安市园林植物主要病虫害调查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延安市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情况,于2010年3月至2014年11月期间,对延安市区园林绿地主要病虫害种类、发生时期、危害程度进行全面实地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主要害虫28种,其中食叶害虫15种,刺吸害虫10种,钻蛀害虫2种,软体动物1种,严重虫害占所查害虫的73%;主要病害14种,其中叶部病害11种,枝干病害3种,严重病害占所查病害的50%。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了重要病虫害发生的原因,针对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提出加强植物检疫和养护管理、合理布局植物品种、制定合理的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50.
导入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选育自交系及其杂交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选用8份导入热带、亚热带种质选育的自交系,每份自交系分别选2个测验种,采用对比法设计。结果表明:系14导入中甸二黄马/EVT5、墨黄9选系和Mo17、吉63组配的杂交种产量对照优势均为正值。其中系14导入墨黄9选系杂交种的对照优势分别为15.8%和14.5%。自330导入5-56、辐苏1号选系和Mo17、旅九的杂交种产量对照优势均为负值。B73导入5-56、辐苏1号选系和Mo17、黄早4的杂交种产量对照优势均为正值。5003导入5-50、4-6选系和Mo17、E28的杂交种,除5003导入5-50选系×E28的对照优势为正,其它3个组合均为负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