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8篇
林业   29篇
农学   25篇
基础科学   31篇
  13篇
综合类   131篇
农作物   26篇
水产渔业   27篇
畜牧兽医   92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为提高小麦产量,提升种子药剂处理技术,验证相关种子处理药剂对小麦纹枯病等病害防控效果,通过设置不同种子药剂处理,考察不同药剂对小麦苗情素质及小麦纹枯病等病害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不同种子药剂处理促进了小麦冬前分蘖,有效地控制病害发生,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小麦每穗粒数和千粒重。在试验的7种药剂中,11%吡唑灭菌唑FS(禾跃)、25%氰烯菌酯(劲护)拌种处理的综合效果较好,提高了小麦出苗率,延缓了麦苗生长速度,抑制了越冬前小麦植株地上部生长,降低了白粉病、纹枯病等病虫害的发生率,提高了小麦产量,其小麦产量分别为619.83kg/667m2和648.06kg/667m2,分别较对照提高5.73百分点和11.37百分点。  相似文献   
82.
小麦常规施肥存在氮肥施用量大、施肥次数多、施肥方式落后的问题。为小麦生产的节本增效提供科学依据,设计不同的施肥模式,于2020—2021年在睢宁综合示范基地种植,进行不同缓释肥施用模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试验,并通过大面积示范筛选出适应于大面积生产、节本增效的推广模式。结果表明:缓释肥2次施用是小麦增产增效较为有效的施肥方式,其中缓释肥60%基施,40%返青期追施综合效益较高,适合睢宁当地大面积推广应用,每667 m2缓释肥用量比常规施肥用量减少10%左右,综合效益增加10%左右,达到省工、节本、减肥、增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83.
为了探讨卵巢激素是否影响甘氨酰-tRNA合成酶(Gars)在小鼠子宫的表达,试验将12只小鼠切除卵巢后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E2组(注射E2 100 ng)、P4组(注射P4 2 mg)、E2+P4组(注射E2 100 ng和P4 2 mg)和Oil组(注射芝麻油0.1 mL),采用mRNA原位杂交、实时荧光信号颜色定量PCR、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blot分析等方法,从基因和蛋白质水平对Gars在小鼠子宫的表达进行定位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加入碱性磷酸酶显色底物NBT/BCIP后,E2组信号颜色为深棕色(偏黑),P4组及E2+P4组为浅棕色,Oil组仍为绿色;与注射芝麻油相比,E2及E2+P4可上调切除卵巢小鼠子宫Gars基因的表达(P<0.05),P4不影响切除卵巢小鼠子宫Gars基因的表达(P>0.05);加入免疫组织化学显色底物DAB后,E2组、E2+P4组信号颜色为深棕色,Oil组为浅棕色,P4组为蓝色;与注射芝麻油相比,E2及E2+P4可上调切除卵巢小鼠子宫Gars蛋白的表达P<0.05),P4则显著下调切除卵巢小鼠子宫Gars蛋白的表达(P<...  相似文献   
84.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筛选合适的RAPD随机引物,应用RAPD技术对药用植物绞股蓝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构建DNA指纹图谱。研究结果表明,我们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挑选出的20条引物中有19条引物的扩增条带清晰且多态性好;在清晰稳定出现的354条带中,294条具有多态性;其中有3条引物的扩增条带可清楚区分绞股蓝与混淆品种乌蔹莓,可建立其DNA指纹图谱。按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计算其遗传相似系数,结果显示,8份绞股蓝供试材料聚为两类,聚类结果与其地理区域远近和生长环境一致。本研究中筛选出的19条引物适用于绞股蓝遗传多样性分析,且获得的DNA指纹图谱可用于鉴别绞股蓝。  相似文献   
85.
【目的】随着不同棉种序列数据库的逐步完善以及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棉花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标记开发可利用的公共数据资源逐步增加。【方法】本研究基于陆地棉祖先基因组的现代种亚洲棉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 sequence tag,EST)数据库,利用CAP3对亚洲棉EST数据库进行拼接。拼接获得7 187个重叠群(Contig),再利用Quality SNP软件进行SNP位点分析。【结果】在807条含有4条以上EST序列的Contig中查找到2 690个SNP位点。通过筛选次要等位基因频率大于30%的位点,获得953个可靠度较高的候选SNP,通过电子筛选,最终获得可用于陆地棉分析的SNP 149个,利用位点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以及酶切扩增多态序列验证了EST-SNP的准确性。【结论】本研究证实基于亚洲棉EST数据库挖掘用于陆地棉研究的EST-SNP切实可行,并有望将EST-SNP用于陆地棉遗传图谱构建、重要性状的基因定位以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相似文献   
86.
在参考和分析国内外稻作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云南省稻作育种技术革新思路(1)利用多样性的遗传资源(包括国内外亚洲栽培稻、非洲栽培稻、野生稻),拓宽遗传背景,扩大遗传变异是稻作育种的基础和核心.(2)新技术(包括胚挽救、花药培养、轮回选择、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应用是提高育种效率的重要手段.(3)利用野生稻中极强的再生性选育再生能力强的品种,扩大复种指数是在有效土地面积上增加粮食总产量的有效途径.结合云南省中、低海拔稻区热量条件一季有余、两季不足的情况,应加强对再生稻的研究,培育再生性强的品种,以提高总产量.(4)增强品种抗逆能力,提高稳产性,大大提高边远山区陆稻、雷响田的产量,是全省稻谷平衡增产的保证.(5)扩大国际合作交流,学习国外先进的育种思路和技术,是提高云南省稻作育种水平的有效方式.(6)由于云南的普通稻米生产在面积和产量、成本和价格在全国均无竞争优势,在目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稻作生产的总体目标应以满足本地群众特别是占绝大多数农村人口的消费需求为主要任务的基础上,结合云南米饭食用口味多样性、稻米产品多样化的情况,加强适合云南食用习惯稻米(包括优质粳米、软米、糯米、米线米、饵丝饵块米、卷粉米等)的研究和开发.文章还对云南省稻作育种技术创新的现有基础和技术优势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7.
栽培稻种间近等基因系杂种育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了研究亚洲栽培稻与非洲栽培稻种间杂种不育的遗传基础,以亚洲栽培稻品种WAB56-104为测验种与来自种间回交组合WAB56-104/CG14//WAB56-104///WAB56-104的14个种间近等基因系测交,对亲本及杂种的花粉及小穗育性研究表明,这14个近等基因系带有来自非洲栽培稻品种CG14的3个互不等位的配子消除位点和2个互不等位的花粉不育基因位点, 其中至少有2个配子消除位点未曾报道过。  相似文献   
88.
为了探讨"旱冻交加"的气候条件下遥感监测小麦苗情的可行性,以河南省冬小麦为例,利用多时相MODIS为遥感数据源,引入了广泛用于小麦苗情监测的距平植被指数(AVI),同时基于植被健康状态指数(VHI)和晚霜冻害综合指数(I),构建了旱冻双重胁迫条件下的小麦苗情综合指数(CI),以反映冬小麦拔节期的生长状况,并分别利用实测样点苗情分类和距平植被指数对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CI的总体分类精度为85.00%,Kappa系数为0.74;冬小麦总茎数与CI呈线性正相关关系,拟合方程为y=8.732CI+1.256,决定系数为0.605 3;与实测样本对比,CI预测精度为73.30%,苗情分类分级更符合小麦生长实际情况。因此认为旱冻双重胁迫下可以利用CI对冬小麦苗情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89.
从中国对虾ESTs中筛选微卫星标记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鹏 《水产学报》2003,27(3):213-218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含有10446个中国对虾ESTs的数据库中进行微卫星序列的筛选,共发现微卫星序列229个,占整个ESTs数据库的2.19%,其中含双碱基重复序列146个和3碱基重复序列58个,分别占在ESTs数据库中发现微卫星序列总数的63.76%,和25.33%,大部分发现的微卫星序列均为Perfect形式的重复序列。根据筛选得到的微卫星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19对进行多态性检测,在有扩增产物的16对引物中,首次筛选得到8个中国对虾微卫星标记,并对这些微卫星标记进行了等位基因频率、观测杂合度、期望杂合度、PIC值等统计学指标的评价。结果表明,在8个微卫星位点上,等位基因的数目从5到15不等,等位基因长度从:165~305bp,期望杂合度和多态性信息含量分别为0.59到0.89和0.56到0.88,表明这8个中国对虾微卫星标记完全适合于遗传分析。  相似文献   
90.
现代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教育是民族未来的希望。新的教学设备及教学手段在教育中的应用,就像为教育插上翅膀,助力各类教育水平飞速提升。智慧教室作为新兴教育装备,要有专业人员做好专业的安装部署工作,使其各种电气设备运转正常,信息传输通畅,才能让其在人才培养工作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