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29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4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枣新品种‘延川狗头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延川狗头枣’为鲜食、制干兼用中晚熟枣新品种。果实大、卵圆形或锥形,似狗头状。单果平均质量18.7 g,最大25.4 g;果肉细脆,汁液中多,味酸甜;鲜食、干制品质优良。适宜平均气温10—11l℃ 、降雨量500 mm左右的北方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2.
鲜食大枣保鲜贮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品种及采收时期 保鲜贮藏所用大枣品种都是鲜食品种及干鲜兼用品种,其耐贮性因不同的品种具有较大差异。一般来说,较晚成熟的品种比成熟早的品种耐贮藏,干鲜兼用品种比鲜食品种耐贮性好,抗裂果品种也较耐贮,而大果形品种不耐贮藏。在形态结构上,耐贮品种表皮蜡质层较为平滑,而不耐贮品种果皮有深度裂缝。不同品种的贮藏差异性都表现在贮藏后期,此时,不耐贮品种会迅速腐烂损失,因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枣(Ziziphus jujuba Mill.)和酸枣(Z.jujuba var.spinosa)叶脉序的关系,选用黄土高原丘陵枣区的枣(55个)、酸枣(28个)和过渡型(7个)共计90个样品,利用LEAF GUI叶脉序分析技术,测定了叶脉密度(VLA)、叶脉间距离(IVD)和节点数(Nodes)等14个指标,主成分分析选出8个枣叶脉序特征指标,研究了枣和酸枣叶脉序指标特点及特征。结果表明,在干旱、贫瘠生境中生长的酸枣,其叶脉间距离(0.094 mm)、网眼面积(2.84×10~(-4)mm~2)和节点数(17 823个)都显著低于黄土高原丘陵区枣园栽培条件下的枣(p0.05),而酸枣的叶脉密度(7.14 mm·mm~(-2))显著高于栽培条件下的枣,表现出很高的生态适应性。并且,枣叶脉序特征指标的变异系数范围(15.24%~74.69%)大于酸枣(20.37%~52.84%)。因此,枣和酸枣可以通过权衡叶脉序指标之间的关系,采取不同的适应策略。酸枣相比枣,更倾向于选择高叶脉密度、低网眼面积、低节点数的适应策略。对陕北样品聚类分析,在相似系数为1.8时,分为I、II两大类群;对黄土高原丘陵区的样品聚类分析,在1.69时,分为I、II两大类群,分别为酸枣和枣,过渡型在两个类群中都有。说明酸枣经过渡型向枣的演化,也说明叶脉序可以区分枣和酸枣。而栽培枣被分为4个类群,相似系数为1.29,种间结构较为复杂,是由长期的人工选择和营养繁殖模式所决定。  相似文献   
4.
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病害和裂纹的识别方法。在H分量图中,依据半干枣在病害和非病害区域色调值差异提取病害区域,以提取的病害区域与枣表面积的比作为阈值确定较高的病害面积识别精度,可正确识别的感兴趣病害面积为16.87mm2,占枣投影面积的3.3%。为进一步提高在该病害面积识别精度的正确率,依据已确定的病害面积比阈值,将病害面积比值二值化,结合红枣区域颜色特征值H的均值和均方差,用SVM方法建立枣病害的识别模型,训练集和测试集的识别正确率分别为9 5.7 7%和9 5.7 9%。在I分量图中,对红枣区域进行Otsu’s阈值分割、图像局部属性统计和形态学处理,提取裂纹二值图像,依据裂纹图像不变距方法建立裂纹识别模型,训练集和测试集的识别正确率分别为94.90%和94.55%。  相似文献   
5.
枣树不同发育期挥发物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枣树(Ziziphus jujuba)不同发育期的挥发物,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和GC-MS技术,研究了木枣(Z.jujubacvmuzao)幼叶期、花期和幼果期的挥发物。结果表明,3个时期挥发物成分有很大差异,分别为23、39、43种。3个时期特有的挥发物为3,7-二甲基-1,3,6-辛三烯(DTOT)、а-法呢烯和Z-3-己烯-1-醇酯,DTOT随着枣树发育逐渐减少,而а-法呢烯和Z-3-己烯-1-醇酯则逐渐增加。木枣挥发物浸提结果与SPME结果差异很大。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nip-ponensis)EAG测试表明,雌蛾对苹果和枣果的EAG反应极显著的高于雄蛾,雌、雄蛾对苹果的反应也极显著的高于枣果;雌蛾对苹果浸提液的反应极显著的高于枣果和枣叶,雄蛾则对枣叶浸提液的反应最高,并且雄蛾对3种浸提液的反应值均高于雌蛾。说明枣果、叶片及其浸提液对桃小食心虫成虫寄主选择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日本龟蜡蚧在枣树上的发生与危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6年8月 ̄1997年6月,在陕西大荔县八鱼乡西营村和蒲支县平路庙乡直杜村调查了日本龟蜡蚧在枣树上的分布与危害。结果表明,单叶幼虫数随枣树受害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单果重随枣树爱害程度的增加而减少,越冬雌虫的危害造成每股的抽吊数减少,吊长显著变短,每吊的刺树数减少,幼虫和雌成虫在树冠上的分布是阳面(南面)大于阴面(北面),其中树冠中部虫量分布的最多。  相似文献   
7.
阎良相枣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阎良区农林水利局科技人员从阎良区地方品种中选育出的优良制干枣品种 ,该品种于 2 0 0 1年 1 2月 1 3日通过陕西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审定 ,编号为 QL S0 36— J2 3。阎良相枣树姿直立 ,树势强盛 ,成枝力弱。干部树皮呈灰褐色 ,新生嫩枝由绿逐渐转为红色 ,木质化后呈红褐色。一年生枣头一般着生二次枝 1 0~ 1 4个 ,枣股寿命 1 0年以上。该品种结果稳定 ,丰产稳产 ,4~ 5年为初果期 ,6年后进入盛果期。在产地 4月上旬萌动 ,5月中旬展叶 ,6月上中旬为盛花期 ,9月中旬为脆熟期 ,1 0月上旬为完熟期。果实…  相似文献   
8.
大荔枣园土壤养分空间分布及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大荔县冬枣产区土壤肥力状况,采集了303个有代表性枣园土壤样品,测定了土壤pH、有机质、硝态N、铵态N、碱解N、有效P、速效K、有效Fe、有效Mn、有效Zn、有效Cu等指标,用ArcGIS软件绘制了土壤有机质和速效N、P、K的空间分布图,并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枣园土壤肥力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pH值在各个采样点间的变异性较小,其余土壤肥力指标都存在着较大的变异,并且偏度和峰度>0,属于右偏态尖峰型;整体来看,大荔枣园土壤pH偏碱性,碱解N含量较为丰富,有效P含量中等偏低,速效K含量极其丰富,有机质含量较为缺乏。空间分布规律表现为土壤碱解N、有机质规律一致,东北区域低、其他区域高;有效P含量北部高南部低;除东北部少数区域外,土壤速效K含量普遍达到丰富或极丰富水平。主成分分析显示,有机质、速效K、有效Fe和有效P是影响冬枣园土壤肥力最主要的因素,通过对各乡镇的综合得分均值进行比较,发现各乡镇土壤得分高低与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9.
陕西华山松病害调查及其发生概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调查了陕西华山松病害种类和发生程度,提出了病害名录,阐述了病害发生概况,并着重介绍了华山松赤枯病等7种病害的症状、病原和发生特点。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松黄叶蜂卵、幼虫在油松针叶上的数量变动规律和幼虫的种群动态 ;根据松黄叶蜂各虫期、虫态林间存活率和死亡率调查 ,推算出松黄叶蜂自然种群消减动态 ,提出了松黄叶蜂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