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3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Ac/Ds转座子系统是研究玉米功能基因组学的重要工具。Ac/Ds转座子系统以其在基因组中的低拷贝、倾向插入基因外显子、可以在同一基因不同位点造成突变等独特优势,在构建玉米突变体库和进行基因功能鉴定方面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综述了Ac/Ds转座子系统的插入特点、转座机制、在玉米突变体库构建中的应用以及我国玉米突变体库的现状,并对我国玉米Ac/Ds突变体库的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22.
公猪在一次完整射精过程中有1至数次不等的短暂停顿,将公猪一次完整射精的精液分成三段:浓精(S1)、第一次射精中除浓精外的精液(S2)及其余部分精液(S3),研究三段精液精子密度、精液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浓精精液量显著低于其它两段精液(P<0.01),而精子密度及总精子数显著高于其它两段精液(P<0.01);浓精量只占总精液量的约17%,而精子数占总精子数的约71%;公猪完整射精过程中的第一次射精精液量占总精液量的约70%、精子数占总精子数的约95%。  相似文献   
23.
浇水对盐碱地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播前浇水能明显提高小麦出苗率和冬前分蘖数 ,并且使出苗日期提前 ;播前及春季浇水使单株鲜重、株高、穗数、穗粒数、旗叶面积、旗叶鲜重和含水量、旗叶净光合速率显著增加 ,使旗叶的Na+ 含量降低 ,K+含量增加 ,Na+ /K+ 降低 ,最终使产量显著增加。耐盐小麦品种德抗 96 1的产量构成因素明显大于盐敏感品种鲁麦 15 ,前者的 6 6 6 7m2 产量达 372 38kg ,而后者只有 16 1 2 1kg。因此 ,选择耐盐品种 ,播前和春季浇水处理是盐碱地小麦丰产的关键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4.
正最近在罗马成功举行的梅里亚家禽论坛上,6位来自世界各地的讲演者分享了他们使用Vaxxitek HVT+IBD疫苗——一种基于HVT的IBD载体疫苗——的田间使用经验,这种疫苗主要在孵化场使用。1埃及来自开罗大学的阿里·侯赛因·艾哈迈德报告了一项在埃及进行的研究,旨在评估在有传染性法氏囊病和马立克氏病病史以及复杂呼吸道感染的肉鸡场使用Vaxxitek HVT+IBD疫苗的益处。  相似文献   
25.
本试验研究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斜发沸石对育肥期苏淮猪生长性能、肉品质的影响,旨在获得苏淮猪育肥期斜发沸石的适宜添加量。选择体重相近(50 kg左右)、健康的苏淮阉公猪4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共4个处理组,每组10头。预试期10 d,所有猪自由采食对照组基础日粮;正试期64 d,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至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1.0%和2.0%的斜发沸石。于试验结束屠宰全部试验猪,用于屠宰测定和肉质检测。结果表明:1)第1阶段(体重56~68 kg)和第2阶段(体重83~98 kg),终末体重、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均无显著差异;但斜发沸石水平对第1阶段和第2阶段平均日采食量影响显著(P<0.05)并呈线性(P=0.02,P=0.047)二次方升高趋势(P=0.01)。2)对照组、试验Ⅰ组、Ⅱ组和Ⅲ组苏淮猪的生长曲线拐点分别是:第50.26天86.06 kg、第40.22天87.15 kg、第38.27天89.69 kg和第45.98天89.02 kg;最大日增重分别是0.702、0.743、0.814和0.855 kg/d,说明在饲料中添加斜发沸石后,可延长育肥猪到达生长曲线拐点体重。3)斜发沸石水平对眼肌面积和肌内脂肪影响显著(P<0.05),眼肌面积随斜发沸石添加水平的升高,呈二次方(P=0.01)变化;肌内脂肪呈线性(P=0.01),二次方(P=0.03)升高;胴体重和系水力分别随斜发沸石添加水平的升高,呈线性(P=0.07,P=0.09)升高趋势。试验表明:苏淮育肥猪采食量、胴体重和肌内脂肪随日粮斜发沸石添加水平增加呈线性升高,系水力呈线性升高趋势,但眼肌面积随斜发沸石添加水平的升高,呈二次方变化,先升高后降低。因此,添加2%斜发沸石有利于采食量、胴体重和肌内脂升高,有助于系水力降低;但从增加眼肌面积的角度考虑,斜发沸石的适宜添加比例为1%。  相似文献   
26.
猪繁殖性状尤其是产仔数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育肥猪数量和猪肉供给量。据世界著名动物数量遗传学家Chris计算,若母猪的每胎产仔数提高1头,英国养猪业就能多获纯利润近7亿英镑,欧共体养猪业就能多获纯利近20亿欧元。按照我国的养猪规模推测,每胎产仔数提高1头,则整个行业增加纯利润190亿元。中国太湖流域聚集着我国优良的地方猪遗传资源,素以繁殖力高著称于世,二花脸猪是全球已知产仔数最高的猪遗传资源,最高窝产仔数记录为42头,平均为15.69头。很  相似文献   
27.
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7%的麸皮替代基础日粮可以显著改善二花脸猪背最长肌红度值,提高其肉品质,但其潜在的生理和分子调控机理未知。旨在利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鉴别日粮纤维影响二花脸猪肉质性状的候选代谢物;并利用二花脸猪肌管细胞体外探究日粮纤维影响二花脸猪肉品质的潜在生理和分子调控机理。本试验利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检测基础日粮组和7%麸皮替代基础日粮组二花脸猪血浆样品的差异代谢物,并与肉质表型数据进行联合分析,鉴别日粮纤维影响二花脸猪肉质性状的候选代谢物。然后利用候选代谢物处理体外分离培养的二花脸猪肌管细胞,研究其对肌纤维类型转变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基础日粮组和7%麸皮替代基础日粮组之间共鉴定到9个差异代谢物,其中4个差异代谢产物在基础日粮组含量较高,5个差异代谢产物在7%麸皮替代基础日粮组含量较高。KEGG通路分析显示,二花脸猪的血浆差异代谢产物主要富集在黑色素生成途径、ABC转运体途径、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途径等代谢途径上。通过与前期研究获得的肉质表型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血浆差异代谢物十七烷酸与二花脸猪背最长肌24 h红度值(a24 h)呈显著正相关。体外细...  相似文献   
28.
研究在对规模化猪场湿疹的发生原因及治疗方法调查研究基础上,建立一种稳定可靠的,可操作性强的仔猪湿疹发生模型,并研究不同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防治仔猪湿疹的效应,并探讨获得最佳效应的预防添加剂量。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饲料中添加不同种类和不同剂量的油脂对小鼠生长性能、健康状态、血脂指标和肝脏胆固醇代谢关键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探讨日粮中不同油脂来源及使用量对肝脏胆固醇代谢的作用机制,为哺乳动物筛选较为适宜的油脂类型及其添加量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试验选取3周龄体重16-19 g的健康昆明种小鼠4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4组分别饲喂正常小鼠饲料(对照组)和添加4%豆油(B组)、4%乳化椰子粉(L组)以及8%乳化椰子粉(H组)的饲料14 d。试验期间,记录每天的饲喂次数、每次饲喂量、饲料剩余量,所有试验动物均自由采食和饮水。分析试验期间小鼠的体重变化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ADG)以及料重比(F/G)等生长性能指标,分析小鼠的血液分布和健康指数等健康状态指标,测定小鼠的肝脏重以及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血清脂质指标,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小鼠肝脏组织中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1)、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和3-羟-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HMGCR)这3个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①生长性能方面,添加4%豆油组的小鼠体重变化、平均日采食量和肝脏脏器指数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而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和肝脏重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4%乳化椰子粉组的小鼠各生长性能指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8%乳化椰子粉显著提高小鼠的平均日采食量(P<0.05),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②健康状态方面,各试验组小鼠的血液分布和健康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血脂指标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添加4%豆油显著降低了小鼠血清中TC和HDL-C含量(P<0.05),对TG和LDL-C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4%乳化椰子粉对小鼠的各项血脂指标均无显著性影响(P>0.05),添加8%乳化椰子粉能显著降低血清TC含量(P<0.05),但对TG、HDL-C和LDL-C无显著性影响(P>0.05);④肝脏胆固醇相关基因方面,添加8%乳化椰子粉组肝脏中CYP7A1基因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4%豆油组和4%乳化椰子粉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肝脏HMGCR基因和LDLR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日粮中添加豆油增加了小鼠日采食量和体重等指标,降低了血清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剂量乳化椰子粉的添加提高了小鼠日采食量,降低了血清总胆固醇,并增加了肝脏CYP7A1基因mRNA的表达。相比于添加高剂量乳化椰子粉,低剂量乳化椰子粉在改善小鼠脂代谢方面应用效果并不好。添加油脂可能是通过调控肝脏中胆固醇代谢相关酶的基因表达量来影响小鼠肝脏胆固醇的代谢,从而维持体内的胆固醇代谢的稳态。  相似文献   
30.
苏淮猪是我国培育的一个优良品种,具有肉质好、抗逆性强等优良特性,但生长相对较慢,瘦肉率偏低,导致养殖效益偏低,改良其体型、生长等性能指标对苏淮猪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该实验中首先测量了354头苏淮母猪的部分体尺,对其体尺性状进行了表型相关分析。性状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苏淮母猪体长与体高、胸围、腹围、管围极显著相关(P0.01);体高与体长、胸围、腹围、腿臀围极显著相关(P0.01);胸围与体长、体高、腹围、腿臀围极显著相关(P0.01);腹围与体长、体高、胸围、腿臀围极显著相关(P0.01);管围与体长极显著相关(P0.01);腿臀围与体高、胸围、腹围极显著相关(P0.01)。利用网上已有的猪基因组测序数据,对RasGRP1基因进行了选择信号分析,结果表明RasGRP1基因在西方猪种中受到高强度选择。通过对RasGRP1基因启动子区域G/A多态位点进行PCR-RFLP分型,结果表明,在苏淮母猪群体中存在多态,其中A等位基因频率为0.672 3,为优势等位基因;关联分析结果显示RasGRP1基因G/A多态与苏淮母猪体高呈显著关联(P0.05),与管围关联接近显著(P=0.054 8)。其中,AG型个体的体高及管围性状均值均高于GG型个体(P0.05),但AA和GG个体间差异不显著(P0.05),这表明该位点对体尺性状的效应主要是由非加性效应导致的。该实验结果为苏淮母猪种质特性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