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4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15篇
  5篇
综合类   56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1.
用农药防除病、虫及杂草是当前农业生产中最常用、最有效的植保措施.但农药施用时的天气状况如何,对农药的药效、人及植物的药害、周围环境的污染等都有很大的影响,只有合理利用天气条件,掌握科学的施药技术,才能最大限度地防止农药对人和植物的危害,才能达到省工、省药的效果.  相似文献   
42.
DNA分子标记在茶种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树是世界三大饮料作物之一,是山茶属植物中最重要的作物.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茶树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茶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有效的评价,以便对其进行合理的保护和利用.DNA分子标记技术是遗传多样性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包括RFLP、RAPD、AFLP、ISSR、SSR等,它们各具其优点,并在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DNA分子标记技术以后在茶树其他方面的研究中也将扮演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43.
垄向区田蓄水保土技术是一种坡耕地水土保持耕作措施,能够有效地拦蓄降雨径流,提高土壤含水量,从而改善作物的生长发育状况。研究针对东北坡耕地的自然灾害特点,在田间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垄向区田蓄水保土技术对大豆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垄向区田技术可以提高坡耕地大豆产量,有效保持了土壤中的水分,提高了作物水分利用效率,从而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44.
张金萍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628-8629
实现循环经济是农业发展的根本,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针对聊城市农业发展的现状特征和在实现循环农业方面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实现聊城市农业循环发展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45.
为研究碳链长度对双链季铵盐抑菌作用的影响,采用抑菌圈法研究了双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DDAC8),双十烷基二甲基氯化铵(DDAC10)、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DDAC12)、双十烷基二甲基溴化铵(DDAB10)、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DDAB12)、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溴化铵(DDAB18)6种双链季铵盐对大肠杆菌(E.coli)、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的杀灭效果。结果表明,3种氯化物随碳链长度增加杀菌效果逐渐减弱;3种溴化物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亦随碳链增长而减弱;对枯草芽孢杆菌抑制作用较好的是DDAB1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DDAB10和DDAB12作用效果接近,而DDAB18效果最差。将DDAC8与其他组分复配,抑菌圈试验和定量杀菌试验结果显示复配后样品液抑菌作用明显增强。透射电镜和显微镜下分别观察细菌和脂质体在DDAC8作用时的形态变化,结果显示双链季铵盐是通过作用于细胞膜而产生杀菌效应的。  相似文献   
46.
本刊讯 6月25日,参加山东省林业产业工作会议的省林业局、各地市林业局领导到青州市观摩花卉产业现场,相继参观了中国北方花卉交易中心、青州市世纪金塬花卉科技有限公司、良田花卉有限公司和弥河花卉生态旅游区,与会人员对青州市花卉产业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47.
<正>本刊讯3月25日,受青州市花卉协会邀请,荷兰Matth.Verdegaal B.V.公司董事长皮特·高斯曼、浙江丽彩园艺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法华、国光花卉研究所园林技术部经理郭翠娥在青州举办了球根花卉种植技术专题讲座,有近百家种植户参加。专家实地走访、详细了解了青州球根花卉的种植情况,在讲座中有针对性地对农户生产管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  相似文献   
48.
除草剂对节节麦的防效及小麦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明确不同除草剂、不同施药时期对节节麦的防效和小麦生长的影响,以节节麦株率10%为研究对象,选用世玛、阔世玛、穗安3种除草剂分3个时期进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三叶期前施药,虽能有效抑制节节麦的生长,但对小麦的鲜质量也具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因而施用除草剂应于小麦三叶期后进行;大田药效试验分析表明,小麦分蘖初期和小麦拔节初期施药对节节麦的防效均极显著高于小麦分蘖盛期,但小麦拔节初期施药会显著影响小麦产量的提高;世玛、阔世玛对节节麦的防除效果优于穗安,二者防效均在95.7%以上,施药后小麦产量较对照分别增产17.6%和17.3%。田间可根据阔叶杂草的多少有选择性地施用世玛或阔世玛。  相似文献   
49.
基于实测的叶面积与叶长和叶宽数据,对甘薯叶面积简便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公式法的测量平均相对误差7.2%,显著高于叶面积仪测定法的平均相对误差2.8%,但其准确程度亦能够满足甘薯叶面积测定的精度要求,且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和实用性强的优点。  相似文献   
50.
选取1970-2013年陆浑灌区降雨量、作物需水量和灌溉用水时间序列,分别协整检验不加入和加入结构突变两种情况后,计算陆浑灌区水资源系统中供水和需水的长期均衡关系。协整检验结果表明:在显著水平1%下陆浑灌区供需水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接着通过四种单位根检验方法,检测出作物需水量在1986-1991年发生突变,突变点为1989年。误差修正模型的统计量在引入结构突变点后有了相当大水平的改善,加入结构突变的模型的样本拟合能力比不加入结构突变的模型更高,且协整关系中存在常数项、趋势项和协整向量漂移的模型更符合陆浑灌区供需水变化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