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51篇
  5篇
综合类   10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基于Spss17.0,对南方丘陵山11省(市)耕地坡度、种植结构、人均收入及劳均耕地面积等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将南方丘陵山区细分成西南区、中东部和沿海发达区3大区域,并深入分析分区的农机化基础数据,找出其中的差异性,从而因地制宜地制定出各分区的农机化扶持政策。  相似文献   
42.
为实现到2025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5%,农机装备品类基本齐全,重点农机产品和关键零部件实现协同发展,产品质量可靠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需要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生态,激发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潜力.本文从创新生态的视角,概述各创新主体的作用及其特征,分析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内外部的制约因素,构建农业机械化科技协...  相似文献   
43.
2006年10月19~20日,农业部南京农机化研究所组织召开了中国农机化发展论坛——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交流会,来自中国工程院、农业部农机化司、农业部农机鉴定总站、农业部农机推广总站和农业部水稻机械化专家组以及水稻优势产区10个省市农机管理和基层推广部门、14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16家知名农机企业的专家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未来5~10年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的技术路线、发展目标、技术与装备研发以及长效机制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探讨和交流。  相似文献   
44.
基于机械化生产视角的中国蔬菜成本收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和重要要素,为研究中国蔬菜种植效益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机械化生产方式下农机化发展对策,运用1998—2012年统计数据对蔬菜生产成本收益进行了定量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等方法研究了典型区域蔬菜生产机械化现状及问题。结果表明,中国蔬菜单位面积净利润主要受价格和人工成本因素影响,价格影响程度大于人工成本,通过政策扶持完善蔬菜市场机制,有利于保障种植收益;农药和农膜的投入对蔬菜产量影响大,农药投入影响程度大于农膜投入,农业装备投入对产值影响大,化学农业对蔬菜增产的边际效用逐渐递减,而农机科技的推动作用日益突出;按投入产出指标可将中国主要蔬菜品种分为设施茄果类、露地茄果类和露地叶菜类,蔬菜品种对机械化需求紧迫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露地茄果类、设施茄果类、露地叶菜类;中国蔬菜生产机械化水平较低,因作业环节、区域条件和蔬菜品种的不同而呈现较大差异,政策投入、推广机制和技术创新对机械化技术发展有较大影响,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探索农机农艺融合的机械化生产技术模式,对于研究通过蔬菜省力化机械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蔬菜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5.
中药材是甘肃省特色产业之一,近年来随着国家产业政策向特色产业转移,甘肃省中药材面积在逐年增加,种植中药材已成为广大农村和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中药材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需求日渐加剧。通过文献查阅与实地调研,结合根茎类中药材关键栽培农艺技术,针对当归、党参和黄芪等道地中药材,从耕种管收等作业环节,概述机械化研究及应用现状。指出机械化生产存在的问题:中药材种植区域多为丘陵山地,种植面积分散且较小;根茎类中药材品种繁多,种植方式和栽培农艺要求较多且复杂,农机农艺难融合;关键环节机具存在作业质量差等现象,中药材机具投入收益率不高,药农购买机具的积极性不高;现有机具技术含量低、创新性不足、易被仿制,企业对中药材机械化研发积极性低。提出中药材产业向规模化发展、种植模式向标准化发展、关键环节机具向高质高效发展、中药材机械生产企业向龙头企业发展的未来趋势,以期为中药材生产装备研发提供参考,助力中药材产业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蔬菜产业发展迅速,目前已经成为种植业第二大产业,蔬菜产业在我国农业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面临价格波动、质量安全、生产成本高等瓶颈问题,转变以人工为主的传统蔬菜生产方式为机械化生产是必然的选择。本文研究我国蔬菜机械化发展现状,分析国外蔬菜产业发展典型模式和发展经验,结合发展环境对比分析,提出我国发展蔬菜机械化的对策。结果表明,我国蔬菜生产机械化还处于初始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美国日本等国家已实现蔬菜产业现代化,而我国蔬菜生产机械化水平较低,且发展不均衡,因作业环节、区域条件和蔬菜品种的不同呈现出较大差异,政策投入、推广机制和技术创新对机械化技术发展有较大影响。以美国和日本为代表的两种典型国外模式对我国蔬菜产业发展具有借鉴作用,为了实现我国蔬菜生产实现机械化和现代化,应结合我国国情,强化政策扶持,优化生产布局,构建标准化技术体系,推进农机化科技成果的应用。  相似文献   
47.
适宜机插株行距促进水稻生长提高产量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为了比较不同行距插秧机的作业效果,以及机插秧不同株行距组合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在江苏靖江、张家港和黄海农场3地进行了连续2 a田间定位试验。每个试验点设置行株距分别为:30 cm×11 cm、25 cm×14 cm、25 cm×11 cm 3种株行距组合处理,3次重复。结果表明,在水稻漏插率方面,2012年30 cm×11 cm(行距×株距)处理最高,25 cm×11 cm(行距×株距)处理最低,2013年30 cm×11 cm(行距×株距)处理仍最高,25 cm×14 cm(行距×株距)处理最低。窄行距大株距有利于降低水稻漏插率,但在伤秧率、倒秧率方面和每穴平均株数方面,3个品种的不同处理之间均无统一规律;分蘖稳定后各试验点茎蘖数均为30 cm×11 cm(行距×株距)处理最高,25 cm×11 cm(行距×株距)处理最低,大株行距有利于促进水稻分蘖;产量方面各处理每公顷有效穗数30 cm×11 cm(行距×株距)处理25 cm×11 cm(行距×株距)处理,其他产量构成因素差异不显著,最终各处理实际产量表现为25 cm×11 cm(行距×株距)处理较好,故插秧机行株距为25 cm×11 cm较适合于江苏省水稻机械化种植。该研究可为江苏省水稻插秧机机具选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
江苏省设施草莓机械化生产现状与制约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在江苏省设施草莓的生产中,大部分环节都依赖于人工作业,机械化程度很低。设施草莓生产中复杂的农艺技术,分散、传统的种植模式,机具不配套等制约了草莓机械化生产的发展。加快设施草莓机械化生产,需要从提高农机农艺融合度、适度扩大种植规模、加强政策的激励和引导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49.
技术创新与专利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以专利为视角,从江苏农机制造企业技术发展趋势、技术集中度、重要申请人、核心发明人等维度,对行业专利数据进行挖掘和可视化分析。研究表明,近10年,江苏农机制造企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率达27.60%;创新型农机制造企业加快发展壮大,各板块TOP5申请人专利授权量在专利总量的占比平均达72.27%;细分领域创新活跃度不均,农用动力机械及通用机械等4个领域创新势头强劲;全行业发明专利授权量在专利总量中的占比仅为9.42%,明显偏低,整体创新水平有待提升。相关研究结论有助于全面了解江苏农机制造企业创新活动现状,为科学决策提供情报支撑。  相似文献   
50.
农用地平整工程与农机作业间的关系受到多学科、多领域的关注,重视该问题对于推动我国的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具体农用地平整工程措施归类的基础上,通过梳理已有研究成果发现,农用地平整工程措施与农机作业间紧密联系,相互促进,但关键在于结合当地地形,把握平整尺度并合理设定机械化目标。现有研究成果较为零散,以定性研究为主,缺乏定量分析和实际案例支持。未来研究可以就不足之处展开,明确农机作业在农用地整治中的具体影响和要求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