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92篇
  免费   269篇
  国内免费   565篇
林业   929篇
农学   709篇
基础科学   944篇
  713篇
综合类   4703篇
农作物   632篇
水产渔业   630篇
畜牧兽医   2520篇
园艺   784篇
植物保护   462篇
  2024年   107篇
  2023年   320篇
  2022年   367篇
  2021年   408篇
  2020年   324篇
  2019年   457篇
  2018年   484篇
  2017年   255篇
  2016年   336篇
  2015年   322篇
  2014年   620篇
  2013年   514篇
  2012年   546篇
  2011年   598篇
  2010年   638篇
  2009年   672篇
  2008年   655篇
  2007年   499篇
  2006年   547篇
  2005年   487篇
  2004年   437篇
  2003年   345篇
  2002年   316篇
  2001年   287篇
  2000年   269篇
  1999年   194篇
  1998年   178篇
  1997年   176篇
  1996年   166篇
  1995年   169篇
  1994年   178篇
  1993年   132篇
  1992年   129篇
  1991年   125篇
  1990年   115篇
  1989年   107篇
  1988年   82篇
  1987年   73篇
  1986年   63篇
  1985年   47篇
  1984年   54篇
  1983年   63篇
  1982年   44篇
  1981年   30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6篇
  1964年   9篇
  1963年   6篇
  195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P143是以扬稻6号为母本与从国际水稻研究所引进的IR69713-127-2-1-3-2R杂交选育而成的两系恢复系。该恢复系株叶形态好,花粉量大,千粒重大,配合力强,生育期适中,含Pi9和Pita 2个抗稻瘟病基因,穗期耐高温能力强。已配组Y两优143等5个杂交组合通过品种审定,并在南方稻区有较大推广面积。  相似文献   
992.
随着气候变暖加剧,高温干旱已严重影响中国水稻生产及可持续发展,培育耐高温干旱优质水稻品种是解决消费需求和绿色发展的重要措施。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2003年用耐热恢复系泸恢17与旱稻种质KalingaⅢ杂交F2代单株作母本,高配合力恢复系蜀恢527作父本杂交,采用系谱选育、高温干旱胁迫筛选、南繁加速稳定的方法育成恢复系泸恢107。泸恢107集聚了耐高温干旱、高配合力、高品质等有利性状,利用该恢复系配组的5个杂交水稻组合表现出大穗大粒、产量高、品质优等特点,已通过国家或省级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993.
为探明施氮量对四川省同纬度不同海拔地区超级杂交稻产量形成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以超级杂交稻泸优727和高产杂交稻内6优107为材料,在四川省汉源县(高海拔)、沐川县(中海拔)和泸县(低海拔)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施氮量(225、180、150、105、0 kg/hm2,分别记作N1、N2、N3、N4、N0)对超级杂交稻产量形成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同纬度不同海拔地区间超级杂交稻产量差异较大。与泸县点和沐川点相比,汉源点超级杂交稻产量分别增加62.1%和84.1%,其增产优势主要表现在有效穗数、每穗粒数、齐穗前干物质、齐穗后干物质、总干物质和收获指数增加上。超级杂交稻产量对施氮量的响应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而改变。汉源点和沐川点4个施氮处理间超级杂交稻产量差异不显著;泸县点N2处理超级杂交稻产量与N1处理相当,N3、N4处理超级杂交稻产量较N1处理分别显著降低6.7%和18.0%。超级杂交稻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随着氮肥减施量的增加呈显著增加趋势。与N1处理相比,N2、N3和N4处理超级杂交稻氮肥农学利用率分别增加6.8%~27.1%、27.9%~70.0%和37.3%~138.6...  相似文献   
994.
<正>纤毛虫病是鳖、虾、蟹养殖中常见寄生虫病之一,但养殖对象被寄生后不会直接死亡,故而容易被忽视。该病可引起鳖食欲不振、机体消瘦、生长缓慢,影响鳖的生长发育。鳖被大量纤毛虫寄生后不加以治疗,会继发细菌感染,诱发腮腺炎、腐皮病、穿孔病和红脖子病等常见疾病,造成死亡和影响商品价值,所以在病情发生早期要积极防治。现将1例中华鳖稚鳖感染纤毛虫病的治疗情况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5.
随着智能视频监控快速发展,监控视频流中的空间定位成为了计算机视觉的研究热点,而其中的关键组件即为交通相机的标定。针对交通场景提出了一种监控相机非接触式内部参数自动校准方法,通过检测交通场景下的天然标定物——车牌角点作为标准图案标定相机,结合使用不同的外参标定法,实现相机的完全标定。对该方法在多种场景下进行了评估,实验证明,非接触式交通相机标定方法的重投影误差约为2.97%,仅略高于完全手工标定方法0.14%。相比较其他的交通相机标定方法,极大地减少了人工参与及时间成本。  相似文献   
996.
河流水沙变化直接反映流域的生态环境状况和土壤侵蚀程度.为探讨南方典型水土流失治理区水沙变化特征及其驱动机制,以汀江流域长汀段1982年1月至2014年12月径流、输沙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CEEMDAN法、Mann-Kendall检验法、Pettitt检验法及构建水沙关系模型分析水沙的变化特征,通过双累积曲线法定量研究降...  相似文献   
997.
为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干酪乳杆菌及酿酒酵母联合发酵复合植物性饲料原料对育肥湖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瘤胃发酵的影响,试验选取78只体重[(17.73±0.11)kg]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育肥湖羊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3只羊(均为公羔)。对照组饲喂全价颗粒饲粮,试验组在全价颗粒饲粮中添加2 kg/t发酵复合植物性饲料原料。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及料肉比(F/G)差异均不显著(P >0.05)。(2)试验组中性洗涤纤维(NDF)及酸性洗涤纤维(ADF)消化率分别极显著提高了4.58%和16.10%(P < 0.01)。(3)试验组血清中球蛋白含量显著提高了29.20%(P < 0.05)。(4)试验组瘤胃液pH极显著降低了4.43%(P < 0.01)|氨态氮(NH3-N)及异丁酸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67.63%和189.24%(P < 0.05),其他指标对照组与试验组差异不显著(P >0.05)|试验组瘤胃液淀粉酶、蛋白酶和纤维素酶活性分别极显著提高了109.03%、123.47%和140.89%(P < 0.01)。综上所述,全价颗粒饲粮中添加复合植物性饲料原料能提高育肥湖羊对纤维的消化利用率,同时可以改善育肥湖羊的瘤胃发酵。[关键词] 发酵复合植物性饲料原料|育肥湖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瘤胃发酵  相似文献   
998.
通过试验,分析得出羊口蹄疫、羊小反刍兽疫、羊痘疫苗在不同日龄段的羊只上,以不同免疫注射组合方式进行接种,产生的免疫抗体效果及免疫安全性实验,为基层从事羊免疫工作的动物防疫员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植物含碳率是研究森林碳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精确测定含碳率及其影响因子有利于提高森林碳储量的预测准确率。方法以吉林蛟河阔叶红松成熟林固定样地内红松为研究对象,获取冷冻干燥、自然干燥和烘干干燥3种处理方式下的红松茎干连年含碳率,对比分析3种处理方式下不同径级红松含碳率年际变化特征。发现自然干燥含碳率波动较大,因此本文的挥发性碳贡献由冷冻干燥含碳率和烘干干燥含碳率来量化。通过比较大小径级红松挥发性碳贡献年际变化特征,分析其在时间尺度上的差异与稳定性,并构建挥发性碳贡献与气候因子和生长量等因子的相关关系,揭示影响挥发性碳贡献的主要因子。结果(1) 不同干燥方式仅对大径级红松的含碳率的测定结果有显著影响(P < 0.05),而3种干燥方式下小径级红松含碳率不存在显著差异。(2)红松挥发性碳贡献有一定阶段性。小径级红松挥发性碳贡献较大径级波动更大,小径级红松挥发性碳贡献最高和最低值分别为24.46%和0.03%,大径级红松挥发性碳贡献最高和最低值则为9.72%和1.18%,同时大径级红松挥发性碳贡献存在明显的滞后现象。(3)红松挥发性碳贡献主要受到冬季温度的影响,其中小径级红松挥发性碳贡献仅与当年12月的温度呈现显著负相关(P < 0.05),而大径级红松则与上一年12月的温度呈显著负相关(P < 0.05)。(4)当年1月降水对大径级红松挥发性碳贡献有促进作用(P < 0.05),而当年6月的干旱指数对小径级红松挥发性碳贡献有促进作用(P < 0.05)。推测挥发性碳可能与树木非生长季的生理活动有关。结论在评价森林碳储量时要考虑挥发性碳贡献,同时不能忽视径级差异的影响及挥发性碳的时间稳定性,从而实现对不同特征林分碳储量的精确估算。   相似文献   
1000.
连锁经营是近几年在商业中发展最为迅速的一种现代营销方式。自"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实施以来,农村连锁超市受到了广大农村消费者的欢迎,也吸引了众多连锁企业的目光。但在广大农村,这一先进的商业组织形式还远未全面涉入,体制等方面也有待健全。本文以分析我国农村连锁超市发展的现状着手,进一步探讨我国发展农村连锁超市的制约因素以及有利条件,同时对于今后农村连锁超市的发展提出若干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