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3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4篇
  29篇
综合类   82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肉品的要求从无公害到绿色食品,不断提高肉品质量.现从饲养上入手,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42.
丰县地区麦田杂草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丰县地区麦田杂草的发生特点,即阔叶杂草优势种变化较大、禾本科恶性杂草面积和种类增加、混生田块面积增加,并指出了其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麦田杂草的防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3.
近年来,陕西省苹果树连续几年在花期前后遭受霜冻危害,造成大量减产。兴平县一果园2007年因霜冻减产50℅,2009年又减产30℅左右,树体生长受到很大影响,当年抽生新梢数量少,生长弱,成花量减少,挫伤  相似文献   
44.
通过对陕西宝鸡高新区樱桃沟178.13 hm2甜樱桃树调查,分析了甜樱桃树流胶病发生的特点及导致流胶的原因,经过连续3 a的试验调查,总结出四种防治甜樱桃树流胶病的方法,其中采用"棒棒油"与美国进口的甲基托布津制成的药膏涂抹效果最好,治愈率达到88%,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5.
<正>核桃黑斑病(Xanthomonas juglandis Dowson)亦称"核桃细菌病"或"黑腐病",是影响核桃叶片、果实乃至核桃生产的重要细菌性病害,其发病率高,在全国各个核桃产区均有发生。发病较重时核桃树整株死亡,严重影响了核桃树的生长发育,降低了产量及商品果率。一般情况下,核桃树种植面积较大,且管理粗放,核桃黑斑病则更易发生。另外,该病还可侵染同属其它树种,如山核桃和核桃楸等。  相似文献   
46.
一、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及机遇 当前果业市场竞争进入了新阶段,我国的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水果产量保持世界第1位。人均占有量与10年前相比有了很大提高。现在果品市场品种繁多,淡季不淡,在城乡人民生活与农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水果品种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47.
1高效生态农牧业“五位一体“模式   “五位一体“模式是依据生态学、生物学、经济学、系统工程学等原理,运用一系列现代农牧业高新技术,包括高效设施农业技术、塑膜温室养殖技术、沼气能源开发利用技术、水资源优化利用技术、生态环境可持续农牧资源的合理配制技术等集成设计的,在一个高效设施日光温室内,将种植、养殖、沼气、节水工程和农村改厕集合在一起的、农牧业高效益生产和废物生态化再生循环利用的、高效商品性生态型农牧业生产方式.该模式温室的结构为塑膜覆盖的种植温室、太阳能畜禽暖舍、沼气系统、节水灌溉与自动饮水设施、水厕五部分组成;有的设施建造远离农户生活区,不包括水厕,又称“四位一体“模式.……  相似文献   
48.
为探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中各类微生物数量的差异及其垂直分布特征,以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林地、作物旱地和菜园3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进行培养,并统计其数量.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微生物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林地、菜园、作物旱地,其中细菌和真菌数量均表现为林地>菜园>作物旱地;放线菌数量表现为林地>菜园≈作物旱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各土层均是细菌数量最多,占可培养微生物总数量的70%以上;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相近,约占可培养微生物总数量的5%;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尤其是真菌数量的下降较为明显;林地、菜园和作物旱地土壤细菌和真菌的层化比率在2~2.5之间,土壤质量基本良好.  相似文献   
49.
丛枝菌根根外菌丝对不同形态氮素的吸收能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侠  张俊伶 《核农学报》2007,21(2):195-200
本试验以玉米为宿主植物,以Glomus mosseae和Glomus intraradices为接种剂,采用空气隔板分室-半液培系统,在植株收获前48 h向菌丝室供应15N标记的不同形态氮素,探讨丛枝菌根根外菌丝吸收传递不同形态氮素的能力。结果表明,丛枝菌根根外菌丝吸收传递15N能力因菌种和氮素形态而异。丛枝菌根真菌G.intraradices吸收传递15N的能力高于G.mosseae,根外菌丝吸收传递不同形态15N的能力为15NH4+>15N-Gln>15N-Gly>15NO3-。根外菌丝吸收传递的15N对植株氮营养的贡献仅为0.004%~0.032%。  相似文献   
50.
以山西省大同市晋华宫人工复垦和自然恢复煤矸石山以及忻州窑自然恢复煤矸石山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三座煤矸石山土壤AM真菌群落组成进行分析,并测定其土壤理化性质,以探究不同地点煤矸石山不同复垦方式下土壤中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M真菌)群落组成的差异及其土壤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晋华宫人工复垦煤矸石山和忻州窑自然恢复煤矸石山AM真菌多样性指数(Chao指数和香农-威纳指数)存在显著差异,但晋华宫人工复垦和自然恢复煤矸石山AM真菌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显著。试验共检测到67个AM真菌OTUs,可鉴定到3个AM真菌属级分类单元,其中球囊霉属(Glomus)在晋华宫人工复垦煤矸石山、晋华宫自然恢复煤矸石山和忻州窑自然恢复煤矸石山中均为最优势菌,多样孢囊霉属(Diversispora)、类球囊霉属(Paraglomus)仅出现在晋华宫自然恢复煤矸石山。多元置换方差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结果表明,晋华宫两种恢复方式的煤矸石山之间AM真菌群落组成差异不显著,而晋华宫与忻州窑两个地点的煤矸石山AM真菌群落组成差异显著。A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