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69篇
农学   27篇
基础科学   25篇
  35篇
综合类   186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89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51.
间接ELISA检测鸭瘟抗体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应用提纯的鸭瘟病毒作为包被抗原建立间接ELISA方法,用于鸭瘟抗体的检测。试验结果表明,该法特异性强,与鸭病毒性肝炎(血清I型)、鸡新城疫病毒(Lasota株)和鸡减蛋综合征病毒等阳性血清不发生交叉反应,与血清中和试验的符合率为100%。该方法敏感、快速、准确性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大批量样品的检测,是一种适合于对鸭群进行免疫抗体水平检测简便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452.
薄板焊接是一种重要的焊接技术,焊接温度场分析是焊接数值模拟的重要内容.运用有限元方法对薄板焊接温度场进行数值计算,并分析焊接速度和焊接电流对温度场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焊接速度的增加,温度场最高温度降低,而随着焊接电流的增加,温度场最高温度升高.  相似文献   
453.
研究旨在实现逐旬省级和市级的大豆产量预报。利用黑龙江省大豆产量资料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结合各时段气象数据构建温度、降水、日照及综合气候适宜度模型,分析与相对气象产量相关性;构建基于气候适宜度指数的逐旬产量动态预报模型,对黑龙江省大豆产量进行动态预报。结果表明:(1)大豆年均单产空间上从南至北逐级递减,时间上呈年代际变化,各市县年均总产量差距显著,嫩江市大豆产量最高;(2)1995—2015年黑龙江省和嫩江市气候适宜度指数与其对应的大豆相对气象产量显著相关,构建的气候适宜度模型可以客观反映大豆各生长时段内气象条件情况;(3)1995—2015年模型回代检验平均准确率在80%以上,各时段趋势准确年份在12年以上,2017—2019年模型外推预报准确性均超过了85%。建立的产量预报模型可为黑龙江省大豆产量预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54.
土壤肥力对花生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影响花生品质的主要土壤肥力因子,量化主要影响因子的作用程度,为花生品质区划、优良品种的选育和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08年全国18个花生主产省的花生品质数据及其对应点的土壤数据为基础,通过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研究肥力因子对花生品质的影响。[结果]土壤全氮含量是影响花生蛋白质含量的主要因子,它们之间的关系为:Y=0.0001794X2+25.597;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影响花生脂肪含量的主要因子,它们之间的关系为:Y=0.162X1+43.317;同时土壤有机质也是影响花生油亚比的主要因子,它们之间的关系为Y=0.01504X1+0.954。[结论]不同肥力因子对花生品质的影响不同,改善花生品质应通过施用合适的配比肥料来实现。  相似文献   
455.
秸秆不同还田模式对玉米田温室气体排放和碳固定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为了探讨小麦秸秆不同还田模式对玉米田温室气体排放和碳固定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测定了秸秆不同还田方式下玉米生长季温室气体(CO2、N2O和CH4)的排放量和碳固定量,结果表明:秸秆不同还田模式对温室气体排放量影响不同,在玉米生长季,CO2和N2O累计排放量表现为秸秆过腹还田(CGS)>秸秆直接还田(CS)> 秸秆不还田(CK)> 秸秆-菌渣还田(CMS),CH4的累计吸收量表现为CGS >CK >CMS >CS,且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秸秆不同还田模式也影响土壤和植物的碳储量,耕层土壤有机碳储量表现为CGS> CMS> CS> CK,且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植株、籽粒的固碳量表现为CGS> CS> CMS> CK,但不同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和CK相比,在CS、CGS和CMS模式下,玉米田对全球变暖的减缓效应均增加,但增加量不同,表现为CGS> CMS> CS >CK,既秸秆过腹还田模式下玉米田对全球变暖的减缓效应最大,其次是秸秆-菌渣还田模式,之后是秸秆直接还田模式.在秸秆过腹还田模式下,玉米田对全球变暖的减缓效应为22 493.83 kg CO2·hm-2,分别比CK、CS和CMS模式下玉米田对全球变暖的减缓效应增加24.2%、 18.7%和 1.6%.从减缓全球变暖的角度,推荐秸秆过腹还田模式,该模式也有利于形成粮食-秸秆-饲料-牲畜-肥料-粮食的良性循环,实现农田的固碳、减排.  相似文献   
456.
花苜蓿中总异黄酮提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乙醇溶剂浸提,结合超声波辅助提取豆科牧草紫花苜蓿中的异黄酮。通过提取剂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得出苜蓿异黄酮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60%,料液比13∶5,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1.5h。在此最佳条件下苜蓿异黄酮的提取量为17.12mg·g-1,粗提物得率为26.15%,粗提物纯度为2.94%。  相似文献   
457.
[目的]从天然乳酸菌菌株中筛选出对甘薯淀粉分离起主要作用的菌种。[方法]利用MRS培养基从自然发酵的甘薯酸浆中分离出13株乳酸菌菌株,通过发酵试验筛选出1株分离效果良好的乳酸菌菌株,并对其进行初步鉴定。[结果]根据菌落形态、个体形态及生理生化反应结果,初步鉴定筛选出的沉淀淀粉能力较好的菌株为乳杆菌,表明乳杆菌菌体本身或由其产生的代谢产物对淀粉具有絮凝作用。从发酵液的乳酸菌总数、pH值来看,乳酸菌总数偏高的发酵液,pH值一般较低,分离效果也较好,表明分离效果与乳酸菌总数及酸浆的pH值有关。[结论]该研究为实现甘薯酸浆的人工发酵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58.
以研究交联淀粉微球(CSM)制备工艺和降解性能为目的,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分析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引发剂浓度、交联剂浓度对淀粉微球平均粒径的影响规律,用扫描电镜观测了样品形貌,用FT-I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In-Vitro消化模型,对不同粒径淀粉微球在人体内的降解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与制备的淀粉微球平均粒径大小呈负相关.微球平均粒径随引发剂用量和交联剂用量增加而减小,达到最小值后又不断增大;交联淀粉微球形态圆整,表面略显粗糙,粒度均匀.红外光谱在1539cm-1处出现N-H弯曲振动的吸收峰,微球中存在酰胺基结构;CSM在人工胃液中的消化率与降解时间几乎成线性关系,4h内的消化率低于15%,在人工小肠液中的降解分两个阶段,前60min速度较快,60min后CSM的消化速度明显减慢,5h后消化率低于50%;CSM在人工消化液中的消化速度与其直径呈反比.表明交联淀粉微球可被人体缓慢降解,具有应用于药物缓释、靶向给药和栓塞治疗的前景.  相似文献   
459.
土壤肥力对花生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影响花生品质的主要土壤肥力因子,量化主要影响因子的作用程度,为花生品质区划、优良品种的选育和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08年全国18个花生主产省的花生品质数据及其对应点的土壤数据为基础,通过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研究肥力因子对花生品质的影响.蛋白质含量测定采用凯氏定氮法;脂肪含量测定采用索氏提取法;油酸和亚油酸含量测定采用气相色谱仪法(以占干物质重量的百分率表示);土壤有机质的测定采用K2Cr2O7-H2SO4氧化法;土壤全氮测定采用凯氏法;土壤速效钾测定采用火焰光度法;土壤速效磷的测定采用钼蓝比色法.[结果]相关分析表明,花生蛋白质含量与土壤全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花生脂肪含量和油亚比均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通径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土壤全氮含量是影响花生蛋白质含量的主要因子,它们之间的关系为:Y=0.000 179 4 X2+25.597;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影响花生脂肪含量的主要因子,它们之间的关系为:Y=0.162 X1+43.317;同时土壤有机质也是影响花生油亚比的主要因子,它们之间的关系为Y=0.015 04X1+0.954.[结论]不同肥力因子对花生品质的影响不同,改善花生的品质应通过施用合适配比的肥料来实现.  相似文献   
460.
辐照小麦花粉与有性杂交技术相结合选育小麦新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太谷核不育小麦为母本,分别用5、10、20和30Gy60Co-r射线辐照处理4个小麦品种(系)的成熟花粉进行杂交授粉。通过对杂种后代的调查观察,以10Gy剂量辐照处理小麦的成熟花粉诱变效果好,在M2代突变性状中有株高、穗长、熟期、颖壳颜色、芒性等性状变异。已育成3个小麦品种的实践证明,辐射小麦花粉与有性杂交技术相结合,育种效率高,周期短。本文提出了辐照小麦花粉与有性杂交技术相结合的复合育种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