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25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6篇
  13篇
综合类   112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96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可食性蛋白质膜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大豆蛋白、小麦蛋白、玉米蛋白可食性膜的研究现状,综述了可食性蛋白膜的特点、改性方法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2.
旨在建立北沙参种子的质量分级标准。通过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测定其净度、饱满度、含水量、千粒重、发芽率及生活力等各项指标,制定北沙参种子的质量分级标准。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北沙参种子质量均分成3个等级:沙藏前的一级、二级和三级种子的净度分别≥95.0%,90.0%,85.0%;饱满度分别≥70.0%,60.0%,50.0%;含水量分别为8.0%~12.0%,8.0%~12.0%,≥12.0%或≤8.0%;千粒重分别≥23.00g,18.00g,15.00g;发芽率分别≥12.0%,10.0%,8.0%;生活力分别≥35.0%,25%,15%。沙藏后的一级、二级和三级种子的发芽率分别≥65.0%,60.0%, 55.0%;生活力分别≥70.0%,65.0%,60.0%,其余指标均与沙藏前的北沙参种子分级标准一致。本研究初步制定了北沙参种子的质量分级标准,可为其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质量评价以及对北沙参药材进行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3.
为探讨非遗传因素对西门塔尔母牛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规律,利用新疆呼图壁种牛场1989—2014年间共1 492头西门塔尔牛的生产性能记录,分析了不同胎次、产犊年份、产犊季节、产犊年龄对西门塔尔牛305d产奶量、体高、硬长、软长、胸围、腹围、尻宽、尻长、腿围、管围、体重和外貌评分的影响,并进行了最小二乘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胎次、产犊年份、产犊年龄对西门塔尔牛305d产奶量、体高、硬长、软长、胸围、腹围、尻宽、尻长、腿围、管围、体重和外貌评分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不同产犊季节对西门塔尔牛305d产奶量、体高、胸围、尻宽、尻长、腿围、管围、体重和外貌评分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对硬长、软长、腹围没有显著的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14.
林下产品具有农残低、品质好等特点,市场需求量大。根据林下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和产业集群理论,加强林下经济产业生产技术研究、建立林下产品专营网络、扶持适度规模的林下经济示范户,促进林下经济发展,助推林业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实现昌宁县山区脱贫致富与生态提升共赢。  相似文献   
115.
为了检测鸭群中鸭坦布苏病毒的血清学流行情况,本研究在前期成功表达鸭坦布苏病毒NS1蛋白的基础上,建立了检测鸭血清中鸭坦布苏病毒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棋盘法确定了当纯化的NS1蛋白包被量为0.188μg/孔,待检血清1:200稀释,HRP标记的兔抗鸭二抗1:16000倍稀释时反应条件最佳。在最佳反应条件下,阴阳性临界值判定标准为0.467。用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对番鸭细小病毒、鹅细小病毒、鸭肝炎病毒、鸭疫里默氏杆菌阳性血清进行了检测,均无交叉反应,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批内和批间重复试验的最大变异系数分别为6%和10%,显示该方法具有很好的稳定性。用建立的ELISA方法检测临床鸭坦布苏病毒感染鸭及攻毒蛋鸭的55份临床血清样品,测得52份为阳性,阳性率为94.5%,对36份阴性鸭群血清样品进行检测,36份为阴性,阴性率为100%。该方法为鸭坦布苏病毒的诊断和流行病学监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6.
【目的】初步探明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方法】在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布置了生物有机肥定位试验,采用平板计数法对可培养微生物进行了数量统计.【结果】施用生物有机肥的处理其0~20cm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出对照22.2%~46.9%,且以100%生物有机肥的T3处理变化幅度最大;20~40cm土壤有机质高出对照14.5%~48.8%,施用生物有机肥的T3、T4处理变化幅度大致相同;不同施肥处理间土壤微生物区系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凡是施用生物有机肥的处理(T3和T4)在大多数生育期内可培养细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T1)和化肥处理(T2)(P0.05),增加幅度分别达到了66.1%~118.8%和13.0%~50.3%,以有机无机配施的T4效果最大;土壤中施入生物有机肥减少了可培养真菌的数量,减少幅度分别达到了31.7%~66.7%和30.2%~89.6%;施用生物有机肥增加了可培养放线菌的数量,增加幅度分别达到24.1%~79.1%和15.6%~50.6%;不同施肥处理土壤中芽孢杆菌数量的效果与细菌结果非常一致,施用生物有机肥的处理芽孢杆菌数量高于对照(T1)和化肥处理(T2),增加幅度分别达到了56.4%~91.5%和25.4%~64.6%,且生物有机肥配合化肥处理的效果最为显著.在整个生育期内,对照(T1)和单施化肥的处理(T2),芽孢杆菌优势度成降低趋势,而施用生物有机肥的处理(T3、T4)芽孢杆菌优势度成升高趋势.【结论】只要向土壤施入生物有机肥,就可提高表层和深层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施用生物有机肥提高了土壤细菌,放线菌和芽孢杆菌的数量,减少了真菌的数量;施用生物有机肥的土壤更有利于芽孢杆菌增殖,从而提高土壤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17.
研究了微波强化碱预处理对二次纤维(SF)化学结构、超分子结构、物理特性的影响,并通过与丙烯腈反应分析微波强化对二次纤维氰乙基化反应性能的影响,初步探讨了微波强化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微波强化碱预处理二次纤维(WASF)的化学组分和晶型没有发生改变,但纤维素分子中的氢键受到部分破坏,结晶度下降,纤维变得疏松,表面和内部结构受到一定的损伤,保水值和可及度增大,反应活性提高。与碱预处理相比,微波强化碱预处理显著提高了二次纤维的氰乙基化反应性能,在同一辐射功率下,延长微波强化时间有利于氰乙基化反应,微波强化碱预处理氰乙基化二次纤维的含氮率由10.85%提高至17.80%。  相似文献   
118.
施钾水平对甘肃烤烟钾含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针对甘肃烤烟生产中存在的烟叶钾含量低和种植效益不高等问题,于2007年在庆阳市正宁县布置大田试验,在等氮磷用量基础上,研究了施钾水平(0,90,180,270K2Okg/hm2)对烤烟钾含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烟叶钾含量随施钾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以施钾量为270K2Okg/hm2时最高,中部叶片钾含量可达2.11%,接近云南和贵州烟区的烟叶钾含量;不同叶位叶片钾含量对施钾水平的反应不同,以中部叶最为敏感;施用钾肥后,烟株上、中、下部叶片钾含量的高低顺序发生改变。烟叶产量、均价、中上等烟比例和产值等经济效益参数均随施钾水平的提高而持续增加,说明增施钾肥可通过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提高烤烟种植的经济效益。在本试验条件下,最佳施钾量可能在270K2Okg/hm2以上。  相似文献   
119.
新安县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新安县1979~2008年的气温、降水等资料,分析了新安县近30年来的气候变化趋势,探讨了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安气候向干暖方向发展,低温日数以每10年5.11d的速度减少;高温日数以每10年2.29d的速度增加;极端最低气温以每10年1.06℃的速度上升:极端最高气温以每10年0.26℃的速度上升;降水量以每10年3.97mm的速度减少;无霜期延长,积温增加;旱涝天气现象发生的概率增大。分析了气候变暖对新安的农业、林业、生态及生活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0.
烘烤花生中关键香味化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烘烤花生中的关键香味化合物。【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法萃取烘烤花生中的风味物质,GC-MS、GC-O及AEDA分析烘烤花生的关键活性风味物质。【结果】烘烤花生中的挥发性化合物FD因子的最大为256,FD因子排在前三位(FD因子>64)的有10种已知化合物和3种未知化合物,已知化合物分别是:3-甲基丁醛(巧克力味)、2-甲基丁醛(焦糖味)、2-(2-羟乙基)-3-甲基-4-噻唑(鱼腥味)、2,5-二甲基吡嗪(烘烤坚果味)、2,6-二甲基吡嗪(烘烤坚果味)、乙基吡嗪(爆米花味)、2-乙基-5-甲基吡嗪(草味,坚果味)、呋喃醛(生土豆味)、3-乙基-2,5-二甲基吡嗪(咖啡味)、苯乙醛(甜芳香味)等。【结论】2,5-二甲基吡嗪、乙基吡嗪等吡嗪类和醛类化合物对烘烤花生风味的贡献较大,为烘烤花生的关键香味化合物,酮类对花生的风味贡献率较低;采用GC-O及AEDA相结合,比传统GC-MS分析更加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