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21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6篇
  32篇
综合类   93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36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81.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稻田土壤正面临严重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水稻作为南亚和东南亚的主要粮食作物,稻米安全问题显得尤为突出。镉和砷两者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上有明显差异,因此镉和砷复合污染水稻土的修复一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综述了镉砷复合污染水稻土原位钝化技术的研究现状,将钝化技术梳理为氧化还原型、微生物转化累积型、材料型和耦合钝化技术四类。氧化还原型钝化技术重点指出稻田水分调控驱动的氧化还原电位Eh和pH变化、不同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有机质等对镉和砷的迁移转化机制;微生物转化累积型钝化技术重点阐明功能微生物对砷和镉的吸收、转化、区室化、菌表吸附等作用机制;材料型钝化技术重点分析现有钝化材料的分类及其与镉和砷的固定化机制;耦合型钝化技术重点总结上述三种技术综合体系下,镉和砷的协同钝化应用。同时对未来镉砷复合污染水稻土的原位钝化修复提出展望,进一步探讨了镉砷在稻田土壤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涉及的新型机制研究方向、修复钝化技术的创新延展趋势;期望在稳产、增产的基础上,寻求一种深度融合现代农业生产模式、保障稻田安全利用的土壤钝化改良技术体系或模式。  相似文献   
82.
一株固氮解磷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对花生的促生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姜瑛  吴越  王国文  徐文思  张振  徐莉  胡锋  李辉信 《土壤》2015,47(4):698-703
本研究从南京板桥镇的灰潮土中,筛选出了一株高效固氮解磷菌,命名为JX14,其固氮酶活性达C2H438.9 nmol/(h·ml),对磷酸三钙的转化量达96.19 mg/L。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 D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JX14为贪噬菌属(Variovorax sp.)。在温室条件下进行花生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接种JX14菌株的处理,土壤NH4+-N、NO3–-N、矿质氮含量较不接菌处理分别提高了1.08、1.18、1.16倍,土壤有效磷含量提高了18.14%。花生根系总长、表面积、体积以及根尖数,较对照分别提高了1.61、1.28、1.37、1.12倍,花生根系变得更长更粗并且具有更多的分支,增强了根对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吸收,花生地上部鲜重、株高显著提高了44.78%、14.10%,花生全氮磷钾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35.14%、171.43%、133.33%。该结果为植物促生菌JX14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83.
本文围绕闽北要发展应凭借生态优势和武夷山这块金牌,论述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水土保持是生态环境的主体工程。提出只有运用科技手段,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加强预防监督,减少环境破坏,防止水土流失,加快植被恢复更新,建立新的生态平衡,方可实现闽北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区的目标。  相似文献   
84.
以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施用氮、磷、钾肥对油茶生长、产量及油茶叶片N、P、K、Fe、Mn、Cu、Zn等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可促进油茶树高、冠幅和地径的生长,影响顺序为N>P>K。施肥后、油茶叶片中Fe、Mn、Cu呈上升趋势,N、P、K、Zn整体上呈下降趋势。叶片中N、P、K元素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这3种元素与Fe、Mn、Cu呈负相关关系;元素Fe、Mn、Cu之间呈正相关,但这三者与元素Zn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85.
桂花和含笑均是人们十分喜爱的香花树种,市场需求量非常大。利用GGR6号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桂花和含笑的绿枝扦插在泰兴尚是首次。试验表明:2种浓度的GGR6号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均能有效地提高桂花和含笑枝条生根速度和生根量,提高成活率。  相似文献   
86.
近几年皖北农村秸秆焚烧、随意丢弃等不当处理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已引起安徽省各级政府的重视,文章以典型的传统农业县固镇县为例,从政府、农民和相关企业三个方面对安徽的主要传统农业区皖北农村秸秆焚烧治理的激励机制问题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能为建设美好安徽和更好的落实中央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决策提供参考,同时也对提升皖北农民环保意识,积极参与改善皖北农村环境、提升土地生产力和持续高效利用,改善生活质量、实现乡村总体面貌的根本改观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7.
采用等高锁状均质电场(CHEF)凝胶电泳技术,对蛹虫草无性型-蛹草拟青霉(Paecilomyces militaris Liang)进行电泳并分析其核型.以温汉逊氏酵母(Hansenula wingei)及粟酒裂殖酵母(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菌株的染色体DNA大小作为分子量标记,3株蛹草拟青霉基因组中各包含7条染色体DNA,其大小都在2 Mb至5.7 Mb之间.实验结果表明各菌株间核型不完全相同,存在一定的差异,呈现多态性.  相似文献   
88.
大豆花叶病毒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病是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并普遍发生的病毒病害之一,可导致大豆严重减产和种质衰退.从大豆花叶病的症状、危害、SMV的特性、基因组学研究、株系分化、病害流行规律及预测模型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SMV的科研方向和进展,旨在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9.
南通地区大豆花叶病流行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花叶病是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并普遍发生的病毒病害之一,可导致大豆严重减产和种质衰退。通过从种子带毒情况、不同播期、不同品种以及蚜虫的田间消长情况等几方面因素初步研究了南通地区大豆花叶病的流行规律,以探寻适合该地大豆花叶病的综合控防技术。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