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6篇
  1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探讨镉(Cd)胁迫下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血细胞的分子响应,以不同浓度的Cd2+(0,0.5 mg/L和5 mg/L)进行胁迫,于不同胁迫时间取血淋巴,测定血细胞中Trx 2、Grx 2、Grx 3和MGST 3的基因表达量变化.结果显示,Trx 2、Grx 3和MGST 3表达量在胁...  相似文献   
12.
虾青素是一种高价值的酮类胡萝卜素色素,也是鲑鱼和甲壳类动物中的主要类胡萝卜素。在水产养殖中,虾青素对水生动物最明显的影响是红黄色素的沉着,因此经常用作添加剂以改善水生动物的品相,提高水产品质量。此外,虾青素还可提高水生动物的生长性能、繁殖能力、免疫力、抗胁迫和抗病能力等。本文介绍虾青素的化学结构与来源,综述近年虾青素在虾蟹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虾青素的实际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虾青素|虾|蟹|水产养殖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方面要求也随之提升,特别是蔬菜类,既要求蔬菜外观质量好,又要求有机无农药残留。因此,在种植蔬菜过程中,管理技术要求非常高,病虫害的发生是影响蔬菜外观和质量的罪魁祸首,防虫技术是否过关直接对蔬菜质量和产量产生一定影响。近年来,全球贸易和气候变暖加速了烟粉虱和蓟马的扩散和传播,现已成为世界性重要的蔬菜害虫,主要为害茄科、葫芦科、十字花科、豆科蔬菜,通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明确杜仲(Eucommia ulmoides)叶提取物在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饵料中的适宜添加量,为研发高效、无污染、无残留的对虾饵料配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凡纳滨对虾专用饵料为基础饵料,分别添加0.1、0.2、0.3、0.5和0.7 g/kg的杜仲叶提取物,进行为期6周的养殖试验,探究饵料中梯度添加杜仲叶提取物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免疫相关酶活性及肝胰腺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综合凡纳滨对虾的增重率、存活率和肥满度3个指标可知,添加0.3 g/kg杜仲叶提取物可有效改善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和个体存活率,同时降低凡纳滨对虾的饵料系数;随杜仲叶提取物添加量的增加,凡纳滨对虾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酚氧化酶(PO)活性整体上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而丙二醛(MDA)水平的变化恰好相反,综合各项指标也是以0.3 g/kg添加量的效果最佳;梯度添加杜仲叶提取物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腺无明显影响,仍保持完整的细胞结构,但其B细胞数量明显增多.[结论]饵料中添加杜仲叶提取物能有效提高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和免疫酶活性,并增加肝胰腺中具分泌功能的消化酶细胞,具有替代抗生素的潜能,实际生产中的最适添加量为0.3 g/kg.  相似文献   
15.
"女猪倌"名字叫做周桂萍,是河南省正阳县真阳镇邹楼村民兵连普通女民兵,也是正阳县农广校学员,她获得"绿色证书"之后,与丈夫王强携手创办了鑫田养猪场,经过5年的艰苦努力,她利用所学的畜牧专业技术把养猪场改造成二元杂交种猪场,共引进推广和繁殖二元杂交种猪2000头,出栏瘦肉型商品猪3000头,带出年存栏100头以上的饲养大户50余户,50头以上的200余户.据了解,她的"养猪经"有"四巧".  相似文献   
16.
采用玻片浸渍法测定了依维菌素等4种药剂对二斑叶螨雌成螨的室内毒力,并进行了防治二斑叶螨的田间药效试验。室内测定结果表明,几种药剂对二斑叶螨的毒力顺序为:依维菌素>甲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螺虫乙酯,其中依维菌素对二斑叶螨的室内毒力最高,其LC50值为0.01 mg/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0.5%依维菌素乳油9、18 g/hm2用量,药后3、7、10天对二斑叶螨的防治效果在90%以上,可作为防治二斑叶螨雌成螨的首选药剂。  相似文献   
17.
东北地区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东北地区玉米大斑病菌的生理分化及小种动态情况,分析玉米大斑病加重的原因。采用常规Ht单基因(Ht1、Ht2、Ht3、HtN)鉴别寄主鉴定技术,对2010年采自辽宁、吉林、黑龙江省22个县(市)88份玉米大斑病菌的菌株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共鉴定出0、1、2、N、12、1N、23、2N、3N、12N、123N、123、23N和12N号14个生理小种;东北地区大斑病菌生理分化明显,出现了能够克服多个抗性基因的小种,其中,0号和1号生理小种分别占供试菌株的37.5%和20.5%,为优势小种;所鉴定的88个菌株对Ht1、Ht2、Ht3和HtN抗性基因的毒性频率分别为45.5%,30.7%,15.9%,23.7%。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地区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组成及种间的变异频率开始趋于复杂化,不断有新小种出现。玉米大斑病菌新小种出现0号和1号以外其他小种,出现频率升高和品种抗性丧失是导致玉米大斑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明确空运过程中影响克氏原螯虾存活率的关键环境因子,为有针对性地进行空运前预处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模拟克氏原螯虾空运条件,将克氏原螯虾放入泡沫箱中,加入冰瓶后进行完全密封(密封组)或打孔通气(打孔组)。模拟空运过程实时监测泡沫箱内的含氧量、温度和相对湿度;模拟空运18 h后采集克氏原螯虾的血清、肝胰腺、鳃丝及中肠等组织样品,分别测定血清溶菌酶(LZM)活性、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肝胰腺SOD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MDA含量及蛋白质羰基含量,以及鳃丝Na+K+-ATP活性;并制作克氏原螯虾肝胰腺、鳃丝及中肠组织石蜡切片,统计模拟空运结束后克氏原螯虾的存活率。【结果】在模拟空运过程中,相对湿度变化不明显,温度和含氧量的变化引起克氏原螯虾应激反应,是影响空运的主要环境因子。经模拟空运后,密封组克氏原螯虾血清LZM活性、PPO活性及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下同),SOD活性显著降低;肝胰腺蛋白质羰基含量、MDA含量和T-AOC水平均显著高于打孔组及模拟空运前,而SOD活性变化不显著;密封组和打孔组克氏原螯虾经模拟空运18 h后,其鳃丝Na+K+-ATP活性均显著高于模拟空运前。克氏原螯虾经模拟空运18 h后其存活率较高,但模拟空运后暂养1周发现密封组和打孔组的克氏原螯虾存活率均从第4 d开始显著下降,至暂养第7 d密封组克氏原螯虾的存活率仅为59.33%;且其鳃丝有大量附着物,微血管腔结构已完全消失,大部分呼吸上皮细胞脱落、坏死,鳃膜结构遭到破坏。【结论】温度和含氧量是影响克氏原螯虾空运存活率的主要环境因子。模拟空运对克氏原螯虾造成严重损伤且不可逆,在模拟空运结束后克氏原螯虾因自身缺乏修复能力而大量死亡。因此,实际生产中可通过在运输前投喂免疫增强剂,或在运输后优化其暂养环境等方式以提高克氏原螯虾空运存活率,进而确得其引种成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β-1,3-葡聚糖对红螯螯虾血细胞免疫力的影响,为开发β-1,3-葡聚糖作为红螯螯虾饲料免疫增强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向红螯螯虾注射不同剂量(1和5μg/g)的β-1,3-葡聚糖,以注射生理盐水为对照,于注射后的0、6、12、24和48 h采集红螯螯虾的血淋巴,测定血细胞总数(THC)、活性氧(ROS)含量、一氧化氮(NO)含量、非特异性酯酶活力、吞噬活力及血清酚氧化酶(PO)活力.[结果]β-1,3-葡聚糖可刺激红螯螯虾血细胞THC、ROS和NO含量、酯酶和血清PO活力显著提高(P<0.05,下同),注射5μg/g的β-1,3-葡聚糖剂量还可显著提高血细胞的吞噬活力;β-1,3-葡聚糖对各类免疫应答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剂量和时间效应,THC、ROS含量、NO含量及血清PO活力对β-1,3-葡聚糖的刺激更敏感;ROS含量、酯酶活力和血清PO活力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其指标达峰值时,处理时间在24.72~28.20 h范围内.[结论]注射β-1,3-葡聚糖能提高红螯螯虾的循环血细胞数量及其细胞免疫力,表明β-1,3-葡聚糖可开发为红螯螯虾饲料免疫增强添加剂.  相似文献   
20.
1986-2015年干旱区敦煌绿洲景观的时空演变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遥感影像的绿洲景观定义及其特征,以敦煌绿洲为例,利用TM(Thermatic Mapper)遥感数据,提取了1986-2015年7期的绿洲分布影像.利用数理统计及景观分析模型,分析敦煌绿洲景观的面积变化、扩展的方向性、时空演变及景观格局特征.结果表明:近30 a敦煌绿洲面积增加了60.68%,扩张速度最快的时段为1995-2010年,主要表现为人工绿洲的扩张.绿洲景观主要向东北、正北及东方向扩展,外缘发生在天然绿洲及绿洲-荒漠交错带,内部主要分布在古河道的荒滩或复杂绿洲斑块之间,绿洲景观边界逐渐趋于规则.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绿洲扩张建立在人工绿洲增加,天然绿洲萎缩的基础上,绿洲面积增加的同时也发生着严重的环境退化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