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9篇
综合类   13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川麦冬生产上存在多效唑滥用现象,长期过量施用多效唑会造成土壤酸化、有效养分淋湿,降低川麦冬产量及品质,不利于川麦冬出口。本研究旨在找到合理的氮、磷、钾肥配比,以期减少多效唑的施用量。【方法】田间试验采用4因素5水平 (2、1、0、–1、–2水平) 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氮肥5个水平分别为3200、2500、1800、1100、400 kg/hm2;磷肥5个水平4100、3100、2100、1100、100 kg/hm2;钾肥5个水平分别为1760、1333、907、480、53 kg/hm2;多效唑用量分别为150、112.5、75、37.5、0 kg/hm2共36个处理。于收获期调查了川麦冬根、茎、叶生长状况,块根产量及折干率、根冠比。【结果】试验因素对块根鲜重、块根干重、叶鲜重、叶干重、叶长、根冠比有显著影响,对叶片数、叶宽、分蘖数、须根数、须根长、块根数及折干率无显著影响。随氮肥施用水平的增加,叶长、叶鲜重、叶干重、块根鲜重、块根干重均降低。随磷肥施用水平的增加,叶干重先增加后降低、根冠比先降低后升高。随钾肥施用水平的增加,叶鲜重、叶干重增加,块根鲜重先降低后增加,根冠比 (干) 降低。随多效唑施用水平的增加,叶长、叶鲜重、叶干重、块根鲜重、块根干重均降低。在影响地上部生长的因素中,多效唑贡献率最高,在影响产量的因素中,氮肥贡献率最高。【结论】通过肥料的合理配施,可保证川麦冬产量,多效唑的施用量较川麦冬生产中用量降低41%。川麦冬产量大于3100 kg/hm2的肥料用量为尿素799~1051 kg/hm2、过磷酸钙1904~2296 kg/hm2、硫酸钾823.31~900.69 kg/hm2,其多效唑用量为44.25~58.88 kg/hm2。  相似文献   
22.
快速、准确获取农作物长势信息能够为种植业的科学化管理提供依据。研究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某猕猴桃农业园为例,基于微小无人机遥感平台,采集了研究区可见光遥感影像、地面实测数据及其它管理信息。经过处理获得研究区正射影像图(Digital Orthophoto Map,DOM)和数字表面模型(Digital Surface Model,DSM),在此基础上选取8个不同样方网格进行分析,运用影像分割算法对DOM进行分割,运用空间分析方法对DSM进行分类并统计猕猴桃上架的面积,并计算得到各样方的上架猕猴桃覆盖度(%),依据实际上架株数与覆盖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对DOM的分割很难区分猕猴桃和其他植被;对DSM的空间分析表明,以搭架的水泥柱平均高度来区分猕猴桃与其他杂草是可行的,覆盖度与猕猴桃实际上架株数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R2=0. 8416),即猕猴桃覆盖度越多则上架株数也是增加的,通过猕猴桃覆盖度可以反映猕猴桃上架株数情况进而反映猕猴桃的产业状况,该方法为快速监测猕猴桃生长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3.
通过前期实验筛选出合适的植物根际促生菌,经过扩大培养制成菌液,用来研究它对油麦菜、苋菜的生长是否具有促进作用。本文描述在室外将植物种子用菌液处理后播种在穴盘中,待发育成幼苗移栽至花盆内。研究不同植物根际促生菌以及不同的接种方式对促进油麦菜和苋菜的生长是否有效。研究结果表明:菌液及培养基营养物质对种子发芽率有促进作用;叶面积大的植株在使用植物根际促生菌的时候更适合采用喷叶的接种方式,而叶片面积小的植株更适合灌根的接种方式;菌液复配时效果要显著好于单一菌液;同时,植物根际促生菌的适应能力还待加强,只有其成功定植在植株根部才能发挥作用。此研究为以后研发更合适的微生物肥料提供物质和理论依据,对于使用微生物肥料进行实践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4.
吉林省风沙土养分时空变化特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吉林省西部典型风沙土分布区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的时空变化特征,以第二次土壤普查为背景,于2011年在吉林省的梨树县、双辽市和长岭县的6个风沙土耕地进行取样,测定土壤中有机质和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结果表明:除梨树县四棵树乡土壤有机质变化速率为负增长外,其余5个采样点的土壤有机质变化速率均增加,农家肥的施用是提高土壤有机质的重要因素;与1982年相比,2011年风沙土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增加43.4%、543.4%和165.3%,碱解氮增加幅度低于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增加幅度,增施化肥显著提高了土壤速效养分的含量;施肥技术和人为管理等措施是风沙土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含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5.
为探索氮、磷、钾肥配施对暗紫贝母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得出暗紫贝母优质高产的氮、磷、钾肥配施方案,采用三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进行5年生暗紫贝母的田间施肥试验,测定了药材产量和总灰分、醇溶性浸出物、总生物碱含量等指标。使用DPS解析的数据建立了氮、磷、钾与暗紫贝母产量和质量的函数模型,通过F检验,分析了回归方程和各项回归系数的显著性,利用模型分析了氮、磷、钾肥对产量、总灰分、醇溶性浸出物及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使用统计频数法、灰色关联度和DTOPSIS法综合各项指标获得最优施肥方案。施用氮、磷、钾肥可影响暗紫贝母产量和质量。本研究施肥水平下各因素对产量和总灰分的影响表现为:K2O>N>P2O5,对醇溶性浸出物和总生物碱的影响表现为:N>P2O5>K2O。随着N用量的增加,总灰分呈逐渐降低的趋势,总生物碱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随着P2O5用量的增加,总灰分呈逐渐增加的趋势;随着K2O用量的增加,总灰分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低P2O5低K2O或高P2O5高K2O均有利于暗紫贝母产量的形成,低N低P2O5或高N高P2O5均有利于增加暗紫贝母的醇溶性浸出物含量。K2O对产量和总灰分的影响最大,N对醇溶性浸出物和总生物碱的影响最大。通过试验得到的暗紫贝母优质高产的施肥方案为N 163.82~190.77 kg/hm2、P2O5.541.75~720.25 kg/hm2、K2O.337.49~454.52 kg/hm2。  相似文献   
26.
探究锌、钼、氮磷钾和有机肥对丹参产量以及丹酚酸和丹参酮含量的影响,找出适合四川省中江县丹参种植的最佳有机无机肥配施方案。采用4因素5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建立各因素与目标函数的函数模型,在单因素效应、互作效应分析的基础上,应用频数选优法,得到丹参优质高产的施肥方案。低锌、低氮磷钾、高钼肥水平有利于产量提高,有机肥对丹参产量的影响不显著;低氮磷钾、高有机肥有利于丹酚酸积累,锌、钼肥对丹酚酸的积累影响不显著;低锌、低钼、高氮磷钾、高有机肥有利于丹参酮积累。不同肥料的交互作用对产量、丹酚酸、丹参酮含量的影响能力及大小不同。在置信区间内,对丹参产量、丹酚酸含量、丹参酮含量分别达到最高的组合综合取交集,得到优质高产的有机无机肥最佳配施方案。锌、钼、氮磷钾与有机肥的合理配施能够提高丹参产量和丹酚酸、丹参酮的含量,其最佳组合的范围为:锌肥41.96~48.04 kg/hm2;钼肥0.84~  相似文献   
27.
采用四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进行田间试验,建立N、P2O5、K2O、有机肥与川麦冬农艺性状和生物量的函数模型,研究N、P2O5、K2O与有机肥的施用量对川麦冬农艺性状、生物量和质量的影响,探索适合川麦冬的最佳施肥方案。通过模型解析,N、P2O5、K2O和有机肥对川麦冬农艺性状、生物量和质量具有显著影响。N对叶片数、叶长、分蘖数、块根数和水溶性浸出物含量贡献率最大;P2O5对叶宽贡献率最大;K2O对根长、须根数、须根鲜重、须根干重、茎叶干重、鲜产量和总皂苷含量贡献率最大;有机肥对茎叶鲜重和干产量贡献率最大。N-有机肥对茎叶干重达到显著影响;N-有机肥互作对鲜产量达到显著影响;K2O-有机肥互作对鲜产量和干产量达到极显著影响;N-K2O互作对川麦冬中总皂苷含量达到显著影响;N-K2O互作和N-有机肥互作对水溶性浸出物含量达到显著影响;P2O5-有机肥互作对水溶性浸出物含量达到极显著影响。通过频数分析法并进行交集优化之后得到了川麦冬高产优质的最佳施肥方案为N 676.75~819.16 kg/hm2,P2O5 183.07~206.30 kg/hm2,K2O331.07~437.53 kg/hm2或467.31~568.76 kg/hm2,商品有机肥2 191.20~2 732.40 kg/hm2。  相似文献   
28.
[目的/意义]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和发展,微博已成为重要的信息传播平台。理解微博中基于用户特征的突发事件信息传播规律,对于把握事件发展态势、评估信息影响力以及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通过选取4类突发事件(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的典型案例作为研究对象,爬取微博平台上的信息传播用户数据,分析4类突发事件信息传播用户特征及传播规律的差异与共性。[结果/结论]4类突发事件信息传播的受众都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经济发达的省份用户关注度普遍较高;各类突发事件的传播用户群普遍集中在传播力强的活跃用户,以及传播力和影响力均较弱的草根用户上,伴随有少量的影响力较强的权威用户参与传播;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传播受众广泛性和性别分布均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29.
氮磷钾配施对瓦布贝母产量及总生物碱质量分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施肥水平下瓦布贝母产量和总生物碱质量分数的差异,确定合理的施肥量。采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通用组合设计进行田间试验,在室内进行产量和总生物碱质量分数的测定,根据三元二次通用旋转设计原理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分别建立瓦布贝母增重率和总生物碱质量分数与N(X_1)、P(X_2)、K(X_3)施用量的数学函数模型。结果表明,肥料的增产效果依次为磷肥氮肥钾肥,对瓦布贝母生物碱的影响效果为氮肥钾肥磷肥。通过数据模型选优,综合考虑产量和总生物碱质量分数,得到合理的肥料施用量:尿素8.98~12.00 kg/hm~2、过磷酸钙38.79~43.37 kg/hm~2、硫酸钾17.44~24.49 kg/hm~2。  相似文献   
30.
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病毒在国内外广泛流行,该病毒能降低猪体免疫力,引起其他病原微生物的继发或并发感染。猪圆环病毒病给世界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养猪业发展。为提高猪圆环病的防治率,本实验采用从病料中分离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并接种于PK-15细胞,经过3次传代培养,至进一步纯化病毒株,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