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3篇
农学   6篇
  2篇
综合类   58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3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乙烯与1-甲基环丙烯对荔枝采后果皮褐变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乙烯处理虽然诱导了荔枝果皮多酚氧化酶(PPO)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荔枝果实的乙烯释放量和呼吸速率,但对果皮褐变指数和果实营养成分没有显著影响;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荔枝果实的呼吸、乙烯、PPO、POD及营养成分均无显著影响,也不能延缓果皮褐变,表明荔枝果皮褐变是一个对乙烯不敏感的生理过程,也表明了果皮褐变不能简单地归结为PPO及POD催化的酶促褐变。  相似文献   
12.
间隙升温处理对芒果内源多胺和ACC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紫花芒果在冷害低温中贮藏,对其进行间隙升温处理。结果表明:芒果发唾冷害以后,其内源SPD和SPM含量显著增加,但内源PUT和CAD含量的变化不显著;冷害还导致了ACC的累积。间隙升温处理显著地减轻了芒果的冷害,延迟了多胺及ACC含量的上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夏橙发育后期转黄及返青过程中类胡萝卜素积累及关键合成酶基因表达的变化及乙烯的调控作用。【方法】将夏橙果实发育的后期和成熟过程分为转黄期(P1—P4)及返青期(P5—P7)共7个时期,通过比色法和Northern-blotting法分析发育后期成熟过程中及乙烯作用下果皮中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及其合成关键酶PSY、PDS和ZDS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证实P1—P7发育过程中果皮发生由青至黄,继而返青的颜色变化,与果皮中类胡萝卜素积累及其合成途径中PSY、PDS和ZDS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趋势一致。乙烯可促进转黄期夏橙果皮中类胡萝卜素积累及PSY基因的表达,而对PDS和ZDS基因表达的影响不显著。乙烯处理不影响返青期果实中类胡萝卜素的积累,但能够阻碍果实成熟后期PSY和PDS基因表达水平的减弱。【结论】夏橙果实在发育后期及成熟过程中,乙烯在转黄期及返青期对类胡萝卜素积累及PSY和PDS基因表达的影响不同,暗示乙烯的调控作用还受果实发育相关因子的影响。在夏橙转黄期可以用乙烯促进转黄着色,而在返青期利用乙烯不能达到脱绿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采后荔枝冰温贮藏的适宜参数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通过测定中国8个主栽荔枝品种和泰国荔枝果实的结冰点和过冷点,确定了荔枝冰温贮藏的适宜条件,并研究了荔枝果实在冰温贮藏期间的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荔枝果实的结冰点在-2.14~-2.87℃之间,结冰点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环境冻结温度有关,而与果实大小、成熟期、果型关系不大。荔枝果实经过护色处理后,可将荔枝果实冰温贮藏的适宜温度确定为-1.0℃。冰温贮藏显著抑制了果实的呼吸速率、乙烯释放率以及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和花色素苷酶活性,延缓了果肉营养成分的损失和果皮褐变,果实可保鲜60 d。  相似文献   
15.
广东是我国蔬菜北运和出口的大省,大部分蔬菜贮藏保鲜困难,采用长距离长时间运输对蔬菜损耗很大,因此加强蔬菜采后处理与贮运保鲜技术的研究对提高广东蔬菜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广东叶菜类、茄果类、瓜类、豆类、野菜类、食用菌类及鲜切菜类等特色蔬菜的贮藏保鲜研究进展,提出了广东特色蔬菜保鲜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6.
对备受瞩目的1-MCP、乙醇和乙醛、NO和N2O等气体物质对园艺产品采后保鲜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特点及应用前景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EGTA[乙二醇双(2-氨基乙基醚)四乙酸]结合热处理对香蕉果实CBF冷应答途径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为研究热处理提高香蕉果实抗冷性的机理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分别采用热处理(HWD)和EGTA结合热处理(EGTA+HWD)两种方法处理香蕉果实,将处理的香蕉果实置于20℃恒温箱中贮藏3.0 h,然后置于7℃恒温箱中冷藏120.0 h,期间定期采集香蕉果皮,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MaDREB1D、MaDREB2C、MaDREB3和MaCOR413基因在20和7℃下不同取样时间点的表达情况.[结果]HWD处理的香蕉果实MaDREB1D、MaDREB2C、MaDREB3和MaCOR413基因在20℃贮藏0.5 h时表达量迅速升高,之后又迅速降低,7℃冷藏下这4个基因的表达量整体上呈升高趋势.与HWD处理相比,EGTA+HWD处理明显抑制MaDREB1D基因在20℃贮藏0.5 h时的表达,也降低了MaDREB1D基因在7℃冷藏过程中的表达量;EGTA+HWD处理的MaDREB2C、MaDREB3和Ma-COR413基因在20℃贮藏和7℃冷藏中的表达量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结论]EGTA能抑制香蕉果实CBF冷应答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推测钙信号参与香蕉果实CBF冷应答途径.  相似文献   
18.
荔枝保鲜期短是荔枝产业健康发展的技术瓶颈,采用新型液浸速冻技术可实现荔枝高品质保藏1年以上。但在生产实践中发现,该技术导致荔枝裂果现象较多。分析了荔枝在速冻过程中的裂果特点,研究了品种、热水漂烫、真空度及冷冻温度等单因素对荔枝裂果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速冻荔枝裂果的控制工艺。结果表明:液浸速冻荔枝缝合线裂果类型占比可达67.67%;速冻妃子笑裂果率仅10.29%,显著低于怀枝和桂味,与该品种缝合线不明显、果皮厚度较大及抗裂性较强呈正相关;热水漂烫5~7 s、包装真空度-0.085~-0.092 MPa、冷冻温度-35℃~-40℃的工艺处理裂果较少;正交实验发现冷冻温度对裂果的影响最大,裂果控制的最佳工艺组合为7 s沸水漂烫、-0.085 MPa真空包装、-35℃液浸速冻。进一步完善了荔枝液浸速冻技术,为实现荔枝全年保藏并促进我国荔枝出口创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苯并噻二唑处理提高采后沙糖橘对指状青霉菌的抗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沙糖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do‘Shiyueju’)果实进行苯并噻二唑(S-methyl benzo thiadiazole-7-carbothioate,BTH)渗透处理后接种指状青霉菌孢子,12h后即可明显诱导果皮中抗病相关蛋白CR-CT1和CR-BG3基因表达并在贮藏期间维持较高水平;不同浓度BTH处理果实的发病率和病斑面积均比对照低,其中以0.025g·L-1BTH处理的效果最好;BTH处理提高了果皮几丁质酶(CT)、β–1,3–葡聚糖酶(GUN)、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H2O2含量,表明BTH诱导的沙糖橘果实抗病性与果实CR-CT1和CR-BG3基因的表达增强,CT、GUN、PAL、PPO和POD等相关酶活性和H2O2含量提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Ca2+-ATPase是植物逆境胁迫反应中的一种重要调节器.通过设计兼并引物,首次从香蕉果实中克隆得到Ca2+_ATPase基因,命名为MaCA.进一步通过Northern杂交方法检测了MaCA基因在低温胁迫和热激下的表达.结果表明,冷害温度(7℃)下,MaCA基因在冷害症状出现时(第4d)表达最强.热激(52℃、3 min)处理后0.5~6 h迅速诱导了MaCA基因表达增强,之后逐渐减弱.研究结果说明,香蕉MaCA基因在增强对温度胁迫的适应性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