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5篇
农学   4篇
  7篇
综合类   53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高温胁迫对25个油茶品种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为探索高温条件下油茶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规律,以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油茶种质资源圃中25个油茶优良品种为材料,对成年大树的水培枝条进行常温对照、40℃和45℃等3种温度处理,处理时间8h,并测定了其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的含量。结果表明:与常温对照相比,40℃、45℃高温胁迫后,25个油茶品种的可溶性蛋白质平均含量分别增加63.29%、77.88%,游离脯氨酸平均含量分别增加40.82%、83.97%,可溶性糖平均含量分别增加56.57%、147.26%;油茶品种间上述各指标在同一温度胁迫下差异极显著。由此可见,高温胁迫使油茶品种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升高,且不同油茶品种间存在显著的耐热性差异。  相似文献   
52.
配方施肥对乌牛早茶苗营养生长及茶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三元二次通用旋转施肥方案,分析氮、磷、钾配比施肥对乌牛早盆栽茶苗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施肥配比不同,对乌牛早茶苗的营养生长、光合特性和品质特征影响不同。磷、钾施肥质量配比为1∶2时,有利于茶苗营养生长和茶叶品质提升。其中T1处理(氮、磷、钾施肥质量配比为1. 2∶0. 4∶0. 8)对乌牛早的苗高、地径生长最有利;净光合速率最大的处理为T9(氮、磷、钾施肥质量配比为1. 5∶0. 25∶0. 5),叶绿素含量最高的处理为T17(氮、磷、钾施肥质量配比为0. 75∶0. 25∶0. 5);茶叶品质最好的处理为T4(氮、磷、钾施肥质量配比为1. 2∶0. 1∶0. 2)。所有施肥处理均能提高咖啡碱的含量,其中T4处理(氮、磷、钾施肥质量配比为1. 2∶0. 1∶0. 2)最高,比对照提高了65. 7%。兼顾乌牛早茶苗的生长、光合和茶叶品质,最终确定最佳施肥方案是T9处理(氮、磷、钾施肥质量配比为1. 5∶0. 25∶0. 5)。  相似文献   
53.
遮阴对紫珠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紫珠叶片光合和生理特征的影响,利用盆栽试验,设置了3个光照梯度,透光率分别为100%(L_0)、60%(L_1)、30%(L_2),在遮阴处理2个月后,测定紫珠叶片光合特征、叶绿素荧光等的变化。结果表明:PSⅡ最大光能转换效率(F_v/F_m)和PSⅡ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F~′_v/F~′_m)在透光率为60%时达到最大值,且F~′_v/F~′_m的全光日照组与遮阴组间差异显著(P0.05)。不同透光率的F~′_v/F~′_m间差异显著(P0.05)。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F~′_q/F~′_m)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_(P,Q))与遮阴梯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在光化学猝灭系数(q_P)方面,遮阴组显著低于全光日照组(P0.05),但q_P和遮阴程度的相关性并不显著。与全光日照相比,遮阴导致了紫珠叶片表观量子效率、暗呼吸速率和光补偿点的升高。紫珠叶片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和光饱和点均与遮阴梯度呈显著的负相关(P0.05)。适度遮阴(透光率60%处理)时紫珠叶片中的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质量分数明显高于全光日照组的,但在透光率30%(L_2)处理时,光合色素则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紫珠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和淀粉质量分数在遮阴处理下呈降低趋势,且在透光率为30%(L_2)处理时明显降低(P0.05)。  相似文献   
54.
植物嫁接机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应用性嫁接技术的发展依赖于嫁接理论的不断深入和完善,系统地论述了目前有关植物嫁接机理方面的研究概况,主要涉及植物嫁接的解剖结构、维管束桥形成前砧穗的养分供应、激素等物质对嫁接成活的作用、嫁接的亲和力、嫁接成活后砧穗间的相互影响及嫁接杂种等内容。  相似文献   
55.
采用SEM/EDS技术,研究霍山石斛拟原球茎生长及植株再生过程中结构和元素的变化,分析其发育过程及药效成分。结果表明:适当的组培条件会使外植体表层具有分生能力的细胞不断分裂和增殖形成拟原球茎和次拟原球茎。其中拟原球茎分化出芽和根,完成幼苗的形态发育。30d后幼苗的根无明显的根毛和根被组织;茎表皮多纵向皱褶,横切面边缘具波状棱角,细胞内含物黏液状,外韧有限维管束散生;等面叶,四列型气孔只分布于下表皮,保卫细胞肾形。拟原球茎形成期,含有较多的Na、S、K、Al、Si、Fe,分化期P、Cl、Mn、Ca增多,幼苗所含K、Ca增幅较大,其他元素减少或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56.
为开发栎属遗传多样性检测的SSR标记,分析了蒙古栎、无梗花栎、夏栎和欧洲栓皮栎EST-SSR的特点,结果表明蒙古栎的EST中3 209.46 bp有一个SSR,无梗花栎中每6 160.36 bp有一个SSR、夏栎中每5 883.30 bp有一个SSR,欧洲栓皮栎中每6 129.12 bp有一个SSR。蒙古栎、无梗花栎、夏栎和欧洲栓皮栎EST-SSR的平均长度分别为21.65 bp、21.1 bp、20.66 bp和20.65 bp。四种栎类中不同基元的EST-SSR的分布频率具有非常一致的特征,均是二基元、三基元和六基元的SSR分布频率最高,达20%以上。而四基元和五基元的SSR在四个种类中的分布不到0.05%。二基元的SSR中大于1%的SSR均是AG、CT、TC、GA、AT、TA基元,并且在蒙古栎、无梗花栎和夏栎中AG、CT、TC基元的分布频率最高,而在欧洲栓皮栎中是TC、GA、AG的分布频率最高;三基元的SSR中,含CAA、GAA、TCT、CTT的SSR在四种栎类中都存在。六基元的SSR中大于1%在四种栎类中出现的类型均较少,为0~4种。  相似文献   
57.
在广泛收集乌冈栎地理分布资料的基础上,利用目前常用的植被与气候相互关系的研究方法,结合温暖指数(WI)、寒冷指数(CI)、干燥度指数(K)、水热综合指数(S)、年均生物温度(BT)、可蒸散量(PET)和年均可能蒸发量率(PER),以及单一的气象因子一月均温(TM-Jan)、七月均温(TM-Jul)、最高温(TMax)、最低温(TMin)、年均温(TM-A)、年均降水量(PM)等,对乌冈栎在东亚地区的地理分布及其与气候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乌冈栎在中国地理分布在23°-34°N、100°-120°E,日本分布在26°-37°N、128°-140°E,均属于亚热带分布。气候环境指数研究的结果表明乌冈栎各项指数平均值均较低,与亚热带分布的青冈的指数接近,因此其性质为亚热带耐寒树种。通过热量曲线的比较,反映了中日两国乌冈栎分布范围的差异。结合主成分分析可知,影响乌冈栎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温度,并将其分布区划分为5类,包括:日本区(A)、中国华东区(B)中国西南部区(C)、中国西北部区(D)和中国南部区(E)。最后建立了乌冈栎生物地理模型,对预测该物种的分布提供了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8.
将石自然保护区乌冈栎群落木本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冈栎林是分布于我国东部湿润地区特殊的硬叶栎类林,对水土保持及植被生态恢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群落学方法对乌冈栎群落的植物组成进行调查,并对该群落的木本种子植物区系成分组成及其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以鸟冈栎为优势种的群落内共有植物60种,隶属于26科43属,其中茜草科、蔷薇科、山茶科、樟科和壳斗科等少数几个科在物种组成上占有较大的优势;该群落物种组成及结构简单,与栎属其他群落的物种组成比较可知,木本植物多度接近辽东栎群落和袍树群落,而低于锐齿栎群落和麻栎群落.科属区系分析表明,热带性质的科属所占比例为61.90%和57.14%,区系分布类型热带性要稍强于温带性,从而体现出该群落植物区系具有热带性质和温带性质交融与过渡的特点.地理联系与华东植物区系联系最为密切,属于中国-日本植物区系的一部分.乌冈栎群落区系在地史年代上的起源与演化和西部高山硬叶栎类林有着紧密的关系,是高山栎类林在东部的"残遗植被",并且其形成时间应该不会晚于中新世.  相似文献   
59.
施用土壤改良剂对磷素流失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滇池设施农业土壤和坡耕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外源施用土壤改良剂(硫酸亚铁FES,硫酸铝ALS,聚丙烯酰胺PAM)和土壤消毒剂(五氯硝基苯PCNB)的办法,在不同解吸时间和解吸类型的条件下,研究了土壤改良剂对土壤解吸过滤液中总磷(TP)和可溶性总磷(TDP)的浓度变化影响。研究显示:无论是在连续解吸(2 ~ 10 h)的长时间情况下,还是在两种解吸类型(2 h强度解吸和6 h连续解吸)的情况下,除PCNB外,FES,ALS和PAM都可以显著降低两种土壤过滤液中TP浓度(p<0.05)。并且发现FES和PAM在连续解吸情况下,对设施农业土壤过滤液中TDP浓度变化具有显著影响,且在两种解吸类型下,还可以均显著降低两种类型土壤中的TDP浓度。野外田间试验表明:施加改良剂后,径流雨水中TP和TDP值也得到明显降低,FES,ALS和PAM的施用对降低P素流失具有明显的效果。可见,无论从解吸持续时间、解吸类型还是土壤类型方面看,FES和PAM都具有显著的防控P素流失的效果,适宜在滇池流域设施农业和坡耕地等土壤中应用。  相似文献   
60.
玉簪栽培应用历史悠久,特别是作为园林观赏植物应用前景广阔。该文从命名与分类、生理生态学、繁育栽培、园林应用4个方面概述了玉簪属植物的研究现状,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玉簪属植物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