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6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47篇
林业   240篇
农学   53篇
基础科学   166篇
  68篇
综合类   541篇
农作物   55篇
水产渔业   52篇
畜牧兽医   473篇
园艺   134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5篇
  1966年   4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为提高肉桂醛的溶解性,本试验采用水溶液搅拌法制备肉桂醛-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并用正交设计法优化工艺条件,以包合率和包合物得率为判断指标,得到肉桂醛-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能够包合的最佳条件为肉桂醛和羟丙基-β-环糊精投料摩尔比是1∶1,包合时间为4h,包合温度为45℃。所得包合物经红外光谱法、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法进行分析鉴定,表明肉桂醛与羟丙基-β-环糊精已形成包合物,其包合率可达到75.64%,得率达到99.0%。因此,该包合工艺能进行肉桂醛包合物的制备,提高其溶解性并将肉桂醛由挥发油制备成固体粉末剂型。  相似文献   
42.
选用氯氟吡氧乙酸乳油、乙羧氟草醚和苯磺隆、噻磺隆4种除草剂,研究不同施药浓度对返青期麦田杂草的防效及其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的4种类型除草剂不同浓度对麦田安全性较好,无药害发生;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450ml/hm2+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225g/hm2防治泽漆、荠菜、猪殃殃、婆婆纳效果最佳;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药剂能够有效防治泽漆。  相似文献   
43.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信必可都保)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及其对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 78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实验组采用信必可都保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连续治疗14 d.观察及对比两组的疗效,...  相似文献   
44.
旨在查明引起我国奶牛主要养殖区乳房炎的病原菌区系分布及流行株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为提高奶牛乳房炎防控提供参考。对326份临床型乳房炎样品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用药敏纸片法对检出率较高的5种病原菌进行抗生素敏感性检测。结果共分离出54种263株菌,奶样中细菌总检出率为84.36%,与奶牛乳房炎密切相关的病原菌19种共214株,病原菌检出率为81.37%。检出率较高的前5种病原菌分别是大肠杆菌(29.28%)、金黄色葡萄球菌(8.75%)、产色葡萄球菌(6.84%)、沙雷氏菌(4.56%)和屎肠球菌(2.66%)。药敏实验结果显示,大肠杆菌对氯霉素、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等耐药严重,耐药率为60%1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红霉素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为100%;沙雷氏菌和屎肠球菌的耐药谱基本一致;产色葡萄球菌对庆大霉素、红霉素、四环素和克林霉素等高度敏感,敏感率为67%100%。说明乳房炎主要病原菌对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临床给药时应交叉用药,并定期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45.
试验按产奶量、胎次、泌乳时间和体况评分相近的原则选取40头健康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Ⅰ组(中草药)、试验Ⅱ组(中草药+缓冲剂)、试验Ⅲ组(中草药+益生菌)和试验Ⅳ组(中草药+γ-氨基丁酸),测定热应激期生产性能、生理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探讨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对奶牛热应激的影响及其机理。试验结果显示:(1)平均产奶量,Ⅳ组〉Ⅲ组〉Ⅰ组〉Ⅱ组〉对照组,其中Ⅳ组和Ⅲ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28kg/d和1.25kg/d(P〈0.05);(2)各组间乳成分无明显变化;(3)生理指标方面,试验各组直肠温度和呼吸频率均略低于对照组(P〉0.05);(4)试验各组三碘甲腺原氨酸(T3)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其中试验Ⅱ组比对照组高37.33%(P〈0.05);甲状腺素(T4)浓度,除试验Ⅲ组有所降低外,Ⅱ组和Ⅰ组均比对照组高(P〉0.05);试验组皮质醇(Cot)、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白细胞介素-2(IL-2)均略低于对照组;血清中肌酸激酶(CK)、碱性磷酸酶(ALP)和谷草转氨酶(AST)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其中试验Ⅲ组AST含量比对照组低21.34%(P〈0.05);谷丙转氨酶(ALT)含量均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具有缓解奶牛热应激症状、改善机体代谢、调节内分泌和免疫水平的作用;就提高生产性能而言,以中草药+益生菌和中草药+γ-氨基丁酸两组配方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6.
牛结核病是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病。给奶牛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还与人们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结核病的早期诊断仍然是控制疫情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改善原有诊断技术的基础上也引入了多种新的结核病的诊断技术。新型培养技术缩短了细菌学检查和结核菌药敏试验的时间;分子生物技术的应用(比如PCR)使得快速诊断成为可能;血清学方法的改善以及噬茵体测定、γ-干扰素试验等新技术的引入给临床诊断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就结核病的诊断技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7.
实验设3个松乳菇多糖添加剂组、1个抗生素(杆菌肽锌)添加剂组和1个基础日粮对照组,研究5种日粮对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性能、饲料转化率及腹泻影响,探讨松乳菇多糖作为饲料添加剂效果。结果表明,75、150 g/t添加松乳菇多糖组与基础日粮组相比日增重、料肉比和耗料量、腹泻率、腹泻指数没有显著差异;300 g/t添加松乳菇多糖粉与基础日粮组和抗生素组相比,日增重和耗料量分别提高15.06%和10.67%;料肉比和腹泻率分别降低4.05%和14.28%;降低饲料成本3.13%。  相似文献   
48.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锌饲粮添加植酸酶对1~4周龄鹅生长性能、胫骨发育、免疫性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探索饲粮添加植酸酶能否提高锌生物学效价和有效降低锌的添加水平。选用1日龄五龙鹅3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鹅(公母各占1/2)。Ⅰ组为正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添加80 mg/kg硫酸锌,未添加植酸酶;Ⅱ组为负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添加1 200 U/kg植酸酶,未添加锌;Ⅲ~Ⅵ组在负对照组的基础上分别添加16、32、48、64 mg/kg硫酸锌。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1)通过二次曲线拟合分析,在饲粮添加1 200 U/kg植酸酶的条件下,饲粮锌添加水平为34.00~44.70 mg/kg时可获得最佳平均日增重与料重比。2)Ⅳ、Ⅴ组的骨密度(BMD)显著高于Ⅱ组(P0.05);Ⅳ、Ⅴ组的骨矿含量(BMC)和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Ⅱ组(P0.05或P0.01)。通过二次曲线拟合分析,饲粮锌添加水平为51.38 mg/kg时,血清AKP活性最大。3)Ⅳ组的血清和肝脏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高于Ⅱ组(P0.05),与Ⅰ组差异不显著(P0.05)。通过二次曲线拟合分析,饲粮锌添加水平分别为50.24和47.49 mg/kg时,血清和肝脏的T-AOC最大。4)Ⅲ~Ⅵ组的胸腺指数和法氏囊指数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Ⅱ组(P0.05或P0.01);Ⅳ~Ⅵ组免疫前后的血清新城疫抗体水平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Ⅱ组(P0.05或P0.01)。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植酸酶可以提高1~4周龄五龙鹅的生长性能,促进胫骨发育,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和免疫性能,有效提高锌利用率,降低饲粮中锌添加水平,增加锌的生物学效价。在饲粮添加1 200U/kg植酸酶的条件下,锌适宜添加水平为44.70~51.38 mg/kg。  相似文献   
49.
硒和维生素E是畜禽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均具有抗氧化的特性.硒和维生素E在畜禽生产中具有相互制约、不可相互替代的作用.文章从硒和维生素E的生物学功能以及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总结二者在畜禽生产方面的最适添加量.  相似文献   
50.
通过对某重力式浆砌石挡土墙病害进行了分析,通过现场踏勘探究了病害产生的原因;在深入分析和计算的基础上,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加固处治方案,处理措施可以为此类堤防挡土墙的处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