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6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7篇
  24篇
综合类   73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抚宁县玉米矮花叶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抚宁县玉米矮花叶病的发生与防治祁景乔汪志和杨占起陈国民李俊华丰晓强高素娥祁丽彤(河北省抚宁县农业局植保站066300)玉米矮花叶病自1994年在我县严重发生以来,连续3a发生面积都在1万hm2以上,占春玉米播种面积的70%,每年减产10%左右,成为我...  相似文献   
32.
新疆农业科学院哈密瓜研究中心多年来一直在喀什地区进行地方特色甜瓜品种比谢克其的研究及示范推广,已逐步完善并形成了配套的甜瓜促早熟栽培技术。本文主要对比谢克其甜瓜的播前准备、播种、间苗定苗、棚内温度控制、田间管理、果实采收各管理阶段加以总结,以期为甜瓜种植者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3.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连续3年施用生物有机肥对3种土壤有机质组分、 棉花养分吸收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施肥3年后,不同有机质含量土壤的有机质组分含量、 棉花养分吸收量及产量均较不施肥有不同程度的提高。3种土壤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土壤有机质总量和活性有机质组分(活性有机质、 中活性有机质、 高活性有机质)增加,活性有机质在3年后的增加幅度高于有机质总量,说明连续施用生物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有机质质量。高等、 中等有机质含量的土壤施用生物有机肥2030 g/kg时养分吸收量最大; 低等有机质含量的土壤在施用生物有机肥40 g/kg时养分吸收量最高。高、 中、 低等有机质含量的土壤棉花产量分别在施用生物有机肥20、 20、 40 g/kg时最大,较不施肥增加了54.05%、 37.15%、 104.08%。通过相关分析表明,随着土壤的本底有机质含量由高到低,有机质组分、 棉花养分吸收量及产量之间的相关性则越好,养分吸收量和产量存在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34.
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连续3年在不同土壤中施用不同量的生物有机肥的土壤养分、微生物生物量、酶活性及棉花各器官干物质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连续3年施用生物有机肥,3种土壤的养分、酶活性、微生物量和各器官干物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随着其用量的增加,土壤养分、微生物量及脲酶活性也在增加,土壤pH则相反,土壤蔗糖酶、多酚氧化酶、蛋白酶活性表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在不同土壤施用生物有机肥10~30 g/kg时基本达到最高,过氧化氢酶活性无显著变化。高、中、低有机质含量的土壤的棉花各器官干物质量分别在施用生物有机肥10~20、20~30、40 g/kg时基本达到最高。随着施肥年限的延长,3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均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土壤酶活性则变化差异较大。通过在不同有机质含量土壤中施肥与不施肥比较发现,本底有机质含量越低的土壤,施肥较不施肥的土壤养分、脲酶、蔗糖酶、蛋白酶活性及微生物量增加幅度越大。  相似文献   
35.
灌溉模式对北疆棉田土壤浸出液电导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棉田土壤土体的双向切片法,研究了膜下滴灌、淹灌两种不同灌溉模式下不同土层之间以及膜灌带的不同区域之间盐分分布,得出盐分在不同的灌溉方式下的运移规律。结果表明:由于灌水方式不同导致土壤耕层不同空间部位土壤盐分变化趋势不同。同时,由于北疆棉田采用宽窄行的种植模式,宽行和窄行以及膜灌带两侧钾素和盐分的在各土层之间含量也呈现出显著差异。滴灌处理盐分在土壤表层有轻微表积现象,随深度增加盐分含量下降;常规淹灌处理,土壤表层含盐量低于滴灌处理,而随深度增加在0~60cm深度范围内盐分含量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36.
研究了在高产条件下,不同行距配置、密度对奶花芸豆群体田间小气候变化、冠层结构、光能分布与利用特性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宜的群体密度下,通过扩大行距,减小株距,有利于优化群体结构,显著影响小气候因子在群体中的分布,改善个体生育状况和群体通风透光条件,使产量构成因素实现最佳配置,充分利用地力和空间,从而获得最佳产量。在实验条件下,密度15000株/hm2,行距60cm或采用80+40cm宽窄行、株距10~15cm是奶花芸豆理论上的田间最佳分布的配置。  相似文献   
37.
美国有关覆盖作物对水土流失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美国衣阿华大豆地中种植的燕麦、黑麦具有较强的减蚀作用。 1995~ 1997年 8月T C Kaspar等人在一块免耕的大豆地中种植了燕麦和黑麦 ,1996~ 1998年 4月在降雨强度为 12 5mm h的人工降雨后对该坡地的入渗、径流、细沟间侵蚀和细沟侵蚀进行了测定。为区分覆盖作物和车痕对土壤特性和入渗的影响 ,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 ,在覆盖作物种植前 ,在有无车痕的垄沟内进行了同样的测定。试验结果表明 :1996年覆盖作物对入渗、侵蚀没有影响 ;1997年燕麦和黑麦都减少了细沟间侵蚀 ,但是在 1998年只有黑麦增加入渗 ,并且减少了细沟间侵蚀和径流。无车痕与有车痕的垄沟相比具有较少的细沟间侵蚀、径流和较大的入渗。 1997年和 1998年燕麦和黑麦都减少了细沟侵蚀 ,但车痕对细沟侵蚀的影响没有测定  相似文献   
38.
不同培肥条件下土壤腐殖质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不同培肥条件下土壤腐殖质含量,性质和组成的变化,提取胡敏酸,用酒精分级,研究胡敏酸各级分分布及其光学性质,结果表明,有机肥,尤其是厩肥有利于形成缩合度低,结构简单的年轻腐殖质,培肥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9.
棉花滴灌专用肥氮磷配比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六因子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探讨滴灌条件下随水施肥棉花不同生育期 (苗蕾期、花铃前期和花铃后期 )养分需求规律 ,N ,P的最佳用量及合理投放区间 ,指导棉花大田生产的科学施肥 ,并为确定棉花滴灌专用肥的配方及科学施用提供依据。产量效应通过模拟选优提出了籽棉产量高于 4 5 0 0kg·hm-2 的各时期N ,P配比的优化范围  相似文献   
40.
<正>1956年2月,经江苏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在黄海之滨、原东台县境东部建立国营农场。在三仓河下游北岸为东台农场;方塘河以东为弶港农场。弶港农场体制经过十多年、十多次的变化,才直属于江苏省农垦局领导。1956年5月,诸品荣和杨则知等荣校80多位干部来到黄海滩涂,参加了组建地方国营弶港农场,主要任务是改造社会无业游民。场长杨则知,书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