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篇
  10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不同剂量的γ射线、电子束单因子及其与不同浓度的苯甲酰胺复因子处理大豆种子,均能诱发其生育期、孕性和株高等农世性状的突变,同时还能诱发蛋白质、氨基酸等品质突变,而且复因子处理较单因子处理的突变频率高。此外,筛选出的不同类型的突变体,其过氧化物酶海性及过气体物酶同工酶酶谱均有明显差异。因此,可应用过氧化物酶等同工酶酶谱分析法对突变体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22.
苯甲酰胺对大豆辐射诱变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试验用苯甲酰胺、 ̄(60)Coγ射线、电子束单因子及苯甲酰胺与 ̄(60)Coγ射线、电子束复因子处埋大豆风干种子。结果表明,苯甲酰胺单因子处理,对大豆M1的苗高、成株率、孕性和根尖细胞染色体均无明显的影响,对其M2也无诱变效应。 ̄(60)Coγ射线、电子束单因子处理,对大豆具有明显的损伤效应和诱变效应。苯甲酰胺与 ̄(60)Coγ射线或电子束复因子处理,能明显增强M1的损伤效应,并能提高M2的诱变效应。苯甲酰胺具有抑制辐射损伤修复、提高诱发突变频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23.
研究结果表明,大豆风干种子经γ-射线辐照后,再用咖啡因溶液处理,降低了M_1代苗高、成株率和孕性;增加了M_1代幼苗叶绿素缺失频率和根尖细胞染色体畸变频率;提高了M_2代叶绿素、熟期和孕性突变频率。  相似文献   
24.
菏泽地区棉花病虫害 发生动态及防治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病虫发生动态目前在菏泽地区已查明的棉花病虫有78种,其中常发病虫26种。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水肥条件的改善和气候的变迁,棉田生态系统发生了很大变化,棉花病虫害也发生了明显变化。1.1发生面积增加,发生程度加重。“六五”期间全区...  相似文献   
25.
研究结果表明,咖啡因和苯甲酰胺单因子处理,对大豆M1代的苗高,成株率,孕性,根尖染色体和过氧化物知力均无明显影响,对M2代也无诱变效应。^137Csγ射线单因子对大豆有明显的损伤效应和诱变效应;咖啡因,苯甲酰胺与^137Csγ射线复合处理明显增强了M1代的损伤效应,并明显提高了M2代的突变频率。  相似文献   
26.
苯甲酰胺与电子束复合处理对大豆的损伤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电子束和苯甲酰胺单因子和复因子处理大豆风干种子的结果表明:苯甲酰胺单因子处理,对大豆M_1代的苗高、成株率、孕性和根尖细胞染色体畸变频率均未产生明显影响,即苯甲酰胺本身无药效反应;苯甲酰胺和电子束复因子处理较电子束单因子处理的苗高、成株率和孕性明显降低,根尖细胞染色体畸变频率明显增加,即苯甲酰胺能够增强电子束的损伤效应。  相似文献   
27.
小剂量电离辐射的刺激效应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阐述了小剂量电离辐射刺激效应的概念、机理及其在农、牧、鱼、禽、蚕业上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8.
29.
^60Coγ射线和EMS复合处理对大麦遗传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0.
李国全 《农村电工》2005,13(8):29-29
行程开关主要用于反映工作机械的行程,发出命令以控制机械运动方向或行程大小。它将机械位移转变为电信号,使电动机运行状态发生变化,从而限制机械的运动,实现安全保护、电气联锁或程序控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