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3篇
农学   6篇
  2篇
综合类   58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3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01.
纳米银处理减轻香石竹切花细菌性茎堵塞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新型抗菌剂纳米银(nano-silver,NS)处理对香石竹‘Master’切花的保鲜作用及其减轻切花细菌性茎堵塞的效果。结果表明,用150 ~ 300 mg · L-1 NS 溶液预处理香石竹切花茎基端1 h 后再瓶插于去离子水中,可延长切花的瓶插寿命和促进瓶插期间花径增大,并改善切花的水分吸收和维持切花的鲜样质量,其中以250 mg · L-1 NS 处理效果最佳;进一步研究发现,250 mg · L-1 NS 处理可显著延缓香石竹切花茎末端水分导度的降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NS 在香石竹切花体内分布和变化特点表明,经250 mg · L-1 NS 预处理1 h 后,整个瓶插期间NS 主要集中在香石竹切花的茎末端。此外,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证实,该处理可显著减轻香石竹切花细菌性茎堵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2.
为了探讨鲜切黄藤笋在低温贮藏期间的生理变化.对鲜切黄藤笋在10℃下贮藏过程中的失重率、色度、硬度、相对电导率、可溶性总糖含量、粗纤维含量和Vc含量的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失重率和粗纤维含量不断增加,色度和Vc含量不断降低.相对电导率在贮藏前7 d迅速下降而后逐步上升,可溶性总糖含量在贮藏前14 d迅速减少而后缓慢增加,硬度则在贮藏前14 d缓慢增加而后迅速降低.  相似文献   
103.
为了缓解沙糖桔采收旺季销售难、市价低的现状,延长鲜果供应时间,并避免成熟期间的低温冷害,提出建立成本低、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的沙糖桔产地简易贮藏保鲜技术.即利用自然的低温高湿条件,在沙糖桔果园或离果园较近的地方搭建简易设施进行就地防腐处理,就地贮藏,以达到贮藏保鲜的目的.使用这种方法,可使沙糖桔的贮藏保鲜期延长至60 d左右,而基本不影响其品质和风味.  相似文献   
104.
龙眼采后生理及贮藏及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国内外有关龙眼采后生理及贮藏保鲜方面的文献,提出了存在问题及今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5.
SO2对龙眼冷藏效果及货架寿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SO2处理结合低温贮藏,显著降低了龙眼果实的呼吸强度和果皮PPO(多酚氧化酶)活性,出库后,仍能维持这种抑制效果,从而抑制了果皮褐变,改善了果实外观,延长了货架寿命。  相似文献   
106.
SO2释放剂对龙眼贮藏效果及采后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适量SO2释放剂处理龙眼(DimocarpuslonganaLour.)果实,显著地提高了果实的好果率,降低了果实的呼吸强度和果皮PPO(多酚氧化酶)活性,从而减少了果实的营养消耗,抑制了果皮捣变,改善果实外观。SO2处理刺激了果皮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升高并使之保持在较高水平,但同时也导致果皮MDA(丙二醛)含量持续升高。  相似文献   
107.
果蔬采后叶绿素降解与品质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介绍了叶绿素降解的研究进展、果蔬采后叶绿素降解与品质变化的关系、影响果蔬采后叶绿素降解的因素以及相关采后贮藏技术措施。相对于叶绿素的合成,叶绿素降解的研究进展要缓慢得多。目前认为,叶绿素在绿色植物和成熟果实中的降解,至少有2条途径。一是包括叶绿素酶等在内的“PaO”途径降解;另一条是由一系列的氧化酶作用的叶绿素“漂白”过程。在果实以及蔬菜的采后贮藏中,有许多因素影响着叶绿素的降解,如温度、气体条件、植物激素等。在广泛研究了叶绿素降解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根据果实的采后生理特点以及市场对产品的要求,研究出了如热处理、气调控制、药物处理等技术,从而有效地控制了果蔬采后叶绿素的降解,以满足市场与消费者的要求,同时也为更多技术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8.
采后荔枝果皮褐变的研究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31  
以“淮枝”荔枝果料为材料,研究了荔枝在室温下的果皮褐变及其某些生理化学反应,结果表明:前期果皮褐变主要是由于果皮的迅速失水,导致果皮pH值的提高,从而引起花色素苷的褪色或变色,使得果皮迅速变褐,适当的保湿包装可延缓这一过程,人为是降低果皮的PH值可使已褐变的果皮全部或部分地恢复红色。后期褐变主要是由于酚类物质的酶促或非酶促反应形成的黑色物质的累积,人力行降低果皮的PH值不能使其恢复红色。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比较我国2个主栽油梨Persea americana品种桂垦3号和哈斯的后熟生理和营养品质.【方法】2个品种采收后在20℃条件下自然后熟8 d,测定后熟过程中乙烯释放量和呼吸速率等生理变化以及含油量等营养品质的变化.【结果和结论】桂垦3号的乙烯峰出现在第5天,比哈斯提前1 d,且峰值约为哈斯的5倍.后熟过程中果肉的纤维素酶、果胶甲酯酶活性高于哈斯,而原果胶和可溶性果胶含量低于哈斯,果肉膜透性大于哈斯,硬度则低于哈斯.后熟过程中,2个品种果肉中油脂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均不断上升,而可溶性糖含量不断下降;哈斯的果肉含油量在整个后熟过程中高于桂垦3号,两者完熟后的油质量分数分别为21.0%和11.7%,而哈斯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以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在整个后熟过程中低于桂垦3号,完熟后哈斯可溶性蛋白、类胡萝卜素质量分数分别为9.1 mg·g-1、6.2μg·g-1,而桂垦3号分别为17.7 mg·g-1和7.8μg·g-1.桂垦3号比哈斯更易成熟软化,哈斯在含油量品质上高于桂垦3号,而桂垦3号在可溶性蛋白、类胡萝卜素含量品质上高于哈斯.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