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41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7篇
  8篇
综合类   80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为提高黑龙江省春小麦的种植面积,回顾了黑龙江省小麦生产的历史状况和各个阶段面临的问题,结合当前黑龙江省所属"镰刀弯"非玉米种植适宜区、林业系统所属退耕还林区在农业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分析了恢复春小麦生产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结合国家"十三五"期间农业政策,建议黑龙江省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应充分重视恢复和发展春小麦生产。  相似文献   
162.
基于非线性混合模型的落叶松云冷杉林分断面积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金沟岭林场20块落叶松云冷杉样地为研究对象.首先选择传统的回归方法从4个常用的断面积模型中找出模拟精度最高的模型作为基础模型,利用基础模型及模拟数据构建非线性混合模型,考虑样地效应,采用SAS软件进行模拟,选择模型收敛及其对数似然值、AIC和BIC值最小的混合模型作为最优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上考虑断面积连续观测数据的时间序列相关性,并把间伐强度以哑变量形式考虑进去,再进行混合模型的模拟;最后,利用验证数据对混合模型方法与传统的非线性回归模拟方法进行精度比较.结果表明:林分密度指数作为自变量的Schumacher式的模拟精度最高,而考虑样地效应的混合模型模拟精度优于传统的回归模型方法;一阶自回归误差结构矩阵模型在解释断面积的时间序列相关性时不仅提高了混合模型的模拟精度,而且能够很好地表达连续观测数据问误差分布情况;同时考虑样地的随机效应、观测数据的时间序列相关性及间伐强度的混合模型模拟精度比传统的非线性回归方法模拟精度高.  相似文献   
163.
为了明确红花牛蒡长管蚜发生规律,并获得抗蚜种质和常用化学杀虫剂的药效,以167个红花种质作为试验材料,对红花牛蒡长管蚜发生规律、抗蚜能力、常用化学杀虫剂的药效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红花的整个生长季节都受到牛蒡长管蚜的危害,高峰期为盛花期到灌浆期。经鉴定,10份红花种质在盛花期表现出牛蒡长管蚜高抗,分别是新疆昌吉、新疆呼图壁、肯尼亚-xy017、印度-04、新疆伊犁-09、肯尼亚-xy016、新疆伊犁-06、新疆米泉、新疆伊犁-08和印度-02。药效试验表明复配药剂5[10%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1)]3 000倍液和复配药剂6[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1)]3 000倍液的牛蒡长管蚜防治效果均达到95%以上。本研究明确了牛蒡长管蚜发生规律,并筛选出抗牛蒡长管蚜红花种质和最佳化学杀虫剂,为红花牛蒡长管蚜的综合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4.
芝麻太空诱变效应及AFLP标记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太空环境对不同芝麻品种的诱变效应,以实践8号卫星搭载的豫芝11号、日本黑芝麻、郑芝D15、郑芝05N01、郑芝06ms198等5个芝麻品种为材料,分析了太空诱变对芝麻SP3与SP4世代农艺性状和抗性变异的影响,并对豫芝11号、日本黑芝麻及其诱变后代进行了AFLP分子标记检测.结果表明:不同芝麻品种经太空诱变后在叶型、蒴型、花色、生育期、株高、始蒴部位、黄稍尖、单株蒴数、千粒质量、产量和抗病性上均产生了变异,品种间突变类型及突变频率均存在差异,抗性性状有正向增加的趋势,但农艺性状负向突变较正向突变幅度大.与对照(未经太空诱变)相比,株高、始蒴部位、黄稍尖、单株蒴数、千粒质量、产量最高分别增加了53 cm,77 cm,16 cm,122个/株,0.53 g,478.54 kg/hm2,下降了36 cm,30 cm,19 cm,197个/株,0.64 g,1 013.81 kg/hm2;对豫芝11号和日本黑芝麻的SP4世代变异进行AFLP分子检测,豫芝11号39个诱变后代的遗传距离在0.128 8 ~0.488 5,72%的植株遗传距离在0.12 ~0.25,平均遗传距离为0.25,日本黑芝麻17个诱变后代的遗传距离在0.289 7~1.301 3,37.5%的植株遗传距离在0.178 3~0.4996,平均遗传距离为0.687 6.由此表明,太空诱变具有多方向性和随机性,芝麻不同品种对太空诱变的敏感性不同.  相似文献   
165.
经过 70 余年发展,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种业发展取得辉煌成效,种源保障能力和创新水平明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迈上新台阶,农业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三农”事业取得历史性发展成就。初步构建起以《种子法》《动物防疫法》《畜牧法》以及《刑法》《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为基本,配套的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度为补充,较为完整且具有中国特色的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法制体系。我国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成效显著,但囿于现代种业起步晚、产业化时间短,存在法制建设相对滞后、原始创新突破性品种不足等问题。据此提出我国种业应居安思危,构建良好的种业发展和种业知识产权保护社会环境,以促进种业知识产权保护高质量发展。其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建立依法治种、依法保护种业知识产权法制体系;其二是加大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鼓励培育种子和种畜禽重大突破性新品种。  相似文献   
166.
为明确芝麻纵向不同部位的开花结蒴规律和蒴果发育特性,以郑芝98N09为研究对象,于芝麻盛花期将其植株纵向划分为下部节位(8节位以下)、中部节位(9~20节位)和上部节位(20节位以上),调查了各部位的开花结蒴特性和蒴果发育情况。结果表明,随着节位的增加,郑芝98N09开花和结蒴数目呈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其中,在第15节位开花数目达最大值,为9.3朵/节;在第12节位结蒴数目达最大值,为4.2个/节位。不同部位结蒴能力比较,中部节位结蒴能力最高,开花结蒴率为45.1%;上部节位次之,为30.1%;下部节位仅为25.0%。中部蒴果的长度、宽度、鲜质量和籽粒的鲜质量、干质量以及果皮干质量均高于下部蒴果和上部蒴果;下、中、上部蒴果平均灌浆速率分别为0.003 5、0.004 4、0.003 0g/(蒴.d),表明在蒴果发育过程中光合物质优先供应中部蒴果。  相似文献   
167.
[目的]研究秋末迎春5号杨叶片生理指标变化,探讨叶片内各物质的变化规律及其之间的关系.[方法]在不同时间点采集杨树一年生叶片,测定光合色素、可溶性糖、黄酮和总酚含量.[结果]随气温降低,叶片中光合色素均呈下降趋势,叶绿素、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与温度变化呈极显著正相关;Car/Chl、Chla/Chlb比值上升,其中Car/Chl比值与温度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可溶性糖、黄酮和总酚含量均升高,前二者与温度变化呈强负相关,而总酚含量相关性不强.[结论]叶片中Car/Chl及Chla/Chlb比值的上升,可能是杨树叶片抗寒能力增强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8.
提高黄牛冷配受胎率的综合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多年基层工作经验,从发情鉴定、冻精解冻、输精等方面介绍了提高黄牛人工授精受胎率的综合技术,以期为同行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9.
水稻机插秧是水稻轻型栽培生产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具有省工、省时和节约成本等特点,受到了稻区种植户的一致认可。但近几年在苏北地区推广应用过程中发现,育苗播种时间、水稻品种、田间管理等对水稻产量和下茬作物种植的影响较大,丰县农机推广部门通过试验分析,提出如下建议。1选择适宜的育苗播种时间育苗播种时间是影响水稻机插秧成熟期和产量的重要因素。播种过早,苗龄过长,易出现老  相似文献   
170.
对用黑曲霉植酸酶基因构建的一株重组酵母E22所产植酸酶进行分离纯化并研究各种酶学性质,表明E22植酸酶分别在pH2.5~3.0和pH5.5左右具有2个最适pH峰,有活性pH范围为pH2.0~7.5,pH2.5时的最适温度为45℃左右、对植酸钠的Km值为0.0002mol/L、比活为493328.7u/mg、受Fe^2+抑制,pH5.5时的最适温度为55℃、对植酸钠的Km值为0.0001mol/L、比活为624376.2u/mg、受Ca^2+和Zn^2+抑制,85℃热处理10min酶活性保留70%,pH2.5下用胃蛋白酶、pH5.5下用胰蛋白酶处理6h后酶活均保留90%左右,分子量为61.7KD,等电点在4.5到5.0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