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6篇
  10篇
综合类   49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蓝莓(Vaccinium spp.)是无根毛植物,根系吸收养分能力弱。华南地区是蓝莓栽培的新区,调查研究广东土壤条件是否适合蓝莓生长发育、树体养分是否平衡。【方法】以广东省河源市蓝莓园的4个品种为研究对象,在叶片和土壤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综合营养诊断法(DRIS)研究蓝莓树体养分平衡和盈亏状况,测定菌根侵染率,分析影响树体营养的土壤化学性质。【结果】蓝莓树体养分水平存在品种差异,‘夏普蓝’养分水平最高,叶片氮、磷、钾含量分别为15.90、0.76、6.58 g/kg,铁含量63.73 mg/kg;树体养分的总体需求表现为磷>氮>钾,磷、氮含量处于偏低范围,钾含量处于平衡范围;土壤养分水平与叶片养分水平无显著相关性;根系菌根侵染率较低(15.0%~26.7%),导致根系吸收能力较弱。【结论】华南地区蓝莓树体的养分水平不平衡,与根系吸收能力弱和菌根侵染水平低有关,应该提高有机磷肥和有机氮肥用量,并接种菌根真菌。  相似文献   
82.
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作为重要的蜜源植物和绿肥作物,对促进作物增产具有重要作用。根据当地的耕作制度,选育花期适当的品种是紫云英重要的育种目标。LEAFY(LFY)是植物花分生组织的特异基因,而目前关于紫云英LEAFY基因的研究尚无报道。为探究紫云英中LEAFY基因的功能,本研究采用Illumina Hiseq和c DNA末端快速克隆(rapid-amplification of c DNA ends,RACE)技术对紫云英LEAFY基因序列进行克隆;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对LEAFY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q RT-PCR揭示该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特性;采用表达载体构建、侵染以及转基因T2代纯合株系的生长发育表型特征统计分析鉴定紫云英LEAFY基因功能。本研究获得的LEAFY基因全长c DNA长度为1 400 bp(Gen Bank No.MH352146),含有1个1 191 bp长的开放阅读框;编码的蛋白质含有396个氨基酸,含22个α螺旋和5个β折叠,其分子量为44.72 k D,理论等电点为6.41;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蒺藜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鹰嘴豆(Cicer arietinum)等物种的LEAFY蛋白相似性均在80%以上,具有高度的同源性;q RT-PCR分析结果表明,紫云英LEAFY基因在各组织中的表达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花芽、花、叶、叶芽、根、茎和荚;超表达LEAFY基因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实验结果发现,超表达LEAFY基因拟南芥株系的出苗至抽薹天数比野生型平均早3 d,出苗至开花天数比野生型平均早2 d,开花数比野生型平均多1.79个。本研究表明紫云英LEAFY基因与豆科物种均有较高的同源性,在其花芽中表达量最高,并证实LEAFY基因可能调控其开花机制,为通过分子技术改良该物种成花提供理论依据,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3.
为探究红壤旱地生土种植绿肥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在浙江省遂昌县和景宁畲族自治县的新垦旱地设置不种植绿肥的对照,以及种植大绿豆和种植高丹草的处理,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不同处理表层土壤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差异,并分析细菌群落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种植绿肥显著(P<0.05)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且高丹草的效果优于大绿豆。种植两种绿肥作物对细菌群落多样性无显著影响。不同处理下的优势细菌门类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浮霉菌门(Planctomycetota)、黏球菌门(Myxococcota)、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ota),相对丰度共占84%以上。与对照相比,种植绿肥降低了差异标志物的数量,尤其是种植大绿豆的处理。在门水平上,种植大绿豆较高丹草大幅提高了根际土壤中拟杆菌门(Bacteroidota)的相对丰度;在属水平上,种植大绿豆处理的罗河杆菌属(Rhodanobacter)和孤岛杆菌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