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8篇
基础科学   4篇
  18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吴钦孝  李代琼  郭玉孝 《沙棘》2001,14(2):42-46
介绍了从俄罗斯科学院细胞遗传研究所和新西伯利亚地区浆果试验站引起是的泽梁,待从,女友、金色瀑布、西伯利亚红晕、红色火炬、小柳树、火光、闪光、变幻、检阅等11个沙棘优良品种在当地表现在性状和特点,为我国引种驯化和繁殖试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
在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用LI-6400光合仪对中国沙棘、俄罗斯沙棘和俄罗斯沙棘×中国沙棘光合特性及影响因子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表明三者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日变化均为“双峰”曲线。中国沙棘光合“午休”现象较轻,日光合速率和午后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极显著(P〈0.01)高于俄罗斯沙棘和俄罗斯沙棘×中国沙棘。中国沙棘光合作用最适气孔导度、大气CO2浓度、空气相对湿度比俄罗斯沙棘小,最适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气温、光合有效辐射比俄罗斯沙棘高。中国沙棘在最适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和大气CO2浓度下的光合速率比俄罗斯沙棘高;在最适气温、空气相对湿度、光合有效辐射下的光合速率比俄罗斯沙棘低。俄罗斯沙棘×中国沙棘光合“午休”现象比中国沙棘强,比俄罗斯沙棘弱,午后光合速率与俄罗斯沙棘相近;俄罗斯沙棘×中国沙棘最适气孔导度、大气CO2浓度高于中国沙棘和俄罗斯沙棘,最适胞间CO2浓度低于中国沙棘和俄罗斯沙棘,最适蒸腾速率、气温、空气相对湿度、光合有效辐射居于中国沙棘和俄罗斯沙棘之间。俄罗斯沙棘×中国沙棘在最适气孔导度下的光合速率高于中国沙棘和俄罗斯沙棘;在最适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气温、大气CO2浓度、空气相对湿度、光合有效辐射下的光合速率低于中国沙棘和俄罗斯沙棘。中国沙棘、俄罗斯沙棘和俄罗斯沙棘×中国沙棘的光合速率均与上午的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气温、大气CO2浓度、空气相对湿度、光合有效辐射显著相关,均为“抛物线”关系。  相似文献   
23.
1985~1994年在陕西吴旗县和宁夏固原县山地进行了建造沙棘果园及提高生产力的试验研究,沙棘果园的建造要重视种植材料选择、立地条件、栽植期、栽植密度选择以及雌雄株比例配置等,果园抚育管理要作好松土、除草、恢复整地工程、汇集地表径流、施肥、修枝、科学采果及沙棘园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等。  相似文献   
24.
经对吴旗县飞播沙棘进行生长观测,成林过程可分为出苗、成苗、幼林和成林四个阶段。自第三、四年即开始根蘖繁殖,成林面积和密度逐年增加。密度过大的8龄沙棘(2株/m~2以上)郁闭后,随着对阳光、土壤水分、养分的竞争,林木开始分化,被压木较多,出现枯梢、枯死株。文内还对沙棘幼林,成林抚育管理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5.
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人工草地建设中长期存在牧草品种、类型单一和适应性差等问题。野生牧草具有区域适应性强、高产、优质、抗旱、耐寒、耐瘠薄等特性,具有很好的利用前景。本文简述了野生优良牧草植物的特点和合理利用的意义,并分别从种质资源调查、基础生物学、牧草种子繁育和驯化应用等4个方面概述了研究和利用野生牧草的主要内容和途径,以期促进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草地建设与草业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26.
吴旗飞播区沙打旺根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对于土壤环境条件的不同适应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根系的特性、构造和其生理特点。一定植物品种的特性、特征以至产量的形成,植物所需水分和矿物营养的供应及对不良土壤和气候条件的抵抗力等,都与根系有着密切关系。研究植物根系对正确理解和掌握植物在个体发育中的特点、特性,以及它们中间、它们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至选择出适应性强、生产力高的品种和种群都有着重要意义。特别是对豆科植物根系的研究更为人们所重视。为了了解和掌握沙打旺根系生长发育的特性,根系与产量、根系与环境条件等的关系,我们对吴旗县飞播的各年生沙打旺根系作了初步观测,现将结果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27.
宁南沙棘、柠条蒸腾和土壤水分动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有效地利用土壤水分,维持水分平衡,是水土保持科研中的重要课题。通过对沙棘、柠条等树种的蒸腾和林地土壤水分动态的试验观测,本文得出如下结论:生产1克沙棘地上干物质总耗水为800克,其中蒸腾耗水483克,水分生产率为1.16g/ (mm·m~2);生产1克柠条地上干物质总耗水2264克,其中蒸腾耗水682克,水分生产率为0.44g/(mm·m~2)。因此沙棘、柠条水分利用率较高,可在半干旱地区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28.
对安塞试区种植的优良草种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 Leyess,禾本科)、沙打旺(Astragalusadsurgens pall,豆科)、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豆科)、红豆草(Onobryhis viciaefolia scop,豆科)、白花草木樨(Melilotus albus Desr,豆科)从生理生态学特性和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研究,选择适合于黄土丘陵区人工高产草地和改良放牧地的优良草种,为发展草地畜牧业和草地农业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9.
阮成江  李代琼 《沙棘》2007,20(4):6-9
结合1998年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安塞的观测资料,对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的光合特性及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沙棘光合速率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月均值为11.64 CO2μmol/(m2·s);(2)沙棘光合速率与环境因子(气温、相对湿度、光合有效辐射及CO2浓度)间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复相关系数为0.7168~0.8745;沙棘光合速率与林地土壤水分间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复相关系数达0.9925,且沙棘光合速率的季节动态滞后于土壤水分的月变化;(3)沙棘光合速率与植物因子(气孔导度及细胞间CO2浓度)间有十分显著的相关关系,气孔导度或细胞间CO2浓度增大,沙棘光合速率增大,反之则减小,复相关系数达0.9715和0.9708.这为分析沙棘光合作用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程度及沙棘最适生理生态条件,提高沙棘生产力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0.
半干旱黄土区沙棘的形态解剖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代琼  梁一民  黄瑾  姜峻 《沙棘》2004,17(1):8-13
1994~2002年先后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的安塞、吴旗县进行了沙棘形态解剖学特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沙棘叶具发达的表皮毛、较厚的角质层和发达的栅栏组织细胞,对大气干旱有强的适应性。根的周皮薄壁组织发达,细胞和细胞间隙较大,持水力强。沙棘由于具耐旱和节水型御旱的形态解剖和水分生理生态学特性,使沙棘耐旱、抗寒、耐水湿,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适应性强,并具有较高的生态、经济效益。以上研究为沙棘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大面积荒山抗旱造林,经营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