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3篇
林业   22篇
农学   53篇
基础科学   1篇
  27篇
综合类   113篇
农作物   35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47篇
园艺   33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杂种小麦碳同化特性及籽粒产量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在春季小麦返青后的各生育期中,供试化杀型(CHA)杂种麦优4号和T型三系杂种麦优1号与亲本和对照相比,在群体光合速率(CAP)、群体叶源量(CLSC)和叶面积指数(LAI)上都表现明显杂种优势,这些优势随生育进程呈逐渐增强趋势。杂种小麦在返青后各生育期的群体干物重(PDW)均优于亲本。CLSC与PDW呈极显著正相关表明,CLSC可作为反映群体物质生产力大小的可靠指标。供试杂种在籽粒产量上的优势亦较明显,其平均优势(AH)大于超标优势(SH)。麦优4号、麦优1号的穗数、粒数、粒重三产量构成因素的AH均为正值,SH在麦优4号中表现为单位面积穗数和千粒重为正值,穗粒数为负值;在麦优1号中则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为正值,千粒重为负值。麦优4号的籽粒产量优于麦优1号。杂种小麦在CAP、CLSC上的明显优势是其获得PDW优势及籽粒产量优势的重要生理基础。本文还就杂种光合优势和光合作用与产量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2.
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的光合碳同化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的子粒产量和氮效率在缺氮条件(-N)下均以氮高效品种(H)最高,中效品种(M)次之,低效品种(L)最低。在-N下,不同氮效率品种相比,旗叶各测定期的光合速率(Pn)、叶肉导度(Gm)、碳酸酐酶(CA)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SP)和RuBPcase活性均以H最高,M次之,L最低;叶绿素含量(Chl)、气孔导度(Gs)、Ca2+-ATPase活性和Mg2+-ATPase活性在不同氮效率品种之间的表现规律较差。结果还表明,光合作用底物CO2在液相中较强的传导能力和较强的暗反应活性,是氮胁迫条件下氮高效小麦品种具有较强光合碳同化能力和物质生产能力的重要生理基础。-N下的旗叶叶源量(LSC)、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PAD)、叶绿素含量缓降期(RSP)、叶面积(LA)和平均光合速率值以H最大,M次之,L最低;丰氮条件(+N)下,子粒产量、氮效率和旗叶光合生理参数大体以M较好,H次之,L较差,与-N下不同氮效率品种上述性状或参数的表现规律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33.
盐碱地人工种植芨芨草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表明,在盐碱地里人工种植芨芨草,可以明显降低土壤盐碱度和pH值,对盐碱化土壤具有很好的改良作用;芨芨草可作为良好的造纸原料,不仅可以节约造纸辅料还有利于环保。芨芨草作为解决家畜冬春饲草不足和灾年家畜的“保命牧草”,对于牧区抗灾害能力有极大的提升作用。因此,人工种植芨芨草对干旱地区盐碱地改良、促进生态建设、发展地方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4.
基于GIS和USLE的密云县土壤侵蚀评价及空间特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将地理信息系统与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相结合进行密云县土壤侵蚀量的预测。在全面调查,收集研究区气候、地形、土壤等基础资料的基础上,通过Landsat—TM影像提取土地利用信息、植被覆盖度信息,并建立土壤侵蚀空间数据库。运用通用土壤侵蚀模型USLE定量计算出土壤侵蚀量,并对研究区土壤侵蚀强度进行了分级,旨在探求密云县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的特点及成因,为该区域水土保持和北京市的安全供水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地貌类型和土壤类型是密云县土壤侵蚀中影响较大的因子。  相似文献   
35.
迄今为止,在小麦抗旱性育种项目中,除产量外哪些参数还可能作为选择指标仍不清楚.本研究比较了一个抗旱的冬小麦基因型(TAM W-101 品种)和一个对干旱敏感的基因型(Sturdy品种)的叶片相对含水量(RWC)和气体交换参数,以确定是否这些生理参数有助于提高TAM W-101的抗旱性.植物生长灌水良好的生长室内,在开花期或营养生长期限制供水进行干早胁迫.在两个生长阶段试验中,与Sturdy相比,TAM W-101在轻度至严重的干旱条件下保持了较高的RWC和表观光合作用(A),在两个生长阶段内的胁迫条件下,同Sturdy相比,TAM W-101植株也保持了较高的光合能力(在一个给定的细胞间CO_2浓度〔Ci〕下的A值较高).在达到非常严重的胁迫水平之前,光合水分利用率(pWUE=A/气孔传导力)通常也随胁迫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在轻度至严重干旱条件范围内,TAM W-101比Sturdy具有较高的pWUE(在RWC基础上),但在灌水良好的条件下并不如此.高的叶片RWC、A和光合能力可能有助于提高TAM W-101抗旱性.  相似文献   
36.
不同生态型小麦品种旗叶光合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为明确不同生态型小麦品种的光合作用机制 ,以不同生态型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小麦旗叶的光合性能。结果表明 ,不同生态型小麦品种旗叶生育期间的气孔限制和非气孔限制具有相同的特点 ,在叶片功能旺盛的前中期 ,光合底物 CO2 对光合速率的限制主要是非气孔限制 ,在叶片老化后期 ,光合底物 CO2 对光合作用的限制同时存在着气孔限制和非气孔限制 ;不同生态型品种小麦旗叶光合功能和碳代谢特性具有与生态型表现相关的规律。春性品种叶绿素含量高 ,光合面积大 ,功能高值期 (RSP、PAD)长 ,叶源量 (L SC)大。半冬性品种光合速率高 ,叶绿素含量较低 ,功能高值期较短 ,叶源量最小。冬性品种叶绿素含量最低 ,功能高值期最短 ,叶面积和光合速率与半冬性品种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37.
1998年至今 ,我们一直进行葡萄日光温室育苗工作 ,总结了一套新的育苗方法 ,不仅省去了电热线催根的繁琐 ,还保证了扦插苗成活率在 98.3%以上 ,现简介如下。( 1)插条的采集与贮藏 结合冬剪 ,选品种纯正、生长健壮、成熟度好、芽眼饱满的当年生枝条作插条。插条剪成长 50 cm左右的枝段 ,每 10 0根捆成 1捆 ,用标签标明品种及采集地。选地势高、背阴的地方挖深 1m、宽 1.5m的贮藏沟 ,沟长酌情而定。沟底铺厚 10 cm左右的粗沙 ,沙的湿度以手握成团 ,一松即散为标准。将插条依次摆好 ,各层之间空隙用同样湿度的粗沙填充 ,最上面覆盖厚 2 0 cm的…  相似文献   
38.
冀中地区冬小麦播期,密度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凯  李章龙 《耕作与栽培》1993,(5):12-15,24
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播期之间的产量差异极显著,不同密度之间的产量差异较小,统计上未达显著水平。最适播期为播种期至冬前稳定通过≥0℃积温(冬前积温)611℃,适宜的播期范围为冬前积温446-776℃,适播期的临界点为冬前积温≤378℃和844℃。本文求出了冬前积温和密度与产量关系的二元二次方程,冬前积温与产量的一元二次方程和随积温变化的增减产趋势;并提出了根据冬前积温预测备穗数,冬前总茎数,冬前主基可  相似文献   
39.
40.
本试验通过对接种黄萎病的地块进行不同浇水次数的处理来调查分析浇水次数对向日葵黄萎病发生程度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浇水次数的增多,向日葵黄萎病的发病严重度也随之增加,且向日葵的产量呈现降低的趋势.在接种的地块中浇水1次的病情病指由29.0递增到浇水3次51.5;产量则由浇水1次的4690.95kg/公顷降低至浇水3次的3815.55kg/公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