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3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旨在鉴定苏淮猪(含25%淮猪和75%大白猪血统的国家级新品种)在培育过程中受选择的与纤维表观消化率性状相关的基因片段,为解析苏淮猪耐粗饲遗传机制奠定基础。本研究首先检测分析了331头160日龄苏淮猪个体的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表观消化率,计算群体NDF表观消化率估计育种值(estimated breeding value,EBV),选择其中EBV极高和极低各10%的个体(N=66)进行猪80K芯片基因分型。借助群体分化指数(fixation index,Fst)和按长度划分隔离点数(number of segregating sites by length,nSL)法分析苏淮猪群体内的选择信号分布情况,寻找选择信号区域内与纤维消化相关的重要基因。最后,选择两种分析中受选择的共有SNPs位点在苏淮猪全群分型,开展与NDF表观消化率的关联性分析,进一步确定影响苏淮猪NDF表观消化率的SNPs位点。结果显示,通过对高、低NDF表观消化率苏淮猪群体芯片分型数据质控,共有51 367个有效SNPs位点用于后续分析。通过FstnSL选择信号分析,共鉴定到146个受选择信号区域和361个受选择的基因,其中多个基因被报道与肠道健康和肠道发育等功能相关,包括MTHFD1L、PHLPP1、TRPM6、MCC、NEDD9、UVRAGKLF5等基因。选择两种分析中受选择且共有的8个SNPs位点,通过SNP与苏淮猪全群NDF表观消化率的关联性分析,发现rs81363074、rs327393763和rs81404927位点与苏淮猪群体NDF表观消化率存在显著关联(P<0.05),rs81347101和rs318870857位点与苏淮猪群体NDF表观消化率存在极显著关联(P<0.01)。其中,rs81363074位点位于MCC基因第二内含子上。通过高、低NDF表观消化率苏淮猪群体FstnSL选择信号分析,筛选到146个受选择信号区域,鉴定到影响苏淮猪NDF表观消化率的受选择候选基因MTHFD1L、PHLPP1、TRPM6、MCCNEDD9、UVRAGKLF5,筛选到了5个与NDF表观消化率显著关联的SNPs位点。本研究结果为解析苏淮猪耐粗饲性状的遗传机制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32.
日粮纤维水平对不同猪种肠道物理屏障和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日粮纤维水平对不同品种猪肠道形态、通透性和微生物的影响,按照2×4双因子设计,选择体质量约40 kg的健康二花脸猪和与二花脸猪相同生理阶段约65 kg的大白猪各24头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和7%、14%、21%麸皮替代基础日粮,每组6个重复,使用奥饲本全自动生产性能测定系统进行饲喂,每个重复1头猪。正试期28 d,试验结束时采集血液样品,分离血清用于血清内毒素、二胺氧化酶(DAO)和D-乳酸含量测定;屠宰采集盲肠和结肠中段样品进行形态学观察,采集空肠和结肠黏膜进行微生物16S rRNA基因拷贝数测定。结果表明:猪品种对血清内毒素含量、D-乳酸含量、空肠双歧杆菌丰度、盲肠隐窝深度、盲肠肠壁厚度、结肠肠壁厚度、结肠肌层厚度、结肠大肠杆菌和结肠乳酸杆菌丰度有显著影响(P0.05)。日粮麸皮水平对血清DAO含量、D-乳酸含量和结肠大肠杆菌丰度有显著影响(P0.05)。二花脸猪,与基础日粮对照相比,7%和14%麸皮替代日粮处理的D-乳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21%麸皮替代日粮处理的DAO含量显著升高(P0.05),7%麸皮替代日粮处理的盲肠肌层厚度显著升高(P0.05),21%麸皮替代日粮处理的盲肠肠壁厚度显著降低(P0.05),7%麸皮替代日粮处理的结肠乳酸杆菌丰度显著升高(P0.05),14%麸皮替代日粮处理的结肠大肠杆菌丰度显著降低(P0.05)。大白猪,与基础日粮对照相比,14%麸皮替代日粮处理的DAO含量显著升高(P0.05),14%和21%麸皮替代日粮处理的盲肠肠壁厚度显著增加(P0.05),7%麸皮替代日粮处理的空肠双歧杆菌丰度显著降低(P0.05),14%麸皮替代日粮处理的空肠双歧杆菌和结肠乳酸杆菌丰度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大白猪和二花脸猪在大肠形态、肠道通透性、空肠双歧杆菌丰度、结肠大肠杆菌丰度和结肠乳酸杆菌丰度等方面存在差异,日粮麸皮水平影响结肠大肠杆菌丰度。7%麸皮替代水平增大二花脸猪肠道通透性,但增加盲肠肌层厚度以适应纤维的消化,并增加结肠乳酸杆菌丰度促进肠道健康。14%麸皮替代水平会导致大白猪肠道通透性增大,盲肠肠壁增厚,空肠双歧杆菌和结肠乳酸杆菌丰度降低。  相似文献   
33.
34.
旨在研究不同脱脂米糠水平日粮对苏淮猪胴体性状及肉品质的影响。选取35头初始体重为(62.9±0.8)kg的健康纯种苏淮阉公猪,随机分为5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使用奥斯本种猪生产性能测定系统(OTSS)饲喂。对照组(CTRL)饲喂不含脱脂米糠的基础日粮,试验Ⅰ~Ⅳ组分别饲喂7%、14%、21%和28%脱脂米糠的试验日粮,5组日粮的中性洗涤纤维(NDF)水平分别为8.89%、11.80%、12.93%、14.35%和17.94%,各组日粮除纤维水平不同外,其他营养成分基本一致。试验预饲期10 d,所有猪饲喂基础日粮;正式期28 d,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和试验日粮。试验结束屠宰全部试验猪,测定其胴体性状(胴体重、屠宰率、胴体直长、胴体斜长、眼肌面积、平均背膘厚和皮厚);采集肉样用于测定肉质性状(滴水损失、剪切力、熟肉率、肌内脂肪含量、pH和肉色);采集背最长肌样品用于猪滴水损失主效基因磷酸化酶激酶γ1(phosphorylase kinase gamma1,PHKG1)表达分析。结果表明:1)日粮脱脂米糠水平对苏淮猪的胴体重、屠宰率、胴体直长、胴体斜长、眼肌面积、平均背膘厚和皮厚等胴体指标没有显著影响。2)随脱脂米糠水平的提高,苏淮猪背最长肌的滴水损失呈先降低后上升的二次曲线变化(P<0.05),猪肉的剪切力线性降低(P<0.05);熟肉率、pH24 h随脱脂米糠水平的增加呈线性增加的趋势(P=0.061,P=0.068);日粮脱脂米糠水平的增加有降低L24 h*的趋势(线性,P=0.085),脱脂米糠水平对其它肉质指标均无显著影响。3)PHKG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随脱脂米糠水平的增加趋于二次方升高(P=0.085)。综上所述,日粮脱脂米糠水平对苏淮育肥猪的胴体性状无显著影响,但在日粮中适度添加脱脂米糠可降低苏淮猪猪肉的滴水损失及剪切力,改善苏淮猪猪肉品质,但其背后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5.
近年来南充市的农民饲养优质瘦肉型外种母猪者日渐增多,但是由于饲养技术及相关设施没跟上,致使部分养殖户饲养失败,这不仅给农民造成经济损失,还会使农户走再养本地猪的回头路,影响优质瘦肉型猪的推广,向农民传播现代养殖技术是农户养好外种猪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36.
1流行病学特征猪链球菌病是由多种不同群的链球菌引起的不同临床类型的传染病。常见的有败血性链球菌病和淋巴结脓肿两种类型。特征为:急性病例常表现为败血症和脑膜炎,它由C群链球菌引起,其发病率、死亡率较高;慢性病例则表现为关节炎、心内膜炎及组织化脓性炎,以E群链球菌引起的淋巴脓肿最为常见。2临床症状有的大猪突然发病,病初体温达40~41.5℃,继而升高到42℃以上,呈稽留热。病猪精神沉郁、呆立、嗜睡,食欲减少或废绝,喜饮水。呼吸急促,间有咳嗽。颈部、耳廓、腹下及四肢下端皮肤呈紫红色。一部分猪呈现一肢或…  相似文献   
37.
为了对苏淮猪肌内脂肪含量特征进行评估以及筛选适宜提高苏淮猪肌内脂肪含量的分子标记,屠宰测定体重在(87.61±0.54)kg共314头苏淮猪的肌内脂肪含量,并分析肌内脂肪候选基因标记IGF2基因第3内含子3072AG位点和SCD基因g.2228TC位点在苏淮猪群体的多态性及其与苏淮猪肌内脂肪性状的关联性。结果显示:苏淮猪群体肌内脂肪含量为(1.99±0.04)%,变异系数为37.13%。其中,阉公猪肌内脂肪含量高于母猪肌内脂肪含量,但公母间差异不显著。在IGF2基因中,A等位基因和G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403和0.597;AA型基因型频率为0.175,AG型为0.455,GG型为0.370;不同基因型之间苏淮猪肌内脂肪含量无显著差异。在SCD基因中,C等位基因与T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417和0.583;CC型基因型频率为0.169,CT型为0.497,TT型为0.334,不同基因型之间苏淮猪肌内脂肪含量无显著差异。IGF2和SCD基因合并基因型与苏淮猪肌内脂肪含量无显著相关。IGF2和SCD基因的多态位点与苏淮猪的肌内脂肪性状不相关,因此不能作为提高苏淮猪肌内脂肪含量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38.
本试验以饱和(NH4)2SO4盐析法从江西南昌市某牛场母牛初乳中分离到乳铁蛋白(lactoferrin,LF),经Sephadex G-100葡聚糖凝胶过柱纯化,并利用聚乙二醇(PEG6000)浓缩获得了牛初乳乳铁蛋白.同时用猪常见细菌病病原猪大肠杆菌(E.coli.)、猪传染性接触性胸膜肺炎放线菌(APP)以液体培养...  相似文献   
39.
产仔数是反映猪场生产水平和经济效应的一个重要的指标,作为多基因控制、遗传力低的复杂经济性状,鉴别影响产仔数的基因位点,利用分子选育标记来提高猪的产仔性能倍受重视。随着重测序成本的不断降低,基因组学研究不断深入,以全基因组重测序、简化基因组测序和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的芯片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以及基于高通量测序的芯片技术研究影响猪产仔数性能的数量性状座位(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及候选基因的研究进展,为后期鉴别影响产仔数变异主效基因提供参考,为生产采用分子育种进行产仔选育提升提供分子标记信息。  相似文献   
40.
旨在研究日粮脱脂米糠替代玉米水平对苏淮育肥猪生长性能、肠道发育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筛选苏淮猪最适宜的脱脂米糠替代玉米水平。本试验选择体重相近(62.90±0.78)kg、健康的苏淮阉公猪35头,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试验Ⅳ组5个处理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预饲期10 d,所有猪自由采食对照组基础日粮;正试期28 d,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Ⅳ组分别饲喂以7%、14%、21%、28%的脱脂米糠替代等量玉米的日粮。5组日粮的中性洗涤纤维(NDF)水平分别为8.89%、11.80%、12.93%、14.35%、17.94%。正式期所有猪均自由采食和饮水。试验期每天纪录所有试验猪的采食量和体重;分别于试验期第0、14天采集粪样,试验第28天采集直肠内容物,用于测定养分表观消化率;试验结束屠宰全部试验猪,测量计算胃肠道相对质量和相对长度。结果表明:1)各处理组间猪的初始体重、第14天体重、终末体重、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ADG)、第0~14天平均日增重、第14~28天平均日增重、料重比(F/G)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对照组、试验Ⅰ~Ⅳ组的第14~28天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第0~14天平均日增重(P<0.05)。生长拟合曲线显示,各组猪生长曲线拐点分别是第18.51天(75.87 kg)、第15.92天(73.61 kg)、第17.39天(75.91 kg)、第17.58天(75.45 kg)、第16.29天(76.15 kg)。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猪较早到达生长曲线拐点。但各组生长趋势差异不明显。2)饲喂不同纤维水平的日粮对各组猪胃肠道相对重量、长度及大肠的重量、长度占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3)试验期第14、28天,随着日粮纤维水平的升高,各组NDF表观消化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酸性洗涤纤维(ADF)和粗蛋白(CP)表观消化率均呈线性(P<0.01)、二次方(P<0.01)和三次方(P<0.01)降低;试验期第14天,粗脂肪(EE)表观消化率趋于二次方降低(P<0.10)。4)根据三次方程模型预测,分别以ADF、CP表观消化率为因变量,得到适宜脱脂米糠替代部分玉米水平分别为12.77%、14.78%。在各组日粮消化能和粗蛋白均满足且一致的情况下,增加日粮纤维水平对苏淮育肥猪生长性能、肠道发育、NDF表观消化率没有显著影响,但降低了对ADF和CP的表观消化率。本试验的脱脂米糠替代部分玉米是可行的,替代比例以12.77%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