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6篇
农学   12篇
  3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1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不同玉米杂交种孕穗、开花和灌浆期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在水分胁迫下不同玉米杂交种在孕穗、开花和灌浆期抗旱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抗旱性较强的豫玉3号,在3个关键时期水分胁迫下其产量损失较小,而不抗旱杂交种新黄单85—1和丹玉13号减少幅度较大。这种产量变化趋势与其内部的生理生化反应表现一致:水分胁迫时豫玉3号气孔阻力增加幅度大,水势下降幅度小,脯氨酸含量明显升高,从而提高了渗透调节能力:细胞内SOD活性下降幅度较小,丙二醛(MDA)含量增加也较少。  相似文献   
32.
钾对玉米叶片物质代谢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严重缺钾土壤(速效钾48.8ppm)为介质进行玉米盆栽试验,将土壤配成低,中,高3个钾水平,氮,磷等其它肥料施量相同,测定玉米叶片中物质代谢以及产量。结果表明:低钾处理的植株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低,尤其是缺钾症状严重的下部叶片外缘可溶性糖含量更低,但淀粉积累,钾能增加叶片中蛋白质含量,但过量施用钾肥则蛋白质含量下降,适量钾肥可使叶片中脯氨酸含量增加,丝氨酸含量下降,过量钾肥使叶片中游离氨含量增加,产量结果是:适量钾肥比低钾增产31.4%,比高钾增产9.10%,高量钾比低 增产20.5%。  相似文献   
33.
中国土地制度的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二元结构模式,自然延伸到了建设用地领域.现行法对于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用于建设的权利主体、使用目的、取得程序及使用方式等都有严格限定,立法与现实的矛盾已不容回避,因此,需确立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完整地位,明确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用益物权属性,将其流转纳入有形市场.  相似文献   
34.
陈军  戴俊英 《玉米科学》1994,2(4):036-040
研究了不同耐旱性品种在不同生育时期水分胁迫下叶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脂质过氧化作用、膜系统伤害、叶肉细胞超微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在各生育时期水分胁迫下,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下降,SOD活性降低,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强,膜透性增加,叶肉细胞的细胞器和质膜遭到严重破坏。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强是造成细胞内膜系统紊乱和伤害的原因,而超微结构的破坏造成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降低是导致作物减产的生理因素。  相似文献   
35.
玉米群体的自动调节与产量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本文从大、中、小不同群体出发,初步研究了玉米群体的自动调节与干物质生产、干物质分配和产量形成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群体也存在较强的自动调节作用。群体在叶面积上的自动调节能力较弱,而在干物质生产上的自动调节能力则很强。提高比叶重和叶绿素含量有利于增加干物质生产。群体的自动调节作用对生殖器官的影响大于  相似文献   
36.
低温对玉米光合作用、超氧物歧化酶活性和籽粒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张毅  顾慰连  戴俊英 《作物学报》1992,18(5):397-400
玉米在孕穗期和灌浆期,尤其是在孕穗期遇低温逆境会导致光合速率下降,光合有效叶面积降低,叶片和雌穗(或籽粒)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下降、丙二醛含量剧增和相对电导率提高,造成低温冷害。孕穗期低温处理主要抑制了雌穗分化和发育,减少了穗粒数,灌浆期低温逆境主要影响了籽粒灌浆,致使百粒重下降,引起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37.
干旱胁迫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干旱胁迫不仅影响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而且影响了玉米的子粒品质。研究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对玉米产量的危害顺序为开花期干旱>孕穗期干旱>灌浆期干旱。干旱胁迫虽降低了玉米子粒产量,但使子粒有效养分含量提高。灌浆期干旱胁迫使子粒蛋白质中的各种氨基酸含量提高,孕穗期干旱胁迫使子粒蛋白质中的必需氨基酸含量下降。干旱胁迫使子粒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下降,饱和脂肪酸含量提高。  相似文献   
38.
有效微生物群在玉米生产中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有效微生物群(EM)对萌发种子中酶活性有较大影响。除EM原液外,各种浓度的EM稀释液浸种都能不同程度提高a-淀粉酶活性和CAT活性。叶面喷施EM能显著提高叶片光合作用速率及干旱条件下SOD和CAT活性,具有促生长和抗旱作用。EM还能加速有机质分解,提高土壤养分供应能力。  相似文献   
39.
EM浸种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出苗的影响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液体EM500倍稀释液浸种试验,探讨了EM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出苗的作用效应。结果表明,EM浸种有促进萌发,提高发芽势、发芽率,改善玉米幼苗出苗状况的功能。  相似文献   
40.
干旱胁迫对玉米雌穗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干旱胁迫使玉米雌穗生长发育受到抑制,雌穗变短变细,总的基础物质不足,最终导致产量下降。对干旱胁迫导致玉米子粒产量下降幅度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干旱胁迫处理的减产幅度为开花期〉抽丝期≈抽雄期≈孕穗期〉灌浆期〉拔节期,干旱胁迫植株子粒重的降低是由于子粒线性灌浆速率的下降和灌浆持续时间的缩短共同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