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5篇
  93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集约经营雷竹林序列的土壤磷素含量与组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浙江省临安市三口镇、太湖源镇(西天目乡)、横畈镇等雷竹主产区采集了不同种植年限(1 a,5 a,10 a,15 a)集约经营雷竹林地以及作为对照的附近稻田(0 a)的土壤0~10、10~20、20~40 cm的样品,各年龄的土壤分别采集4个重复的剖面,对土壤磷素含量及分布作了研究,并用31P核磁共振仪分析了土壤磷素组分及比例的变化,以便为评估集约经营措施对土壤肥力和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三个乡镇雷竹林土壤表层的全磷(1.96~2.01 g kg-1)、有效磷(458~468 mg kg-1)均随着雷竹种植年限的延长而呈急剧上升的趋势,但土壤有机磷增幅不大。所有土壤剖面上的全磷、有效磷和有机磷均是表层>亚表层>>底土层,呈自上而下逐渐减少的分布规律,说明土壤磷素主要富集在表层。雷竹林土壤有机磷占全磷的比例为29%~20%,有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而下降的趋势。31P核磁共振分析证实无机磷酸盐组分占土壤磷素的极大部分。有机磷份量较小,其中磷酸单酯有一定比例,磷酸双酯较少,而焦磷酸酯则更少,说明在本研究的种植时间内雷竹林土壤有机磷含量变化不大。鉴于目前雷竹林地土壤有效磷已很高的现状,建议立即停用磷肥3~5年,这既不会影响雷笋的产量和品质,又可节约资源,并逐步使土壤有效磷下降、保持在一定水平上,防止潜在的污染水体的危险。  相似文献   
22.
曹志洪  胡国松  周秀如  李仲林  张新  王恩沛  赵振山  康健 《土壤》1993,25(3):119-122,128
本文论述了钾素与烟叶的香气质、香气量及吃味的关系;分析了土壤-烤烟植株系统钾素营养的组成和功能;提出了改善烤烟钾素营养,提高烟叶钾含量的可能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23.
陈荣业  范饮桢  曹志洪  蒋佩弦 《土壤》1978,10(6):213-217
碳铵——挥发性铵态氮肥——合理施用的关键之一是深施。  相似文献   
24.
保护地菜田与稻麦轮作田土壤微生物学特征的比较   总被引:45,自引:6,他引:45  
比较分析了位于长江三角洲嘉兴市的三类主要水稻土(漏水型水稻土、爽水型水稻土和囊水型水稻土)由稻麦(或油菜)轮作改为多年连作露地蔬菜和大棚蔬菜后一些土壤微生物学特征的变化,以衡量土壤质量演变的趋势。结果表明,与稻麦(油)轮作土壤相比,蔬菜地土壤微生物区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细菌数量显著减少,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却显著增加;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数量随土壤类型不同呈不同的变化。多年连作露地蔬菜和蔬菜大棚保护地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总磷脂(TPL)含量显著低于稻麦轮作土壤,土壤中脱氢酶活性也显著低于稻麦轮作土壤。Biolog分析表明,蔬菜大棚保护地土壤中微生物能利用的碳源显著少于露地蔬菜和稻麦轮作土壤,而后两者间无显著差异。说明由稻麦(油)轮作改为多年连作大棚蔬菜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功能的多样性明显下降,土壤质量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利用性土壤的长期生产力也将大大降低。土壤微生物数量、活性及群落结构和功能多样性的下降主要与蔬菜栽培特别是大棚蔬菜栽培的旱作与稻麦水旱轮作的生态环境条件的变化和前者的过量施用精有机肥和高效NPK复合肥导致的土壤氮、磷富集、有机质下降、次生盐渍化和酸化有关。  相似文献   
25.
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种植水稻对长江三角洲绰墩山遗址的古水稻土与现代水稻土的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和氨氧化细菌数量的影响。在60d的试验期内观察发现,现代水稻土含有0.416~1、235MPN mg^-1的氨氧化细菌,古水稻土在温室培养后也检测到0.013—0、055MPN mg^-1的氨氧化细菌,但数量远远低于现代水稻土;在不施氮的条件下种植水稻会降低古水稻土与现代水稻土中氨氧化细菌的数量,但施加硫酸铵在种植水稻30d时增加了其数量,而施加硝酸钠对其数量没有显著影响。现代水稻土的碳底物利用能力明显弱于古水稻土,微生物群落的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和McIntosh指数也不同程度的低于古水稻土;种植水稻60d后,现代水稻土中微生物群落的整体活性显著提高,三种多样性指数也达到与古水稻土相同的水平,但施加氮肥又减缓了种植水稻对微生物整体活性的增强作用。种植水稻和施用氮肥对古水稻土微生物群落的三种多样性指数均没有显著影响,而且3320a古水稻土和6280a古水稻土的微生物功能多样性也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6.
古水稻土与现代水稻土的供氮差异及其氮肥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最新的考古发现,中国种植水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多年。据考证,位于长江三角洲的昆山市正仪镇绰墩山古水稻土遗址的地下42~57cm与100~116cm均为古水稻土层,历史耕作时间分别距今约3320a和6280a。氮素是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重要营养元素,稻田土壤的供氮能力是影响水稻生长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27.
养分平衡是养分管理的必要环节,对增加作物产量和提高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硫(S)素与其他营养元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对作物养分吸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S 与N或Ca、 K、Zn之间交互作用对养分吸收和利用是协同的,而S 与Mg、Mo、Cu、、Se、Fe、Sb、Cd、B、Br之间交互作用对养分吸收和利用是拮抗的.然而,S 与 P或Se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养分吸收和利用是协同还是拮抗取决于作物种类、生长阶段和养分的浓度.N、S配施可以促进蛋白质的合成,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由于S素与其他营养元素之间存在的这种拮抗作用,因此施用S肥可以减轻污染土壤重金属对蔬菜的毒害作用或加剧缺S土壤上蔬菜B和Mo的缺乏.  相似文献   
28.
烤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2006年全国种植烤烟的面积达114·5万hm2,总产量为2 163 t[1]。烤烟生产分布在全国23省市,是2 000多万农户、约一亿多烟农主要的经济来源[2]。特别是在我国经济尚欠发达的西南地区,烟叶生产是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吸烟有害是世人共识的,在卷烟没有完全退出市场和部分人群的生活之前,提质降害是卷烟工业和科研工作者的首要任务。烤烟生产是卷烟工业的第一车间,卷烟的提质降害必须从田间抓起。上海烟草(集团)公司在我国西南烟区开辟了新的烟草基地,为了提高烟叶质量和尽可能降低烟叶携带的有毒物质,该公司与中国科学…  相似文献   
29.
使用不同生物炭浸提液对水稻种子进行培养,研究生物炭种类对水稻萌发和幼苗发育的潜在影响。3 种生物炭为竹炭、烟杆炭和稻杆炭,生物炭浸提液梯度为原液(1:5)、10 倍稀释液和50 倍稀释液,处理培养后观察水稻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生长情况。烟杆炭原液处理培养后第3 天水稻种子发芽率只有8.7%,远低于对照的43.3%,芽根长度、干鲜重等指标也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所有低浓度的生物炭浸提液对水稻萌发具有一定促进作用。竹炭10 倍浸提稀释液的发芽率比对照高9.3%,烟杆炭和稻杆炭50 倍浸提稀释液的发芽率比对照高11.3%,但芽根长度、干鲜重等指标大部分与对照无显著差异。本结果初步证明高浓度烟杆炭对水稻生长具有抑制作用,而适当的生物炭用量则有益于水稻生长。  相似文献   
30.
油-稻轮作条件下土壤硫形态消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无机硫主要是水溶和吸附态SO2-4,它能被作物直接吸收.有机硫是作物利用硫的主要来源,分为HI还原有机硫(硫酸酯)、碳键硫(C-S)和惰性硫.有机硫只有转化为SO2-4后才能为作物吸收[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