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3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2篇
  12篇
综合类   52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67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开垦对农牧交错带地带性和非地带性草地土壤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该文以农牧交错带由地带性和非地带性草地开垦的农田及其相应的草地类型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取样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开垦对农牧交错带草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期为农牧交错带土地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草地开垦后,其土壤特性出现颗粒组成粗化,体积质量增加,土壤毛管持水力降低,土壤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全氮、有效磷、有效钾和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质量分数降低的现象;开垦导致了地带性草地土壤中有效铁、有效锰质量分数不能够满足农作物生长发育之需要。基于对地带性和非地带性两类草地开垦后土壤性质变化的分析及对比,提出了在农牧交错带秋季收获时应该对作物进行高留茬处理并适当延后春季翻耕时间,以减少风蚀作用的负面影响;应该通过秸秆还田和增施有机肥等方法来改善土壤性质,建议研究区应严格贯彻执行禁止对地带性草地的开垦,对已开垦的地带性草地应尽快实施国家提出的退耕还草政策;对于非地带性草地开垦的农田,应注重科学管理,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02.
添加蔗糖对草木樨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在刚收获及收获后经过8 h和30 h晾晒的初花期草木樨Melilotus alba(干质量含量分别为27.36%,38.69%和44.98%)青贮料中,加入蔗糖(添加量分别为1.0%,1.5%和2.0%)进行青贮.结果表明,草木樨低水分(干质量含量为44.98%)青贮可以使青贮料的氨态氮含量显著降低,并保存更多的干质量、粗蛋白和可溶性糖.草木樨添加蔗糖青贮使青贮料的氨态氮含量显著升高,粗蛋白含量下降,发酵品质严重下降,因此草木樨青贮不宜用蔗糖作为青贮添加剂.  相似文献   
103.
小麦叶片电特性与外加电压和频率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小麦叶片含水率快速无损检测的方法,该文以小麦幼苗叶片为材料,用自制的平行板电容式电极研究不同含水率小麦叶片的生理电容、生理电阻对外加测试频率、电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测试电压1.25V,频率为15.7~150kHz的条件下,小麦的生理电容只因含水率差异而不同,而不受测试频率的影响,但生理电阻在5~150kHz之间与频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当测试频率固定为75kHz,电压在0.1V至2.5V之间变化时,小麦的生理电容变化与含水率相关,受电压影响较小,生理电阻与电压为负的乘幂关系;在测试频率为75kHz,电压1.0V时,小麦叶片的生理电容、电阻与含水率均呈现显著相关关系,但利用生理电容变化测定小麦幼苗叶片含水率较用生理电阻测定结果准确.因此,可以利用叶片电特性,尤其是生理电容进行小麦叶片含水率快速无损检测.  相似文献   
104.
围绕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需求,近年来国内很多农林高校陆续新增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生物质能源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生物质化学”理论课及“生物质化学”实验课是新增专业的两门重要主干课程,在生物质新能源专业人才培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比美国、日本等高校相关农林专业“生物质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现状,分析发现国内高校普遍存在实验课时严重不足,教学内容不系统,实验分析方法落后,实验室建设、管理不完善,实验教学形式和课程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这些不仅直接影响“生物质化学”理论课的教学和学生动手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且关系到学生对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兴趣的提高和科研能力的培养问题。提出了如下改进对策:推进教学大纲的更新修订,充实完善实验课程内容;改变传统教学形态,采用探究、互动的教学模式;加强实验室建设,打造资源共享实践教学平台;创新实验课成绩评价方法,注重实验过程管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提升“生物质化学”实验课程的难度和深度,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以期为国内高校“生物质化学”实验课程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5.
近红外光谱在植物种及品种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植物品种的有效鉴定方法,综述了国内外近10年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药用植物等种及品种鉴定中的应用。发现该技术在粮食作物和药用植物中的应用较多,且准确性较高,在经济作物中的应用相对较少,且建模方法比较单一,在饲草作物和能源植物中的应用目前还鲜有报道,今后还需进一步完善品种鉴定模型,实现更多植物种及品种的准确鉴定。  相似文献   
106.
星毛委陵菜茎叶和根系水浸提液化感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生物测定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星毛委陵菜茎叶和根系水浸提液对羊草、冷蒿、无芒雀麦、克氏针茅、草地早熟禾5种牧草种子萌发以及前期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星毛委陵菜茎叶和根系水浸提液均对5种受体种子的萌发存在显著地抑制作用,且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明显;而星毛委陵菜水浸提液对各受体牧草幼苗和幼根的化感效应表现不尽相同(促进、抑制或低促高抑的双重效应)。从供体角度看,星毛委陵菜根系水浸提液的化感抑制效应强于茎叶水浸提液;就受体而言,羊草和克氏针茅较其他受体牧草敏感。  相似文献   
107.
人工草地植被重建对退化红壤化学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常用的栽培牧草截叶胡枝子和宽叶雀稗在退化红壤进行草地植被重建,研究人工草地植被重建对退化红壤化学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种草及管理措施,人工草地植被重建显著影响红壤质量。重建后的人工草地土壤pH值升高,土壤有机质、全N、全P和速效养分含量增加,土壤中过氧化氢酶、酸性磷酸酶、脲酶活性提高,而对全钾和多酚氧化酶没有规律性影响。草地植被重建对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的增加表现为对上层土壤的影响大于下层土壤,这种影响增加了红壤丘陵草地土壤肥力的垂直分异。  相似文献   
108.
宁夏南部半干旱黄土丘陵区草地土壤水分物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宁夏南部半干旱黄土丘陵区,选择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人工草地和天然草地,采用野外调查采样与室内分析相结合法,分析在植被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水分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壤容质量人工草地〉天然草地,饱和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和毛管持水量等天然草地〉人工草地;在土壤蓄水性能方面表现为天然草地在涵蓄降水量、有效涵蓄量2方面优于人工草地;用O~100cm土壤水分无论人工草地还是天然草地(1—10月)都表现有亏缺状态.  相似文献   
109.
基于相关资料的整理和专家咨询,运用样带调查法对华北农牧交错带的外来植物入侵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华北农牧交错带现有外来入侵植物19种,隶属于11科18属,其中禾本科和菊科两大科的外来植物种类最多,分别占21.05%和15.79%。在生活型方面,一、二年生的外来入侵植物种类最多,占总数的84.21%;在起源地方面,原产地为美洲的外来入侵植物种类占到入侵植物总数的52.63%;在引入途径方面,人为有意引入占63.16%。通过分析外来入侵植物与生境之间的关系表明:相比较沙地和天然草地,道路两旁、撂荒地、庭院村旁、农田以及农田草地边界等人为干扰强烈的地方所受到外来植物的危害相对更为严重。因此,针对不同的入侵生境类型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对于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保护和生态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0.
卫星搭载对新麦草种子含水量的影响(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星搭载是研究空间特殊环境(重粒子辐射、微重力等)对生物材料生长发育、生理生化及遗传特性的影响,同时还可以利用其产生的有益突变体对生物材料进行改良的研究[1]。卫星搭载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忍受逆境能力强等优点,因而植物种子通常成为卫星搭载研究的首选材料。研究表明,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搭载后,当代植株中因而出现了矮化,早熟,黄化等变异性状[2]。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所将野生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 P.)和卫星搭载的沙打旺进行杂交,获得性状优良的早熟品系[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