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69篇
农学   27篇
基础科学   25篇
  35篇
综合类   186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89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21.
三江平原小叶章湿地土壤有机硫矿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开放系统培养法,分别在不同温度和水分条件下,研究了三江平原小叶章典型草甸和小叶章沼泽化草甸两种湿地类型的不同层土壤有机硫的矿化特征。结果表明,在不同培养条件下,两种小叶章湿地土壤有机硫的矿化具有一致性:每层土壤有机硫累积矿化量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二者之间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上层土壤有机硫的矿化量高于下层土壤,好气培养条件下每层土壤有机硫的累积矿化量均高于淹水条件下矿化量;30℃培养条件下每层土壤有机硫的累积矿化量均高于20℃培养条件下矿化量。温度、水分条件和土壤类型对土壤有机硫的矿化影响显著,但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影响不明显。对比两种湿地类型不同层土壤有机硫的矿化,发现在不同培养条件下,小叶章沼泽化草甸土壤有机硫的矿化速率和潜力均高于小叶章典型草甸。  相似文献   
422.
为进一步夯实蛋鸡养殖业发展基础,促进蛋鸡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国家近期叉采取多项政策措施,加大对蛋鸡生产的扶持力度。这些政策措施包括:  相似文献   
423.
通过模拟试验,考察并探讨不同浓度亚铁添加对水平潜流人工湿地中氮和COD去除能力的影响以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添加亚铁有利于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各层中总氮、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去除效果,而且添加亚铁浓度为50mg/L的人工湿地系统优于其他各处理组,但是过高的亚铁添加又限制了氮的去除效果,尤其是对下层铵态氮的去除能力有抑制作用,但是均高于对照组,而且亚铁添加影响了湿地系统这3种无机形态的氮分层效应。亚铁的添加促进试验初期人工湿地对COD的去除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层COD的去除效果。亚铁离子进入人工湿地后,系统中各层铁元素浓度迅速下降,但是由于铁元素的变价结构及其易水解特性,使得各处理系统出水pH先增加后趋于平稳,且下层pH低于上层和中层,同时也使得系统各层氧化还原电位(ORP)发生变化。亚铁添加促进了湿地系统中ORP的分层,却减缓了ORP的下降。  相似文献   
424.
黄淮海区域每年生产作物秸秆约2.3亿t,为探讨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该区主要农田土壤温室气体周年排放的影响,以秸秆不还田(CK)作为对照,设置秸秆直接还田(CS)、秸秆-菌渣还田(CMS)和秸秆过腹还田(CGS)3种还田方式,通过田间小区试验,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秸秆不同方式还田下小麦-玉米轮作制农田土壤周年温室气体(CO2、N2O和CH4)的排放特征。结果表明,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影响小麦-玉米轮作制农田土壤周年温室气体的排放强度和累计排放量,但不能改变其源/汇功能。秸秆不同还田方式下,农田土壤均为CO2和N2O的排放源,CH4的汇。与CK相比,CS和CGS处理均增加周年CO2和N2O累计排放量,CMS处理则与之相反;3种还田方式均降低周年CH4累计吸收量。秸秆不同还田方式也显著影响温室气体的综合增温潜势(GWP),小麦-玉米轮作制农田土壤周年GWP在3个时间尺度(20a、100a和500a)上,均表现为CGS>CS>CK>CMS,且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即在秸秆-菌渣还田方式下,农田土壤周年GWP最低。因此,可采取秸秆-菌渣还田方式,以降低该区域农田土壤温室气体的综合增温潜势,减缓全球变暖。  相似文献   
425.
研究NaCl胁迫对小麦生理生化及产量的影响,为小麦耐盐品种的选育及筛选耐盐基因提供理论依据。以相对耐盐品种百农207和相对盐敏感品种华育198为材料,在小麦幼苗期[NaCl浓度为0(CK)、50、100、150、200、250 mmol/L,时间梯度为1、2、3 d]和灌浆期[NaCl浓度为0(CK)、300、600、900、1 200 mmol/L,梯度为5、10 d]进行NaCl处理,研究NaCl胁迫下小麦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并在成熟期调查结实率及千粒质量。结果表明:随NaCl浓度增加,结实率和千粒质量逐渐降低,百农207结实率和千粒质量分别较对照降低17.94%、56.49%,而华育198分别较对照降低87.4%、84.34%。苗期(50 mmol/L)和灌浆期(300 mmol/L)低浓度NaCl胁迫可以增加叶绿素含量,但是高浓度NaCl胁迫明显降低叶绿素含量;苗期和灌浆期NaCl胁迫使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和脯氨酸含量上升。苗期,NaCl胁迫使SOD和POD活性、MDA含量升高,CAT活性在NaCl胁迫后3 d逐渐下降;但灌浆期,NaCl胁迫使SOD、POD和CAT活性、MDA含量均升高。百农207受NaCl胁迫的影响程度小于华育198,表现出较好的耐盐性。在NaCl胁迫下,耐盐品种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能力与调节细胞渗透势的能力,维持体内水分平衡,增强对NaCl胁迫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426.
从大黄鱼致病菌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GYC1108-1株提取外膜蛋白(OMP)、脂多糖(LPS)和胞外产物(ECP),并进行毒性实验,以研究哈维氏弧菌的主要致病因子及其特征.结果表明:OMP、LPS致病性较弱,而ECP可导致鱼死亡,初步得出哈维氏弧菌GYC1108-1株的主要致病因子为胞外产物,其对鱼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3.5 μg·g-1;该蛋白酶与底物偶氮酪蛋白(azocasein)作用的最适pH为8.0,最适温度28℃,对热敏感,分子质量为55 ku;该酶活性被碘乙酸抑制,也被SDS和HgCl2完全抑制,PMSF和ZnCl2能部分抑制该蛋白酶活性,而CuCl2、CaCl2、MgCl2对该酶活性影响不大,2-巯基乙醇、DTT、L-半胱氨酸、EDTA和EGTA对该酶活性有促进作用,表明其为半胱氨酸蛋白酶;研究发现ECP具有酪蛋白酶、明胶蛋白酶、淀粉酶、卵磷脂酶和脂肪酶活性,无脲酶活性;免疫印迹结果发现GYC1108-1的ECP能与大黄鱼抗GYC1108-1血清发生免疫发应,分子质量为55 ku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是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  相似文献   
427.
对山东省特种动物特别是毛皮动物和鹿的产业化发展进行了历史回顾和现状调研,分析了该行业存在的问题和前景,以期对特种动物养殖业的发展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28.
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细菌性疾病主要由气单胞菌感染引起的,通过脱脂奶平板检测及酶活性试验得出温和气单胞菌TL97528株分泌的胞外蛋白酶为丝氨酸蛋白酶,而丝氨酸蛋白酶是气单胞菌的主要毒力因子。根据已发表的嗜水气单胞菌的丝氨酸蛋白酶基因序列保守区域设计引物,PCR扩增出一长度为809 bp大小的特异片段,该序列在Genbank上的登录号为FJ357446。对该序列进行分析发现,已发表的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丝氨酸蛋白酶基因(GenBank登录号为AF253471)同源性为98%、与其他几株已发表的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丝氨酸蛋白酶基因(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AF126213、AY841795、DQ127822、CP000462、CP000644、AF159142)同源性分别为98%、82%、82%、82%、81%、81%,与杀鲑气单胞菌(Aeromonas salmonicida)丝氨酸蛋白酶基因(GenBank登录号为X67043)同源性为80%。用DNAstar软件分析,与鳖源温和气单胞菌TK961010株的同源性为98%,...  相似文献   
429.
徐亚平  刘菊  李新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9077-19080
[目的]对抗性淀粉的膨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方法]利用响应曲面法的中心组合设计,选择物料水分含量、螺杆转速和模头温度作为优化因素,研究了各因素不同水平对膨化产品的抗性淀粉含量、膨化度的影响。[结果]在研究产品中抗性淀粉的试验中,各因素对响应值的影响顺序为:螺杆转数〉模头温度〉物料的水分含量;在研究产品膨化度的试验中,各因素对响应值的影响顺序为:模头温度〉螺杆转数〉物料的水分含量。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到抗性淀粉膨化工艺的最优参数:物料的水分含量为11.5%,螺杆转速为533.333 r/min,模头温度为110℃,理论计算产品中抗性淀粉含量达到16.271%,产品膨化度达到7.507。在此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实测产品中抗性淀粉含量为(15.735±0.332)%,产品膨化度为7.154±0.462,与模型高度拟合。[结论]对未来膨化抗性淀粉的大规模生产提供了可靠的实验室理论及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430.
贾翠英  欧行奇  李新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19968-19970
[目的]为了全面食用叶菜型甘薯茎尖营养及有效提取其活性物质。[方法]利用凯氏定氮法和等离子发射光谱法研究9种叶菜型甘薯叶、茎、柄中蛋白质及矿物质的含量。[结果]蛋白质含量分析表明:9种叶菜型苷薯叶中蛋白质平均含量最高,其次为柄,再次为茎;且品种间叶、茎、柄中蛋白质含量差异极显著。矿物质含量分析表明:元素K、Ca、Mg、Na和Fe在9种叶菜型甘薯叶、茎、柄中平均含量高低均表现为K〉Ca〉Mg〉Na〉Fe;而微量元素Cu、Zn、Se在9种叶菜型甘薯叶、茎、柄中平均含量高低顺序有差异,其中叶中平均含量高低顺序为Zn〉Cu〉Se,茎中为Cu〉Zn〉Se,柄中为Se〉Cu〉Zn。[结论]为有效利用和开发叶菜型甘薯茎尖有效成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