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30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28篇
  11篇
综合类   191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34篇
畜牧兽医   99篇
园艺   37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金龟子是危害多种植物的害虫,种类较多。2004年以来,结合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对许昌地区调查发现的金龟子进行鉴定,发现共有14种,其中2种为1980年后新发现的,4种危害较为严重。提出了从控制成虫和幼虫2个途径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302.
果蔬贮藏保鲜技术及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类贮藏保鲜手段的侧重点不同,但都是通过对保鲜品质起关键作用的三大要素进行调控,控制其衰老过程、微生物或内部水分蒸发来达到贮藏保鲜的作用,本文介绍了涂膜保鲜、气调保鲜、基因工程技术保鲜、冰温技术保鲜和电子束辐照处理5种果蔬贮藏保鲜技术的原理和目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03.
本文综述了稀土壳糖胺螯合盐的理化性质、生物学功能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旨在为稀土壳糖胺螯合盐作为新型饲料添加剂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04.
九江,在历史上是我国一大茶市。明清时代,九江府辖五个县,除瑞昌、庐山产少量茶叶外,其他三个县不产茶。但因其濒临长江,素有“江西北大门”之称。就水运条件言,与长江上下各港相通,终年可通三千吨级的货轮,系天然良港,水运极为方便。加之它的邻近地区丘陵起伏,雨量充沛,气  相似文献   
305.
<正>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水资源紧缺和用水量急剧增加的矛盾日益突出,占全部用水量近80%的农业用水的节水灌溉问题被提到了议事日程。目前,农业节水灌溉已在推广应用,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后劲,并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1 节水灌溉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人们都有一种错误的认识,即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其实不然,据统计,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仅为2300m~3,约占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1/4,被列为世界13个贫水国之一,尤其是地处北方的河南、河北、山东等省的人均水资源量与极度缺水的以色列相近,由于降雨分布不均,又没有足够的蓄水设施,使大量的地表水白白的浪费了,而且由于生  相似文献   
306.
307.
308.
近年来茶薪菇的袋栽推广应用具一定规模 ,按常规栽培管理 ,生物效率普遍偏低 ,在 30 %~ 6 0 %左右。我们在茶薪菇高效栽培方面 ,经多年的研究 ,中试推广说明 ,茶薪菇高产栽培掌握以下三个关键要点 :选拔适龄的优良菌种 ;合理的培养基碳、氮比 ;栽培模式的确定。根据茶薪菇的生物学特性 ,子实体发育生长的温度范围较广 ,生长周期长 ,培养基失水严重 ,影响子实体的形成 ,以及出菇期间温度较高时 ,菌蚊、蝇钻入培养基质咬断菌丝、钻蛀子实体。采用覆土栽培 ,覆土层中水份能不断地渗入到菌袋中补充失去的水份。覆土层对培养基有防护作用 ,杜绝…  相似文献   
309.
分析了北方园林植物病虫害问题和植物保护现状,并就加强北方园林植物保护力度提出相关措施,以期促进北方园林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310.
澳洲坚果叶斑病新病原及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澳洲坚果园发现一种叶部病害,为明确该病害的病原菌种类,将采集病叶进行病原菌分离,并运用柯赫法则测定致病性,根据病原菌的形态学特征和rDNA-ITS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菌株的菌落形态和分生孢子形态都与小孢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microspora一致,经分子生物学鉴定,其ITS序列与小孢拟盘多毛孢的ITS序列的同源性为99%,将引起澳洲坚果叶斑病的病原菌鉴定为小孢拟盘多毛孢。PDA培养基最有利于该病原菌生长,培养3d后,菌落直径达62.9mm,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硫酸铵;病原菌在15~30℃均能生长,最适生长温度28℃;病原菌在pH值4~11范围内均可生长,pH值7生长最佳,全光照有利于病原菌生长。首次报道Pestalotiopsis microspora引起澳洲坚果叶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