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2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篇
  13篇
综合类   43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006年国家全面取消农业税,标志着零农业税时代的来临。零农业税时代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面临着总量供给不足、供给结构不合理、供给效率低、供给不公平等问题,因此增加农村公共产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关键在于制度和体制的改革、完善与创新。  相似文献   
22.
1新疆优质棉基地的发展 我国棉花生产曾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黄淮海平原和新疆三大棉区,随着新疆棉区 的发展,1995年新疆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棉花种植面积占全国种植面积的137%,总 产量占全国的208%,发挥了稳定市价,保证我国棉纺工业原料的关键作用,缓解了我国棉 花供需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为此90年代国家提出建设新疆特大棉花生产基地的设想和方案 。鉴于此,自治区党委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把发展棉花生产作为国家战略任务和振兴新 疆经济、加快农牧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大战略来抓。在1995年提出了"一白一黑"的经济发展战略,把棉产业的发展作为全区经济发展的重点战略举措,决心把新疆棉区建成国家级最大的商品棉基地。  相似文献   
23.
李苗  齐顾波  戴健 《新疆农业科学》2020,57(12):2332-2339
【目的】 研究新疆南疆农村妇女的现状、观念动态、意愿情况、受教育程度及社会影响等,为提高南疆农村妇女综合素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新疆喀什地区疏勒县库木西力克乡4个村350名村民为研究对象(随机收取10%女性和4%男性),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访谈、参与式研讨、专家座谈和文献资料检索等方法,调查数据应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96.8%的妇女承担全部家务,52.5%的妇女有外出打工的经历;39.7%的妇女与丈夫共同承担养家,25.8%的妇女为主要养家;家中有决策权的妇女占94.93%,独立决策的妇女占到27.65%,与丈夫共同决策的妇女占67.28%,妇女在南疆农村家庭中的社会和经济地位在不断增强。99.5%的妇女认为接受教育对于自身很重要,62%的妇女有过上大学的愿望,69.3%的妇女希望培养女儿进入大学学习,75.6%的妇女希望培养儿子进入大学学习,对于子女受高等教育的愿望很迫切;97.2%的妇女有学习一技之长的愿望,87.2%的妇女有学习技能外出打工的愿望。90%的女性对当前的生活状况和条件满意;98.6%的妇女认为妇女具有独立思想很重要,跟随丈夫思想重要的仅占1.4%。妇女对驻村工作队认可度极高。【结论】 农村妇女在新疆南疆家庭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南疆农村妇女的国家观念和公民意识明确;妇女的生活质量明显好转,但受教育程度亟待提高。妇女参与公共活动有一定的积极性,参与村级治理意识有待提高。应充分发挥基层妇联组织的综合职能,丰富农村妇女生活,鼓励参与社会活动,发挥妇女的群体作用。  相似文献   
24.
  【目的】  研究长期不同培肥措施下玉米产量的稳定性、可持续性和土壤矿质氮累积分布、微生物量氮含量特征,为制定合理的施肥措施和保证东北棕壤地区农业的可持续绿色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棕壤肥料长期定位试验始于1979年。选取其中的12个处理:不施肥对照(CK)、单施氮肥(N)、氮磷肥配施(NP)、氮磷钾肥配施(NPK)、低量有机肥(M1)及其与化肥配施(M1N、M1NP和M1NPK)、高量有机肥(M2)及其与化肥配施(M2N、M2NP和M2NPK),分析长期施肥下玉米产量的变化,并于2018年在玉米收获期采集植株和土壤样品,阐明玉米地上部吸氮量变化,0—100 cm土层土壤矿质氮分布、累积及微生物量氮含量的差异。  【结果】  长期不同施肥下玉米产量呈波动变化,且在1979—1998年内玉米产量变化趋势较平稳,1999—2018年内变幅较大。M1NPK、M2NPK处理玉米平均产量最高,在试验前20年较NPK处理分别提高了10.3%、11.7%,后20年分别提高了17.1%、19.4%。随着试验年限增加,玉米产量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增加,有机肥配施化肥各处理高于单施化肥处理,在试验前20年和后20年玉米产量的可持续性指数(SYI)介于0.43~0.58和0.50~0.67,低量有机肥配施处理高于高量有机肥配施处理。配施有机肥各处理肥料贡献率高于单施化肥处理,且试验后20年M1NPK处理肥料贡献率最高,达54%。施肥40年后(2018年)玉米地上部吸氮量以M1NPK处理最高(302 kg/hm2),与M2NPK处理差异不显著。配施低量有机肥玉米收获期80—100 cm土层土壤矿质氮含量较低,M1NPK处理 0—100 cm土层土壤矿质氮贮量为127 kg/hm2,显著低于M1N和M1NP处理。而高量有机肥配施各处理0—100 cm土层土壤矿质氮贮量较化肥试区和低量有机肥试区分别增加了324.5%和172.9%,增加了氮素损失风险。此外,长期配施有机肥处理0—40 cm土层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增加,但低量和高量有机肥试区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结论】  长期不同培肥措施会影响玉米产量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改变土壤氮素分布和累积,进而影响玉米氮素吸收。低量有机肥(13.5 t/hm2)配施氮磷钾化肥可促进玉米生长和氮素吸收,降低0—100 cm土层土壤矿质氮贮量,降低氮素损失风险,增加微生物量氮含量,较高的微生物量氮又可作为有机氮库来增加土壤供氮并固持易损失的矿质氮和肥料氮,以保证玉米的高产稳产和环境友好。  相似文献   
25.
地表覆盖对旱地小麦氮磷钾需求及生理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目的】研究地表覆盖对黄土高原旱地冬小麦氮磷钾需求和生理效率的影响,为促进黄土高原旱地冬小麦高效优质生产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方法】通过田间试验,以裸地休闲为对照,研究地膜覆盖、秸秆覆盖、种植绿肥和秸秆覆盖+种植绿肥对冬小麦籽粒产量、籽粒养分含量、籽粒产量形成和籽粒养分含量形成的氮磷钾需求及生理效率的影响。【结果】地膜覆盖降低了籽粒产量形成的需氮量,提高了籽粒产量形成的氮生理效率,从而使冬小麦籽粒产量显著增加6%;秸秆覆盖降低了地上部吸氮量,使籽粒产量减少7%;种植绿肥和秸秆覆盖+种植绿肥提高了籽粒产量形成的氮磷钾养分需求量、降低了籽粒产量形成的养分生理效率,从而使籽粒产量均减少5%。地膜覆盖提高了籽粒氮含量形成的需氮量,降低了氮生理效率,从而使籽粒含氮量降低8%,地膜覆盖增加了地上部吸钾量,使籽粒含钾量增加4%;秸秆覆盖的籽粒含氮量降低4%,但它的籽粒磷和钾含量分别提高6%和4%,这与降低籽粒磷钾含量形成的养分需求量、提高磷钾生理效率有关;种植绿肥提高了籽粒氮含量形成的氮生理效率,从而使籽粒氮含量增加8%;秸秆覆盖+种植绿肥对籽粒氮和磷含量无显著影响,但籽粒含钾量增加4%,归因于提高了籽粒钾含量形成的钾生理效率。【结论】地膜覆盖降低籽粒产量形成的需氮量,提高籽粒产量形成的氮生理效率,从而提高籽粒产量;但增加了籽粒氮含量形成的需氮量、降低了籽粒氮形成的氮生理效率,不利于籽粒含氮量提高。秸秆覆盖不利于作物养分吸收,从而影响籽粒产量和养分含量形成。种植绿肥和秸秆覆盖+种植绿肥提高了籽粒氮磷钾养分需求量、降低它们的生理效率,从而降低籽粒产量。种植绿肥可提高籽粒氮含量形成的氮生理效率,从而提高籽粒氮含量。因此,旱地小麦生产中为保证籽粒产量和营养品质,需增加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的氮肥用量;夏闲期种植绿肥是旱地土壤培肥的重要措施,但需注意其可能带来的减产风险,应结合区域降水情况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26.
【目的】北方石灰性土壤碳酸钙含量、p H高等因素制约了小麦对锌的吸收,但由于交换性钙含量高,这一地区作物钙锌营养及其相互作用的研究一直缺乏。本研究通过冬小麦盆栽试验,研究石灰性土壤上不同氯化钙用量对冬小麦生长及钙锌吸收利用的影响,初步探索冬小麦钙锌的相互作用。【方法】选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作一站麦田耕层0—20 cm的土壤进行冬小麦盆栽试验。设5个处理,在施N 0.3 g/kg、P2O50.2 g/kg、K2O 0.3 g/kg土基础上,以氯化钙为钙肥,设施Ca 0、0.3、0.6、0.9和1.2 g/kg土5个水平,每个处理4次重复,完全随机区组设计。供试品种为小偃22,2010年10月15日播种。在收获期采集小麦地上部,分别测定茎叶、颖壳和籽粒烘干重及其钙、锌的含量,收获后土壤p H、交换性钙及有效锌的含量,并计算冬小麦钙、锌累积量及钙、锌收获指数。试验数据采用Excel软件进行计算处理,DPS软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小麦籽粒产量和地上部生物量随氯化钙用量升高而增加,施Ca 0.6、0.9和1.2 g/kg时小麦地上部生物量显著提高9.8%17.5%,籽粒产量在施Ca 0.9和1.2g/kg时分别显著增加10.7%和22.7%。施用氯化钙显著提高了小麦茎叶和颖壳中的钙含量,茎叶钙含量在施Ca0.9和1.2 g/kg时分别较对照显著提高53%和68%,颖壳钙含量在施Ca 0.6、0.9和1.2 g/kg时分别显著增加34%、36%和51%,籽粒钙含量无显著变化。整株钙累积量随施钙量的提高显著增加38.6%91.4%。施Ca 0.9和1.2 g/kg,籽粒锌含量显著增加,分别由对照的33.7 mg/kg提高到42.0和41.6 mg/kg。整株锌累积量随施钙量提高而显著增加,施Ca 1.2 g/kg时最高,比对照提高47.0%。收获后土壤交换性钙、有效锌含量无显著差异,但施Ca 0.9和1.2 g/kg时土壤p H分别由对照的8.16降低至7.93和7.97。【结论】发现盆栽试验条件下,石灰性土壤适量施用氯化钙可促进小麦干物质形成,增加籽粒产量;整株吸钙量随施钙量的提高显著增加,但不影响籽粒钙含量;施用氯化钙显著降低了土壤p H,同时促进了小麦对锌的吸收以及向籽粒的转移。该结果可为理解石灰性土壤中锌的活化机制,促进作物对锌的吸收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
长期施用氮磷肥对旱地冬小麦籽粒产量和锌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目的】小麦是中国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主要种植在低锌的石灰性土壤上,其籽粒锌含量普遍偏低,因此小麦籽粒锌营养强化是近年研究的热点。小麦氮磷与锌的吸收利用存在互作效应。利用从2004年起在中国西北旱地潜在缺锌的石灰性土壤上开展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长期氮磷施用下的小麦产量与锌含量的变化。【方法】田间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不施肥(CK)、单施氮肥(N160,施160 kg N·hm~(-2))、单施磷肥(P100,施100 kg P2O5·hm~(-2))和氮磷配施(N160P100,施160 kg N·hm~(-2)、100 kg P2O5·hm~(-2))4个处理。于2012—2016年连续4年进行田间取样,分析小麦的生物量、产量、产量构成,及锌含量与锌吸收和分配。【结果】与不施肥相比,长期单施氮肥使小麦穗数降低9%,籽粒产量和地上部生物量均降低12%,而籽粒锌含量由不施肥处理的29.4 mg·kg-1提高到42.8 mg·kg-1,提高幅度为46%,籽粒和地上部的锌吸收量分别增加29%和37%,地上部的氮锌比和磷锌比分别降低13%和45%;长期单施磷肥使小麦穗数、籽粒产量和地上部生物量分别增加18%、15%和16%,籽粒锌含量、籽粒和地上部的锌吸收量却分别降低31%、19%和17%,同时地上部的氮锌比和磷锌比分别提高19%和83%;氮磷配施的小麦穗数、籽粒产量和地上部生物量也显著增加,增加幅度分别为40%、46%和38%,籽粒和地上部的锌吸收量还分别提高36%和34%,但籽粒的锌含量仅降低8%,同时地上部的氮锌比和磷锌比分别提高43%和27%。与单施磷肥相比,氮磷配施不仅提高了籽粒产量,还提高了籽粒锌含量,主要原因是施用氮肥能够增加小麦锌吸收,减缓了磷肥对小麦锌吸收的抑制作用。【结论】在生产实践中,单施氮肥虽可以提高小麦籽粒的锌含量,达到食物锌营养强化的目的,但长期单施氮肥会导致土壤养分不平衡,不利于维持和提高小麦产量。长期单施磷肥虽能够提高小麦籽粒产量,但抑制小麦锌吸收,不利于籽粒锌累积,降低籽粒含量。因此,在黄土高原旱地石灰性土壤上,建议合理进行氮磷配施,以保证小麦生产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28.
李苗  喻闻  戴健 《新疆农业科学》2021,58(6):1168-1176
[目的]研究新疆城镇居民肉类消费结构特征,分析收入与消费支出、消费量之间的关系,以及价格变化对肉类消费量、消费支出的影响,分析肉类消费趋势,为从需求侧多因素研究新疆城镇居民肉类消费结构特征以及消费需求趋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新疆城镇居民对牛、羊、猪、禽肉类消费的相关数据作为材料,采用双对数线性支出模型和LA/AI...  相似文献   
29.
增产菌是由北京农业大学植病生防研究室研制出的一种增产防病的生物益菌制剂。我们通过两年(1985、1986年)的多点试验,从1986年开始大面积推广应用,1987年全市应用面积达到114万亩,增产油菜籽27.133万担,净增产值1420.44万元。目前,应用增产菌已成为我市发展冬季农业,提高油菜单产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0.
1 纺织品市场需求呈现上升趋势 世界范围服装及家用装饰用料的总体趋势是回归天然纤维,国内外纺织品市场表现出棉织物需求逐渐回升,棉纺工业尤其是高档棉制品企业的生产也处在逐步回升阶段。据有关资料,世界纯棉服装销售量和销售额1999年与1990年相比,分别增加了10%和8.4%,含棉量在60% 以上的服装,销售量和销售额分别增加了3.9%和3.8%,但含棉量在60%以下的服装销售量和销售额分别减少了11.2%和11.7%。人造纤维制成的服装销售量也减少了7%(图1)。同时,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柔软、舒适的室内装饰用品及其家用产品表现出越来越高的需求,呈现出国际棉纺产品市场需求的增势,特别表现出含棉量高的纺织品销售量增长高于含棉量低的纺织品。而由于棉纺产品市场需求的增加,也加大了原棉需求量。 我国纺织品出口由于受国际棉纺织品旺销的影响,表现出增长的态势,特别是纯棉产品出口增加显著。据海关统计,1999年1月我国纺织品出口涨势强劲,同比从下降18.5%回升到增长86.5%。预计未来国内棉花销售量仍将保持回升的趋势,特别是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逐步到位,国内市场也开始启动,纺织行业产销全面回升。 综观国内外纺织品市场的趋势,预计未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纺织品贸易量将仍然保持增长,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作为纺织品出口大国,必将加大其出口量,从而带动棉花消费量增加,刺激原棉市场。 2 世界棉花生产和消费水平稳步增长 90年代,世界棉花平均总产1 900×104t,消费量1 892.2×104t。根据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统计的资料(图2),世界棉花总产和消费量尽管年季间有波动,但总体趋势是同步稳定增长。1999年棉年度,世界棉花需求量增长7%,棉花库存下降了9.5%,产需缺口71×104t,是1994年度以来当年产需出现缺口最大的一年。据美国农业部8月11 日预测,从2000年8月开始,世界棉花需求会进一步增加,库存也会继续降低。预计2000年全球棉花产量1 902×104t,比上年度减少0.8%;消费量2 001×104t,比上年增加1.8%,当年资源缺口将达109×104t;年度内世界棉花库存将减少102×104 t,减幅11.4%。这种当年资源有缺口,库存进一步减少的情况将继续存在。由此,今后年际间的变动不可避免,但棉花产量和消费量仍呈增长趋势,特别是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作为主要能源材料及主要化纤原料的石油不断涨价,棉花的需求量将在今后十年内保持增加势头,这就为新疆乃至我国的棉花生产提供了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